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13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9期
关键词:专科心血管维度

熊 锐 李 娅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 重庆市心血管外科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心血管外科,重庆 401120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引导护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不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其临床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1];其质量将对护理学生的未来临床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产生重要影响[2]。心血管外科是专科属性强、患者大部分病情较重且复杂多变、涉及多种高危药物和高精仪器使用的科室,需要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学习和掌握的专科知识和技能内容较多,对其专业素质要求也较高,增加了临床护理带教的难度[3-4]。常规护理带教法以“传授-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虽然有利于快速、大量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得护生的思维集中,但护生处于被动接受大量知识和技能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发散性思维的过程[5]。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是在临床案例引导下开展教学的一种手段[6];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则是为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7]。本研究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心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取得较好的护理带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心血管外科实习的50 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 名。对照组中,女22 名,男3 名;年龄19~24岁,平均(21.88±1.33)岁;学历:大专18 名,本科7 名。观察组中,女23 名,男2 名;年龄19~24 岁,平均(21.64±1.38)岁;学历:大专17名,本科8 名。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护理专业全日制护生,且临床实习时间≥3 个月;②护生能清楚表达自我感受,思维清晰;③知情同意本研究,并自愿配合。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本研究。本研究已获得医院科研伦理部门的审核批准,且参与本研究的所有护生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带教法带教,即带教老师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自制的《心血管外科护理带教大纲》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采取集中授课式带教和跟班式带教两种形式进行教学。其中集中授课式带教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带教老师详细讲解和操作示范+护生模拟+带教老师答疑解惑的形式进行。

1.2.2 观察组 应用PCMC 联合PBL 护理带教法进行带教,具体方法如下。①主带教老师组织科室其他带教老师统一进行PCMC、PBL 教学法的相关知识培训,并结合两者的优势、特点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完善。②结合专科特点、教学计划等精心准备具有典型专科特色的临床案例,如瓣膜置换术后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和夹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等,并完善与案例相关的知识点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好相关问题。③将同批次的护生以4~5 人为单位设为一个学习小组,在集中授课前7 d 将相关学习资料发放给护生,让其能提前进行预习,并主动查阅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资料等。④集中授课时,首先,播放该临床案例,播放结束后带教老师提出已设计好的相关问题,如瓣膜置换术后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应如何进行观察和预防? 发生后又应如何处理?等等;然后,让护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进行护理查房,在此过程中,带教老师进行相应操作示范,详细解答实习生提出的问题,并要求护生进行专科护理体查、叙述如何进行症状和体征观察等;查房结束后,护生在组内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后给出相关问题答案;之后,带教老师再通过一边多媒体课件演示和知识点讲解,一边问题分析、答案验证和点评的方式进行集中式授课;授课结束后进行本次学习的归纳和总结,并对护生的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提出学习建议。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带教满意度。①问题解决能力:运用由Siu 等[8]研发,王伟等[9]翻译的问题解决调查问卷(problem-solving inventory,PSI)进行评价,该问卷包括理性问题解决(5 个条目)、正性问题解决(5 个条目)、回避风格(6 个条目)、冲动/疏忽风格(4 个条目)、负性问题定向(5 个条目)5 个维度,共25 个条目,使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后3 个维度使用反向计分,评分范围25~125 分,评分越高表明问题解决能力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9。②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出科前3 d,对两组护生进行专科理论与操作考核;其中专科理论考核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 min,主要从心血管外科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要点、病例书写、规章制度、病例分析5 个方面进行考核,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讨论题4个题型,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越高;操作考核以个案考核的形式进行,护生随机抽取一个专科案例后,从用物准备、操作流程、操作规范程度、操作熟练度、专科体查、临场反应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态度8 个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专科实践能力越强。③带教满意度:应用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自制的《临床带教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护生的满意度,该问卷从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临床经验、医德医风、授课水平、操作示范、爱护学生、工作作风7 个方面进行评价,共20 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对带教越满意。测得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6。PSI 和带教满意度问卷分别派发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分,有效回收率1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指标采用(±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生入科出科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比较

入科时两组护生的PSI 总分和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两组的PSI总分和各维度评分高于入科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出科时观察组的PSI 总分和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生入科出科时PSI 总分和各维度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生入科出科时PSI 总分和各维度评分的比较(分,±s)

注 PSI:问题解决调查问卷

组别 理性问题解决 正性问题解决 回避风格 冲动/疏忽风格 负性问题定向 总分对照组(n=25)入科时出科时t 值P 值观察组(n=25)入科时出科时t 值P 值14.92±2.81 17.36±2.55 7.135<0.001 13.88±2.64 16.16±1.91 4.485<0.001 17.76±3.67 20.32±3.50 9.658<0.001 10.52±2.28 12.96±1.70 8.797<0.001 13.20±2.68 15.84±1.72 5.813<0.001 70.28±6.13 80.20±4.60 13.181<0.001 t 干预前组间比较值P 干预前组间比较值t 干预后组间比较值P 干预后组间比较值15.08±2.36 21.04±1.70 17.331<0.001 0.218 0.828 6.013<0.001 13.52±2.58 20.20±1.61 15.363<0.001 0.488 0.628 8.097<0.001 17.24±3.57 25.12±2.26 10.882<0.001 0.508 0.614 5.764<0.001 10.72±2.23 16.60±1.53 12.232<0.001 0.314 0.755 7.976<0.001 12.96±2.86 20.72±1.84 16.896<0.001 0.306 0.761 9.683<0.001 69.52±6.48 103.68±4.29 35.253<0.001 0.426 0.672 18.666<0.001

2.2 两组护士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带教满意度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25 25 82.28±9.83 90.28±6.31 3.424 0.001 86.12±5.62 93.08±2.77 5.553<0.001 89.64±8.96 94.04±5.43 2.101 0.041

3 讨论

心血管外科这门学科专业性强,其中涉及的内容相对复杂,护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探究意识的推动下不断学习与思考带教老师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带动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10]。此外,对护生而言,需要在较短时间内,不仅要适应科室环境和工作节奏,还需具备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护理患者的能力,其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较大[11-12];同时也考验着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和带教态度[13]。护生是临床护理队伍的储备力量,其问题解决能力与其专业技能、 心理素质的提升密切相关,而常规教学法带教,护生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产生依赖性,难以发挥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导致难以达到提升实践技能的学习目的[14]。因此,运用高质量的带教模式对护生进行护理带教活动意义重大。

PCMC、PBL 均是目前护理领域广泛用于护理带教的新型教学模式,前者是通过典型临床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15],而后者则是让实习生在问题引导下开展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16]。本研究结果显示,入科时两组护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总分和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两组的问题解决能力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入科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护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带教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心血管外科带教中联合应用PCMC 和PBL,能促进护生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提高护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①PCMC联合PBL 带教法是基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围绕典型临床案例,通过适当引导促进护生自主学习,激发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潜能,达到提升并巩固其专科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是一种护生自主学习为主,带教老师引导、点评为辅,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新型带教方法[17]。②在该带教模式下,护生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而是作为学习主体,此时带教教师仅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即可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通过自我学习和团队协助学习探索过程中,不断的获得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效率[18]。③护生在PCMC联合PBL 教学中不仅能够分析与解决带教老师设计的问题,而且可以获得学习技能,提高个人学习能力,以便今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19]。④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带教老师总结与评价各小组和个人的学习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协助护生进行改进,有助于巩固护生的理论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其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将PCMC 和PBL 联合应用于心血管外科护理带教中,可优化心血管外科的实习带教质量,促进护生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提高护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专科心血管维度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山东省首个专科医联体成立 55家联盟医院正式挂牌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