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忆培民同志

2022-04-15张国骥

清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分管湖南决策

张国骥

今年3月11日,是郑培民同志逝世整整20周年的日子。今日缅怀老首长,对于我来说,就是在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我在1992年10月到1996年4月,担任培民同志的专职秘书,时间3年半。这期间,他先是担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后任湖南省委副书记,有短暂的时间,他同时担任省委副书记和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这三年半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他身上具有廉洁奉公、忠诚敬业、勤政爱民、厚道朴实的好品质、好作风,他还具有很高的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他的为官为人,官品人品,都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值此培民同志逝世20周年之际,又回想起他的点点滴滴。

他那种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工作上,培民同志是拼命三郎。培民同志写工作日记坚持了几十年,把每天的工作和其他事情都认认真真记下来。不管多忙,一天有多少事,他都是有条不紊的。他的辦公桌上,始终是整整齐齐的,他白天忙于处理工作,开会,听汇报,搞协调,做决策;晚上,他看文件,看完后,整整齐齐放在办公桌上,第二天,我把所有文件一一发到各个部门,落实下去。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我这几十年,每天做工作笔记,就是在培民同志的影响下养成的习惯。

培民同志还有一种好的工作作风,就是不管什么情况,他都会亲临现场。我给他当秘书时,他分管工作很多,在全省任何地方发生任何事情,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管是白天晚上,不管是刮风下雨,不管有什么危险,他必到现场指挥,及时处理。他对我说:“小张,领导第一时间到现场,你的感受会不一样,且能安定人心,可以组织力量,调集资源,及时解决问题。”我在后来的工作中,在职责范围内,无论任何地方发生任何事,我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向培民同志学习。

决策能力是当领导的重要能力,回想起来,培民同志是有很强的宏观决策能力的。任何决策,他都会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反复思考,反复协调,集思广益。一个决策敲定之前,他会要我收集所有情况,越多越好,越细越好。他跟我说:“决策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之上的,情况不明,信息掌握不充分,决策就会失误,就会留下后遗症。”他当领导时,正是改革开放的高潮时期,他分管的部门多,工作错综复杂,且都是民生问题。回顾培民同志那时的决策,是没有失误的,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培民同志还有一个好品质,就是他很尊重人,平等待人。培民同志是很有亲和力的,他能团结人,特别有凝聚力,他在哪里工作,哪里就团结和谐。他每天都是笑容满面,对任何人都很尊重。我当了三年半的秘书,他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不是我做得好,而是他从来不会让你难堪;我做得不好时,他会委婉指出来。有一次,我对他说:“我很多事情没有经验,做得不好,您要多批评指正我。”他说:“你们都是高素质的,响鼓不用重锤,点到为止,你们自然会明白的。”他的朋友中,有教师,有农民,有盲人,有小饭店老板。培民同志与他们都是好朋友,他都很尊重他们。

培民同志的为官为人有一根主线,就是他心中始终有老百姓。“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他的座右铭,他尤其对弱势群体特别关心。他分管过教育、卫生、科技、农业、水利和民政工作。我当他秘书期间,他跑了几十个县,主要集中在湖南的一些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县。白天了解情况,晚上赶路。他分管教育时,如何让孩子们上好学,研究解决教育问题是他花费精力时间最多的。他对我说过:“要让三湘子弟读好书。”每逢高考期间,他都到教育部去,希望多给湖南一些招生计划,他还到外省的大学去跑,希望外省的大学多招湖南考生,他对我说过:“多到湖南招一个学生,我们就多一个学生上大学。”在卫生工作上也是这样,我记得当时卫生部门有一个调研材料,说农村妇女的妇科病的比例很高。他看了后很是关心,他下农村调研,与卫生等部门反复研究拿出解决方案,落实下去,使这个比例逐年下降。解决这些问题,要有钱,为了能多筹到经费,他有时一年跑北京十几趟,就是为了多筹点钱解决群众的困难。

培民同志去世,当时我感到很突然,至今还有点接受不了。他的笑容,他的神态,他的言谈举止,我们一起散步,一起坐在车上聊天的样子,都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

在培民同志逝世20周年之际,我以鲜花一束,浊酒一杯,祭奠于培民同志墓前,并写下以上文字,再次怀念他,永远怀念他!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湖南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史学教授)

猜你喜欢

分管湖南决策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三分教,七分管
谁该分管“安全生产”?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家居装修水管选购常识
湖南童谣
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