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街区“绣”出新活力
——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美丽蝶变的背后

2022-04-12翁小筑赖静紫

人民之声 2022年3期
关键词:永庆荔湾区人大常委会

文/ 图 翁小筑 赖静紫

卡通、涂鸦、嘻哈音乐、视觉艺术、装置、展览、市集、嘉年华……如今,走在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永庆坊,时尚潮流元素处处可见,街巷里随处是前来“打卡”的年轻人,他们以橱窗为背景沿着街巷旧肌理拍照留念。

短短的几年时间,永庆坊从广州市危旧房最集中、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的老街区,蝶变成网红打卡地,从一期由星星之火点亮的商业街,到二期集文化体验、餐饮酒店、游船市集等于一体的文商旅活力区,昔日沉寂的老街区展现出勃勃生机。永庆坊美丽蝶变的背后,是广州市荔湾区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的具体实践。

坚持民心所向“代表建议”装满殷殷民意

“永庆坊一期改造得很漂亮,现在也很热闹,但周边这些几十年的老房子,消防和卫生设施问题堪忧。”这是荔湾区人大代表、人大彩虹街道工委主任朱清英在走访恩宁路街坊时收集到的意见。她的工作地点就在永庆坊附近,对永庆坊很熟悉。如何更好地实施永庆坊二期改造工程,成为了她经常思考的问题。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恰逢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老旧小区改造”专题调研,朱清英紧锣密鼓组织联组的代表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代表小组活动等,在全面走访近300人次社区居民,实地走访近30个老旧社区后,朱清英收集到越来越多群众对“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景活人活业态活”新期盼。

荔湾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视察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提升情况

通过调研,朱清英愈发意识到需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采用“绣花”功夫推动城市微改造。经过历时1年多的调研、走访,深入了解永庆坊的历史和改造后的规划,充分结合群众意见,2021年1月,在荔湾区十六届人大八次会议上,朱清英和11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高起点推进永庆坊片区二期改造等工程 努力打造“老城市 新活力”示范片区的建议》。

这份建议虽然只有1700字,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地从四个方面对永庆坊二期改造提出了建议。一要共商共建,充分体现民意;二要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品质提升;三要保留历史底色,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四要提升文化产业,力求片区业活景活人气活。

“这个建议紧紧抓住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当前荔湾区落实‘老城市新活力’的关键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环境提升等热点问题,非常有建设性、针对性、可行性,体现了人大代表的使命和担当。”荔湾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樊伯欢说道。

民主参与全链条“急难愁盼”得到有效回应

荔湾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要求推动建议的办理落实。

为了更好地问需于民,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律师、城建口工作者、居委会工作人员等具有专业优势的人大代表,在永庆坊新活力客厅等举办开放日活动,接待居民、游客,开展政策宣传。在永庆坊里有一位年近90岁的老人,住在一座有60年历史、房梁已发霉的木质老房。起初老人念旧不愿改造,人大代表们会同施工方等不厌其烦登门拜访,全面宣讲政策,制订专属改造方案,后来施工方根据老人要求将房子加固、装修后,老人非常满意,逢人就说“老房变年轻、变漂亮、变明亮了……”

在推进改造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还注重民主参与全链条,让民意表达更充分。针对建议提出的在更新改造中应充分体现居民意愿的意见,引导承办单位创造性搭建“永庆坊民情议事厅”沟通协商平台广纳民意。该平台成员中居民超过一半,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属地街道人员、改造方、建设单位等各方力量。

“民情议事厅”根据居民的意见提出改造方案,形成一致意见后,交予项目指挥部讨论、决策,设计单位根据最终决策修改改造方案,提交施工。“我们针对居民重点关心的私房改造和立面整治等事项,通过‘民情议事厅’等平台,做好前期的全面摸查,采取‘一对一’入户,填写调查问卷、设立意见征集箱、公开联系方式、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广泛征集民声,让利益各方充分‘点单’,达成共识。”荔湾区副区长、多宝街道党工委书记游志红说道。

这种以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寻求旧城改造与群众利益的平衡点,“群众身边事,群众说了算”的新做法,推动解决了改造过程中的征收、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规划等难题,让群众拥有实打实的民主获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议督办过程中,区人大常委会还注重开展联合督办,针对永庆坊二期不同工程段情况,定期组织代表听取审议督办单位、承办单位报告,通过办与督同台“亮相”,督促各承办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落实。

永庆坊新貌(资料图片)

建议办理成效高承办任务逐一得到落实

作为建议的办理部门,荔湾区政府和各承办部门充分发挥代表建议在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加强沟通,努力做好“人来人往”,有效推动了建议的办理。“建议提出没几天,区住建园林局就很快联系了我。他们的积极回应,让我心里很温暖。”谈及建议办理效率,朱清英说。

荔湾区住建园林局秉承“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的目标,从建议办理开始,多次对接代表,多次召集代表、群众及其他利益方、专家召开座谈会,共商基础设施完善、文化保护挖掘、活化开发利用等具体改造方案,为有机改造提出更多合理意见,平衡各方诉求。

针对建议中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及精细化管理”等意见,区住建园林局充分借鉴永庆坊一期改造的经验,坚持以“绣花”功夫兼顾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的传承及城市品质提升进行二期改造。外部保留老建筑的空间肌理、外部轮廓,对必要处进行更新和修复,内部则引用现代建筑元素,调整空间结构,适应现代人的活动需求。

针对建议中提出的“要在更新改造中加强社区品质提升”的意见,在永庆坊二期改造中,注重建筑物翻新整饰,麻石街面重新规整,建筑适度抽疏,增加邻里花园和开敞空间,街区整体环境和风貌大幅提升。

此外,在改造过程中,还坚持物质空间保护及文化传承并重的改造思路,二期工程引进广彩、广绣、珐琅、骨雕、榄雕、醒狮等10家非遗大师工作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有效保护和延续,成为传统文商旅活化提升的一大亮点。

“我们还通过社区联络站选聘社区中热心的、有一定威望的群众担任民情观察员,形成一张搜集社情民意大网络,及时将群众呼声反馈给代表。充分动员民情观察员,助力改造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朔熹介绍道。居住在十二甫西街的何伯,一家3口原挤在不足20平方米的木质阁楼房中,后经民情观察员及街道工作人员、施工方等多次上门沟通,何伯选择搬入两房一厅的安置房,极大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很快解决了其儿子的终身大事。

从2021年1月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到2021年4月办结,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永庆坊二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焕生机。近日,《西关复兴──恩宁路永庆坊保护活化项目》获得2021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专业奖(城市和文化类、优秀奖)。永庆坊项目的活化利用与更新改造,成为微改造样本。

“该建议的办理,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以‘绣花’功夫‘织补’老城脉络,最大限度保留历史文化记忆,提升了城市品质,优化了人居环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实践。我本人对建议办理非常满意。”2021年4月29日,朱清英在建议办理反馈意见中,郑重地写下了她的评价。

猜你喜欢

永庆荔湾区人大常委会
永庆(neco)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荔府征房〔2020〕3号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读迷作品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