APP下载

中国科协陈刚案的警示

2022-04-15徐苏林

清风 2022年7期
关键词:陈刚中央纪委监委

文_徐苏林

2 022 年1 月17 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三集《惩前毖后》,片中披露了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常委陈刚案的大量细节。这位曾经担任北京市副市长的陈刚,再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2019 年1 月6 日晚,陈刚作为新年首个部级“老虎”一案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8 月,陈刚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陈刚做出逮捕决定。9 月3日,陈刚涉嫌受贿一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交由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11 月7 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2021 年2 月5 日上午,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陈刚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 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 万元;对陈刚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一审宣判认定,2003 年至2018 年,被告人陈刚利用担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委等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企业在建设工程项目用地性质变更、规划指标调整、项目审批验收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超过1 亿元。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陈刚的行为构成受贿罪。鉴于陈刚在尚未受到调查谈话、讯问时向办案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构成自首;归案后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线索,经查证属实,且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具有重大立功表现;认罪悔罪,积极退赃,受贿赃款赃物已全部追缴,具有法定、酌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依法对其减轻处罚。

40 岁升任副省级

陈刚,1966 年5 月出生,湖北崇阳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1988 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 年8 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陈刚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担任讲师,后历任学院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党委委员,其间曾短暂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挂职,担任市长助理、市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职务。

因表现出色,挂职结束后,陈刚被调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担任副主 任。2002 年9 月,年仅36 岁的陈刚出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2006 年10 月,刚满40 岁的陈刚升任北京市副市长,分管城建工作,主持至关重要的北京奥运工程建设。6 年后的2012年7 月跻身北京市委常委,继续兼任副市长,后入选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年纪轻轻,即成为副省级官员,还出任首都的副市长,可见当时党组织对陈刚多么器重。

陈刚之所以提拔这么快,在于其能力突出。陈刚被建筑行业评价为“内行”,在2009 年的清华大学聘任陈刚担任兼职教授的新闻中,他被认为既有城市规划教学的经历,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学术造诣。当时北京CBD商务中心区规划、首钢工业区改造利用规划、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等一大批首都重大工程项目,都由陈刚一手主持完成。

2018 年3 月,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一年的陈刚又调入中国科协工作,出任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常委。

利用职权“圆梦”

陈刚主动向专案组交代了自己的问题,承认自己做的几件事都“非常荒唐”,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利用手中职权违规建设私家园林。

陈刚是规划专业出身,心里一直有一个“设计梦”,想随心所欲设计自己喜欢的项目。坐稳首都规划第一把“金交椅”,这种欲望就愈发强烈。自从升任首都规划委员会主任直至2014 年,在长达12 年的时间里,为了实现自己的“设计梦”,陈刚让企业老板出资数千万元,分两期在北京怀柔建造了一座私家园林。该园林占地面积109 亩,约合72703 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 多平方米。建成之后,陈刚经常带家人亲友和商人老板来这里休闲娱乐,沉醉于自己打造的“品质生活”。

陈刚自认为“荒唐”的第二件事,发生在2008 年。与陈刚关系密切的一名房地产老板,在北京黄金地段开发了一处房产,陈刚看中了小区的环境位置,就要求这位老板为自己盖了一座量身定制的别墅。为了符合政策规定,陈刚发挥个人专长,亲自上手修改图纸。陈刚将地上面积改为200 多平方米,另外的800 多平方米则建成两层地下室。组织部门来人实地核查住房面积时,为了掩盖事实,他安排老板精心遮挡住通往地下室的楼梯电梯,伪装成住房只有地上一层。

从官方公布的材料看,陈刚在五个领导岗位上都有犯罪行为,时间长达16 年之久。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纪委陆续收到一些举报,称陈刚和一些企业老板交往过密,生活奢靡。中纪委相关部室对陈刚进行函询,陈刚自认为这些举报没有掌握真凭实据,便编造各种理由全部予以否认。

但从接受函询开始,陈刚的内心就变得惶恐起来,随着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他愈发感到前途渺茫。2018 年,调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后,他意识到组织可能会进一步对他进行调查处理。像有关媒体报道的那样,整整一年的时间,陈刚“抱着自暴自弃的心态,过着自我毁灭式的生活”。他不但不收敛不收手,反而变本加厉,疯狂收受近7000 万元巨额贿赂,这一时期的犯罪数额占到受贿总额的一半以上。

陈刚不是没想到投案,但真正行动时,侥幸心理又占了上风。他惶惶不可终日,每天纵情于声色犬马,用这样的方式来麻醉自己。

以案促改警示深远

专题片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人员顾桧介绍,2019 年1 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因另外一起案件找陈刚核实情况时,他的一些异常言行引起专案组注意。“谈话的时候,陈刚就主动跟组织上聊起,问之前投案自首的中管干部组织是怎么看待他们的。对于能够主动讲清问题、主动坦白交代的,组织上将来会采取什么政策,法律是如何规定的。我们察觉到陈刚有交代自己问题的一些想法。”

专案组找陈刚了解情况时,正好触碰到了陈刚敏感的心。当时陈刚又有了交代问题的冲动,但他还是游移不定。专案组看到了他的思想波动,立刻对他展开思想政治工作,长达几个小时的深入谈话,促使陈刚当场下了主动投案的决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工作人员顾桧指出,调查期间,陈刚认真梳理回顾了自己分管北京规划和城建工作的得失,主动写下自己对北京规划和建设领域一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无论是从对个体错误的反思,还是对北京规划建设领域问题的分析,针对陈刚的这次审查调查取得了由“惩”到“治”的效果。通过以案促改,陈刚案的破解最后达到了很好的政治、法纪和社会效果。

希望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能从陈刚案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端正理想信念,远离贪腐,不要重蹈覆辙,否则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猜你喜欢

陈刚中央纪委监委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名单(148名)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双组分速凝剂在长大隧道湿喷中的优势探讨
漫画天地
“三数”求解大揭秘
陈刚:“千年大计”执行者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空降”宁夏任纪委书记
巧说服,让要离家出走的他悬崖勒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