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一公里”的攻坚
——省人大农村农业委督办完善农村集中供水设施建议纪事

2022-04-12文/

人民之声 2022年3期
关键词:水利厅最后一公里供水

文/ 图 晓 军 张 帆

“除了省水利厅邀请我参加的视察调研活动外,我去年曾两次抽时间到河源市的山区调研农村集中供水处理设施的情况,看到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说明建议办理落实效果非常好!”领衔代表黄辉球给出了他在《关于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处理设施的建议》答复上写下“满意”两字的理由。这份建议办理优秀答卷的背后,是省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和政府有关部门敢于担当的共同努力。

代表建议直指“堵点”

黄辉球代表在建议中提出,自2016年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以来,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都有较大提高。目前,农村饮水的工程重点已经从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转向饮水安全。但是,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农村集中供水、自来水未全面覆盖,供水不足,尤其是山区、经济落后地区的村与村之间、村民之间抢占山泉水、地下水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农村水资源水质差、水处理工艺落后,水中的污染物无法去除干净,甚至因水处理工艺落后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处理设施仍是政府需要持续关注的民生实事。

“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村很有感情,一直都很关注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农村集中供水的现状,在乡镇一级和附近的农村都做得很好,但在偏远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建议虽然是我在2021年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但实际上我对这个问题已有长时间的观察和较为深入的调研,这个建议并非临时起意。”年逾花甲的黄辉球谈及建议的由来。

相关数据显示,在2021年前,我省已有90%的农村人口实现了集中供水,但尚有525万人未实现集中供水,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口──与黄辉球在前期调研中了解的情况相吻合。这些地方集中供水设施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成为了需要有关单位和部门及时贯通的堵塞“路段”。

如何才能打通堵点?黄辉球提出了四点对策:落实解决农村供水问题的政策措施,查缺补漏,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和山区,尽早实现农村集中供水、自来水全覆盖。加大农村安全用水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制定地落实水资源周围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措施。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进农村净水工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完善农村饮水应急保障措施,创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障农村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人大督办抓准“要点”

2021年3月,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关于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处理设施的建议》被列为省人大农村农业委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

做好农村供水工程是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省人大农村农业委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自2015年至2020年已连续6年对我省农村供水工程开展监督。

2018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村村通自来水工作情况的报告。省人大农村农业委在提交会议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我省农村供水工程仍存在工程建设进度偏慢、建设资金缺口大、水质达标率偏低、工程建后稳定运营维护困难等问题,尤其是自来水到村不进村、不入户问题在粤东西北地区普遍存在,部分地方未安装自来水的农村人口比例仍较大,与农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不相适应,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省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短板之一。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推进自来水进村入户建设,对标全省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加大对农村自来水建设的资金补助,确保各地用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省定贫困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涉农资金,优先做好集中供水工作,减轻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在省人大农村农业委的积极推动下,省政府把解决行政村到自然村自来水的管网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以推进。省政府把农村供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长期任务,继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后,再次对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作出安排,列入《广东省农村水利治理规划》(2018-2027年),不断补齐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短板,在2277个省定贫困村帮扶以及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作中,均把农村供水补短板工作列为重要建设内容,加快农村供水保障能力的提升。

2021年10月,省人大农村农业委调研组到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调研福民水厂建设运营情况

经过6年的持续努力,至2020年年底,我省90%的农村人口实现了集中供水。

然而,剩下的10%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贯通的“最后一公里”。

接到重点督办任务后,省人大农村农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做好“关于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处理设施”代表建议的跟踪督办工作,及时向承办单位省水利厅印送《关于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处理设施建议的重点督办工作方案》,督促省政府有关部门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集中供水处理设施,科学改进农村净水工艺,尽早实现经济落后地区和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自来水全覆盖,保障农村地区群众饮水安全。

好的建议是走出来的,督办好建议也是走出来的。2021年7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春生带队前往省水利厅调研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工作。随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省人大农村农业委组织调研组先后前往珠海、汕头、韶关、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揭阳、云浮等地市,实地调研农村集中供水情况,行程遍及半个广东省。每到一处,调研组都深入乡村了解掌握各地水源、水质、水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省水利厅进一步解决落实农村集中供水和饮水安全问题。

在省人大常委会有力监督和大力推动下,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方案》,将原计划2025年底完成的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任务提前至2021年底完成。

政府落实攻克“难点”

承办单位省水利厅充分认识到建议紧紧抓住了当前我省面临的关键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切实解决好的民生问题。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10%既是堵点更是难点。省水利厅以代表提出的建议为问题导向,积极向省委、省政府汇报我省农村集中供水情况和问题。省委书记李希指示要求将“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纳入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九大攻坚行动”。时任省长马兴瑞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将此项工作作为2021年省民生实事和省政府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领办任务。

办理落实过程中,省水利厅党组高度重视,将该建议列为厅“一把手”领办建议,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立新亲自研究工作方案,分管厅领导具体抓落实,相关业务处室主动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积极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和有关市县政府开展办理工作。

为及时高效完成建议办理工作,在2021年6月广州受疫情影响期间,省水利厅委托河源市水务局主要负责同志陪同黄辉球等代表开展现场专题调研,充分了解存在的问题,理清建议办理工作思路。王立新以视频会议方式与黄辉球等代表深入座谈交流,介绍水利厅办理工作的计划和进展情况,认真听取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落实三方面工作措施:

其一、进一步明确农村供水建设管理标准。省水利厅印发了《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指南(试行)》《广东省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指南(试行)》,明确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要求,特别对水质净化、消毒等关键环节的供水设施配套作出严格规定,提高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标准。

其二、加强供水工程建设资金筹集保障。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支持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的通知》,明确涉农资金重点投放于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加大地方债对农村供水的支持力度,通过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引入国有企业参与、接受社会捐赠等办法不断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其三、不断完善农村供水运管机制。通过推进规模化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引进大型水务企业参与农村集中供水建设管理,撤并压减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数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供水设施不完善问题。因地制宜对规模化供水工程无法覆盖的地区,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相关措施的落地落实带来积极成效。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农村集中供水攻坚任务涉及13个市65个县区的525万人已基本完成通水,同时巩固提升约18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保障水平。至此,全省基本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以上,我省安全饮水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得以全面贯通。

猜你喜欢

水利厅最后一公里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省委对他做出免职决定后,这个厅长还突击提拔干部
广东省水利厅原巡视员彭泽英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