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2-04-11陈积标覃健珍

花卉 2022年6期
关键词:森林抚育林场林木

陈积标,覃健珍

(广西国有六万林场,广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把“美丽”愿景纳入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中,而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林业部门是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国有林场是主力中的主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工作高质量推进,不断优化森林结构,增加森林资源拥有量,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支持,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国有林场森林抚育方面还存在问题,需加以完善和优化,保障森林抚育目标实现。

1 研究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问题及对策的现实意义

未来一段时间内,国有林场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围绕构建现代化管理体系,增加经营总面积、森林蓄积量,做好森林抚育工作,增加森林覆盖率。新时期,各个地区的生态建设任务较重。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制定下达了全区2021 年度林草重点任务预安排计划,详细情况如表1 所示。目前,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实践中存在很多抚育管理问题,影响到林场的持续化发展。研究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问题,围绕当前抚育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高质量推进森林抚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1 详细情况

2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

2.1 抚育工作认知存在盲区

从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实践分析,存在缺乏科学森林抚育意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方面,例如思想认知具有片面性、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森林抚育管理认识。虽然森林抚育属于经营性措施,通过森林抚育高效化利用森林资源,但是森林资源保护是前提,在森林抚育实践中很多工作人员将森林抚育简单的视作为木材生产,使得乱砍乱伐情况频繁发生。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采伐工作后未能跟进相应的措施,出现了空地闲置或者其他问题。除此之外,抚育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水平不高。甚至部分林场为了能够节约成本,选择没有经验的农户来完成抚育工作。受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影响,森林抚育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到后续工作的推进。

2.2 人员工作缺乏必要培训

森林抚育工作主要是针对林木围绕生长到砍伐前所实施的各项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森林抚育措施能够改善森林环境,并且保障林木的质量。目前国有林场采取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同,不过全部实施森林抚育。这项工作通常是由专门的人员来完成,因此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抚育效益。为了能够保证森林抚育工作高质量的开展,需要对相应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加大森林抚育队伍的建设,满足当前的需求。目前,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工作中存在着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并且专业水平还需要提高。加大人员的培训与培养力度,为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的人员管理角度来说,存在培训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同管理工作人员重视度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缺少对人员培训的投入力度,并且对于森林抚育技术培训的跟踪不足,未形成长效化机制,使得培训的价值没有得到发挥。

2.3 森林抚育任务分配不均

森林抚育工作量比较大且森林抚育任务繁重,为了能够保障森林抚育目标的实现,需要细化分解任务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由专门人员负责。从当前的管理工作情况分析,存在任务分配不均的问题,很多工作没有及时得到处理,影响到森林的生长和效益。具体来说,部分单位的工作量比较大,而部分单位的任务量则小。这使得很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隐患和风险不断发酵引发各类问题,进而影响到森林的效益。对于此类问题,需要制定完善的森林抚育管理机制,细化分解管理任务,将各项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推进,避免出现任务积压或者其他问题影响到处理的效果。

2.4 缺乏森林抚育科学知识

森林抚育措施虽然是对资源的保护,但是并非简单工作。若森林资源保护不到位,则会造成资源流失,甚至影响到林场的经营。从当前的抚育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工作措施相对简单的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与森林抚育知识缺乏有很大的关系。我国森林抚育工作起步比较晚,部分国有林场在森林抚育方面缺少探索和实践,未能形成有效的经验,工作人员对于森林抚育知识的掌握也不足,进而影响到抚育的效果。当林区的林木出现问题时,如果没有采取适宜的措施,则会影响到林木的健康生长。对于此问题,必须要加以优化,不断地提升森林抚育能力。

2.5 抚育间伐管理制度不健全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做好森林抚育工作的规范和管理。从目前的森林抚育工作分析,在林木间伐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问题,这与管理制度的确实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森林抚育审批制度不完善,使得很多国有林场在进行资源利用时,未能严格按照间伐制度来进行审批,没有明确生产经营或者其他用途。同时缺少森林抚育验收制度,使得森林抚育成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林场森林抚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森林抚育验收工作,保障森林抚育的效果,这需要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做好森林抚育工作的指导。然而,森林抚育验收制度不完善,则会影响着此部分工作的推进,甚至出现形式化的问题,没有做好此环节的控制,影响到抚育效益目标实现。

2.6 森林抚育资金投入不足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进而保障各项任务能够高质量的推进。从各项抚育措施的运用角度来说,需要技术和人员以及相应的力量支持。这些工作的开展都会花费一定的资金和资源,做好森林抚育投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森林抚育投入不足,则会影响到相关工作的推进,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来说,在森林抚育方面存在着资金缺口大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优化,为森林抚育的开展提供支持。

3 关于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问题的优化对策

3.1 提升抚育工作认知水平

为了能够提高国有林场的生产经营质量与水平,需要增强森林抚育意识,使得相关管理人员能够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高质量地推进各项工作。森林抚育工作应该成为林场生产经营的核心环节和重点内容。通过明确森林抚育的目标,构建以抚育为主、砍伐为辅的工作体系,编制科学完善的森林抚育计划,做好全面的控制,杜绝林木乱砍滥伐问题的出现。根据森林抚育目标的有效引导,围绕林场林木的类型、年龄和数量等做好统计与分析,划分为间伐区和主伐区以及种植区,优化资源的利用,提高林场的综合效益水平。对林场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教育与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学习新的理念和新的知识,不断的提高森林抚育工作的水平。通过思想教育,使其形成现代化的森林抚育认识。积极发挥森林抚育工作人员的力量,高质量地推进各项工作。

