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个果桑品种在武汉地区的引种表现

2022-04-14易洪海李文娟莫荣利朱志贤董朝霞

湖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个果果桑菌核病

易洪海,李文娟,张 娜,莫荣利,张 成,于 翠,朱志贤,董朝霞

(1.武汉市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武汉 430100;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 430064)

桑树是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植物,中国是桑属植物的重要起源中心,桑种占有量为全世界的50%,拥有15 个种及4 个变种,3 000 多份资源[1],按主要经济用途分为叶用桑和果用桑。果桑是指以生产和收获桑椹为主要目的的桑树种类。桑椹又名桑果、桑枣,是桑树的聚花果穗,作为典型的药食两用水果,其色泽鲜艳,味美清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2-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采摘已成为城乡居民生活的一种新业态,桑椹作为一种新兴水果,田间采摘已成其特色经营内容。在湖北“一主两副”中心城市武汉地区,桑椹成熟期常年在4 月下旬至“五一”黄金假期,可填补春季水果采摘的空当,丰富春季新鲜水果供应种类,带动春季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发展。

湖北武汉地区果桑品种单一,导致成熟期集中,采摘时间短,收入和效益比较低。为此,2018年从浙江省海宁市引进云果1 号、“8632”、粤椹大10、白玉王、桂花蜜和珍珠白6 个果桑品种,对其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及品质和抗性等方面进行观测和评价,掌握所引果桑品种生长特点及结果习性,为果桑产业化发展的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果桑品种分别为粤椹大10、云果1 号、“8632”、白玉王、桂花蜜和珍珠白,均为1 年生嫁接苗,茎粗大于1.0 cm,购于海宁市建清桑苗专业合作社。

1.2 试验设计

试验园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永安街高新村武汉市润泽丰农业专业合作社。2018 年1 月进行整地、施基肥,2018 年3 月中旬定植,株行距为2.0 m×4.0 m,行向为南北走向,每个品种栽植3 行,每行栽植20株,每行作为1 个重复。果桑树形养成、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参照文献[7]执行。采用“低干拳式树形养成”方法培养树形。

1.3 调查方法

植株物候期及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及品质调查于2021 年进行,具体参照《桑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执行[8]。桑果经济性状调查总芽数、米条坐果芽数、米条坐果数、米条产果量、果长径、果横径、千克果粒数、菌核病发生率等项目,选取3 株桑树,每株各调查1 根枝条,取其平均值,其余项目均在桑果盛熟期调查,果长径和果横径调查10 粒桑果的平均数[9]。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米条产果量、坐果率、平均单芽坐果数、单果质量和单株产果量等指标。可溶性固形物用数显糖度计(爱拓Atago PAL-1)测定,取10 粒桑果的平均值。

坐果率=米条坐果芽数/米条总芽数×100%;

平均单芽坐果数=米条坐果粒数/米条总芽数;

米条产果量=米条坐果粒数×平均单果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观察

对6 个果桑品种物候期特性的调查结果见表1。发芽期较早的果桑品种有粤椹大10,其次是云果1号,发芽期较晚的为白玉王和珍珠白,发芽最晚的是桂花蜜。与之对应的是萌芽期早,其开叶期也相对较早,2 月23 日粤椹大10 便进入开叶期,其次是云果1 号和“8632”,桂花蜜开叶期最晚。同样,粤椹大10 花期也最早,3 月7 日便进入初花期,而桂花蜜和珍珠白花期最晚,4 月2 日才进入盛花期。粤椹大10果实成熟也最早,4 月25 日便进入成熟期,其次是云果1 号和“8632”,白玉王、桂花蜜和珍珠白成熟期较晚,5 月2 日才进入成熟期。

