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表建议“落地生根” 农户吃下“定心丸”
——湛江市人大常委全力落实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2-04-12谢婷婷

人民之声 2022年3期
关键词:落地生根险种湛江市

文/ 图 谢婷婷 李 赞

农业保险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项涉农惠农政策,对于减轻农民灾害损失、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湛江市按照“扩面、增品、提标”要求,积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保险品种逐年递增。目前,湛江实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 有17 个,地方特色险种 1 个(徐闻菠萝产值保险试点)。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参保农户户次 、风险保障金额、赔付支出等指标均位居全省各地市中的前三甲。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动落实的《关于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缘由 补齐短板推动政策性农保高质量发展

湛江地处沿海,是台风、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农业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近年来,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的品种逐年增加,赔款支出及受益农户逐年增长,支农惠农成效逐步增强。但由于湛江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特色农业品种较多,农业保险发展未能跟上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农户“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的问题比较突出,与省里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市人大代表许永桂非常关注湛江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在市十四届人大八次会议期间,他与王爱玲、吴东等市人大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建议》,建议指出,当前,湛江政策性农险在各级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农垦区域实施方案、险种覆盖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湛江农险业务面广点散、季节性特征明显,灾害多发,而各级财政补贴未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足额拨付,这成为阻碍农险高质量发展主要障碍之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种植、养殖领域的保险产品覆盖范围严重不足,如湛江的海洋养殖业,全市的农业产业园均未有配套的保险产品;还有部分已开办的险种,例如马铃薯、花生、种植大棚等自开办以来,由于农户风险意识低、保源信息采集不足,承保覆盖率较低……这些问题都亟待从源头上解决。

如何补齐现阶段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许永桂建议,首先,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有关政策,逐步取消县级补贴,配足各级财政补贴资金,落实按季足额拨付制度,确保农户灾后及时复产、保险公司的稳健经营、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大力发展地方特色险种,提高保险产品的覆盖面,立足湛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加大对地方特色险种的支持力度,扩大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尽快制定地方特色险种实施方案。再者,因为湛江市农垦区域面积占比较大,除农垦企业外,广大农户种植在农垦区域的作物较多,常年得不到有效的风险保障,应尽快明确农垦区域财政补贴资金配套情况及具体实施时间,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政府支农惠农的好政策。

办理 多部门齐“发力”让代表建议落地生根

在湛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大力推动下,徐闻县菠萝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徐闻“菠萝的海”闻名遐迩

面对人大代表的“出题”,政府部门认真“答题”。

为推动建议“落地生根”,湛江市成立了市农业保险工作小组,及时制定出台《湛江市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并根据全市财力状况和农业保险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湛江未来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目标规划,到 2022 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湛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覆盖全市种养业主要品种,收入保险成为全市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以上,达到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地市政府考核指标要求。

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市财政大幅增加市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预算(由2020年的2 30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6 000万元)。积极争取到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资金21 416万元。对农业保险补贴资金未能及时足额拨付问题,市财政和农业农村部门立行立改,督促各县(市、区)按季结算拨付、尽快清理积欠。大幅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覆盖面,将在湛江市种植的所有水果及蔬菜、花卉苗木、茶叶险种纳入补贴范围。同时,将湛江农垦区域纳入补贴范围。“我们通过建议办理落实,促使相关部门、县(市、区)政府、商业保险机构和农户(企业)形成合力,切实解决问题,共同有效推动湛江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达到‘人大给力、政府努力、保险尽力、农户得益’的效果,既让人大代表的建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又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建议办理的实际成效。”湛江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截至2021年底,新一轮实施方案在原有14个险种的基础上,将湛江市种植的所有水果纳入政策性岭南水果保险品种,新增蔬菜、花卉苗木、茶叶险种,推广实施淡水养殖水产品、海水网箱养殖水产品险种;各县(市、区)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自行选择开办县域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同时,通过建立对承保机构和县(市、区)政府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强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组织实施,确保农业保险政策执行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项项举措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湛江政策性农业保险迎来全面迅速的高质量发展。

仅短短一年的时间,湛江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出现喜人的新局面。对此,许永桂感触地说:“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以来,农户参保意识日益增强,农业风险保障能力也逐年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转移和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因灾损失的基本职能,为发展农业产业、保障农户收入起到了‘稳定器’作用。为我们种植户撑起了‘保护伞’,给我们多了一份保障,多了一份放心!”

春暖阳和,湛江市雷州东西洋田,农民正在开展春耕

成效 政策性农保起到“四两拨千斤”效应

近年来,火龙果产业已成为带动湛江市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农户收入的特色优势产业。遂溪县建新镇火龙果省级农业产业园也被列为全省特色产业园的重点发展扶持对象,是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但因湛江地处雷州半岛,三面环海,自然灾害频繁,易遭受台风、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等自然灾害袭击,导致火龙果产量下降,造成农户收入波动,对火龙果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2021年6月21日,湛江市政策性火龙果种植保险第一单落地,阳光农险公司作为承保机构,为遂溪县遂城镇风朗村首批16名种植户共325.3亩火龙果,提供了98万元的风险保障。火龙果种植保险的落地,不仅为当地火龙果种植和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更吹响了湛江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

2021年7月21日,湛江市首单政策性百香果种植保险在廉江市吉水镇成功落地,由人保财险湛江市分公司承保,为种植户阮先生的70亩百香果提供21万元风险保障。至此,在市农业农村局、金融局和湛江银保监分局等监管部门合力推动下,政策性百香果种植保险得以成功落地,成为全面推广湛江岭南水果保险品种覆盖面的又一突破。

一份份保单,一个个险种,都是湛江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提速”发展的生动缩影。含金量足的“成绩单”是最好的证明:2021年,湛江市农险保费7.91亿,全省第一,比上年同比增长35.93%,保险深度1.23%,投保农户111.63万户次,全省第三,圆满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猜你喜欢

落地生根险种湛江市
新形势下财产保险公司险种结构优化调整思考
新时代保险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创新农业保险 助力乡村振兴
湛江市文联等三家单位扶贫送温暖
湛江市文联领导慰问德高望重艺术家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探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风险均衡“落地生根”华夏睿磐受到热捧
顶层设计引项目“落地生根”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