表1 2021 年6 个果桑品种物候期

不同品种物候期差异明显,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也有一定差异。

2.2 果实性状、产量及品质特性

6个果桑品种果实性状、产量及品质特性见表2。6 个果桑品种坐果率均高于93%,坐果率最低是云果1 号,其次是“8632”,其余果桑品种坐果率均为100%。单芽坐果数为3.65~10.20 个,其中云果1 号最高,珍珠白最低;而单芽坐果数大于5 的有3 个品种,分别为粤椹大10,云果1 号和“8632”。果实横径为13.03~19.11 mm,最大的为白玉王,最小的为桂花蜜,粤椹大10、云果1 号和“8632”果实横径均大于16 mm;果实纵径为20.40~41.06 mm,其中“8632”最大,其次是粤椹大10,果实纵径为40.34 mm,珍珠白最小,为20.4 mm。平均单果重为1.83~6.37 g,粤椹大10 单果重最大,其次是“8632”,为5.40 g,珍珠白最小。千克果粒数为174~676 粒,其中粤椹大10最少,珍珠白最多,100~300 粒的有粤椹大10、云果1 号和“8632”、白玉王,500~700 粒的有桂花蜜和珍珠白。米条产果量为237.07~908.48 g,其中云果1号最高;其次为粤椹大10;再次是“8632”,为771.11 g;珍珠白最小。单株产果量为1 262.78~10 063.03 g,其中“8632”最大,其次是粤椹大10,为7 189.06 g,珍珠白最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40%~19.37%,桂花蜜最高,其次是粤椹大10,为15.49%,珍珠白为14.71%,云果1 号最小。粤椹大10 和“8632”果实色泽为紫黑色,云果1 号为深红色,白玉王和桂花蜜为粉白色,珍珠白为白色。

从表2 可以看出,菌核病发病率为8.0%~95.5%,其中粤椹大10 菌核病发生率最高,为95.5%,云果1 号菌核病发生率最低,为8.0%,“8632”、白玉王、桂花蜜和珍珠白菌核病发生率分别为84.9%、60.9%、24.4%和18.0%。

表2 6 个果桑品种果实性状、产量及品质特性

2.3 生物学特性

由表3 结果可知,6 个果桑品种花叶开放次序均为花叶同开,花性除了白玉王和桂花蜜含有两性花(雌雄同穗或雌雄异花)之外,其余均为雌花,雌穗率除了桂花蜜为99.3%,其余品种均为100%。6个果桑品种枝条生长均呈直立状态,枝条平均长度在81.3 cm~194.2 cm,其中珍珠白条长最短,云果1号最长,粤椹大10 和“8632”枝条长度大于160 cm;枝条围度在1.1~1.3 cm,各品种间差异不大。粤椹大10 节距最大,为5.8 cm,珍珠白最小,为2.8 cm,其余果桑品种节距分布于3.0~5.0 cm。“8632”和桂花蜜芽形状为正三角形,其余为卵圆形,除云果1 号芽为腹离着生状态,其余为尖离着生状态。6 个果桑品种均着生有副芽,其中珍珠白副芽率最高,为100.0%;其次是粤椹大10,为92.7%;“8632”副芽率最低,为48.0%。

3 讨论

观测6 个果桑品种物候期,生物学特性,果实性状、产量、风味及抗菌核病等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品种有各自的特色和优良的商品性。粤椹大10 果桑品种果实紫黑色、酸甜适口、早熟、产量高、果个大、品质好、植株长势旺盛,但易感菌核病病;这与夏宏义等[10]研究结果一致。“8632”植株生长旺盛、产量高,但口感风味较差,且易感菌核病。云果1 号表现出较强的菌核病抗病能力,且生长旺盛、产量也较高,但其口感风味差,不适宜作为观光采摘鲜食品种。白果桑品种白玉王、桂花蜜和珍珠白总体树势较为中庸、产量较低,但口感风味较好,成熟期较晚;其中桂花蜜可溶性固形物达到了19.37%,果实带有很浓郁的清香味;白玉王产量相对较高,但果实成熟后非常容易落果,可收获性低,且易感菌核病。珍珠白产量低,但果实口感风味较好。

石旭平等[11]研究了粤椹大10、台果72C002、台果46C019、白玉王和红果2 号等5 个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发现粤椹大10 和白玉王属菌核病易感品种,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夏宏义等[10]研究发现粤椹大10 和白玉王均为易感菌核病。本引种试验调查结果与其一致,在生产栽培中应加强菌核病防治工作。

6 个果桑品种在产量、果色、风味、成熟期及抗菌核病等方面均存在特异性,综合各方面品质性状特点提出以下建议:休闲观光采摘园果桑品种搭配,以粤椹大10 为主,配置占比以70%~75%为宜,桂花蜜为辅,占比20%~25%,珍珠白可少量配置,占比在5%以内;在保证园区产量、果实风味的同时,丰富采摘内容、增强游客体验感,延长采摘期。

猜你喜欢

个果果桑菌核病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品种名称:京阑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苹果柱头覆盖剂对坐果的影响
结果
结果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