3.2 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工作

在森林抚育任务分配方面,需要构建完善的分配机制。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时掌握森林抚育工作的情况。例如,利用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实时掌握林区林木生长情况。如果发现需要进行修剪或者病虫害方式等需求,则根据林区具体分布情况,优先的利用附近资源,落实抚育管理。如果最近的班组无法抽身,那么将此项工作分配给其他班组,保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避免风险继续扩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监测各个班组任务推进的情况,实时掌握森林抚育任务开展的状态。如果发现任务推进不及时的情况,则需要做好干预,保证森林抚育工作能够有序地推进,避免出现各类问题。加大对森林抚育任务开展落实情况的调查,并且进行任务执行质量的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与改进的措施。

3.3 做好全过程的森林抚育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既需要做好幼林的抚育,也需要做好成林的保护,通过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保证森林抚育价值实现。当林分郁闭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的进行透光伐和卫生伐,并且需要根据成林的实际情况做好抚育间伐。结合林区的具体情况,设计森林抚育方案,并且落实到具体。采取适宜的管控措施,严格控制林分密度,给林木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进而提高林分的质量。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注重林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保证密度适宜。结合数种类型以及竞争关系,采取调整措施。做好树木的有效保护,同时要合理的提升林木的质量,实现林场的经济效益[1]。

3.4 强化科学技术运用效率

森林抚育工作需要长期动态化开展,根据临场的经营需求,制定完善的森林抚育计划,并且高效化推进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为了能够实现成本和效益的有效控制,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技术手段,辅助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林场的实际情况来说,种植了大量的树木,每个树木的生长情况都不同,且林木的生长条件和抚育管理模式都不一致,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林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制定完善的抚育计划,能够提高此项工作的质量。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能够实现对每棵林木生长情况的有效管控,切实保障抚育工作高质量开展。在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系统,满足实际需求[2]。

3.5 完善各项抚育管理制度

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定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保障各项工作能够规范化的推进和落实。在实践中,需要结合抚育管理的任务,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例如,制订采伐限额制度和审批制度以及验收机制。在项目管理工作中认真地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价值。通过细化分解抚育管理内容,交代给有关人员负责,全面提高管理水平[3]。

3.6 加大抚育资金投入力度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为了能够保障各项任务高质量推进,加大富余资金投入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资金投入的角度来说,面临着资金缺口大的问题,需要积极地构建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并且要注重扩展资金来源渠道,最大程度上满足森林抚育工作开展的需求。在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通过做到资金专项专用,提高资金利用率。结合森林抚育工作的特点,围绕抚育投入和支出做好严格的控制,保障森林抚育工作高质量落实的同时能够节约成本。这需要管理工作人员能够高度的重视,森林抚育投入管理,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抚育投入管理的水平[4]。

4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实践

以某林场的森林抚育项目为例,抚育工期为60d。按照森林抚育方案,林场主要负责7 个片区,抚育面积超过2 万亩。由于森林抚育工作范围比较大,且作业难度大,涉及的范围又广,林区内林分密集,存在大量的干枯枝,需要修剪的工程量很大。与此同时,林区的交通条件不便利,部分车辆难以达到。而森林抚育工作任务繁重,并且很多抚育地点在近郊,施工作业可能会产生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对于森林抚育面临的各类挑战与风险,为保障森林抚育工作高质量推进和开展,事前进行了科学精心设计,积极组织开展施工作业,将工期有效压缩到2 个月内,有效的排除施工困难,保障森林抚育工作高质量实现,并且未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在森林抚育工作中积极克服抚育工程施工的难题,保障森林抚育工作高质量的开展和落实,实现森林抚育的效益。从森林抚育管理工作的角度来说,为了能够实现全面化抚育管理,保障森林抚育工作高质量的开展和落实,需要结合区域内的具体情况,积极的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满足管理工作的需求,提高森林抚育工作的质量[5]。在实践中,使用无人机和日常巡护等措施,强化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水源的定期巡护检查,及时发现林区内的各项问题,实施有效的森林抚育管理措施。采用无人机手段和现代化监测工具,能够实现对林区的全面监测和管理,根据管理工作的需求,配置相应的设施,替代人员进行现场巡视,不仅能够提高巡视工作的效率,还能够降低巡视的成本,保障森林抚育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开展和落实。在枯枝采伐以及其他的抚育管理工作中,利用现代化工具开展工作,可获得积极的效果。林场可以结合森林抚育工作的具体需求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满足森林抚育工作的需求,利用各类现代化手段强化森林抚育[6-7]。例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采取传统的人工普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还会出现漏网之鱼。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利用无人机开展遥感监测,不仅能够减轻人工监测的强度,同时还能够提高监测普查工作的效率,能够掌握每株林木的具体情况,及时的发现并虫害问题,并且可以精准定位,实现疫情落地上图。通过无人机巡查系统,能够对枯死木和变色树以及异常林实现精确定位,采集有价值的影像资料,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采取数字化管理模式,还能够将森林抚育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班组,使得林业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掌握病虫害分布以及其他问题分布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清除处理[8]。图1 为林区的景观图。

图1 林区的景观

5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林场森林抚育任务繁重,做好抚育管理工作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中采取提升抚育工作认知水平、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工作、做好全过程的森林抚育、强化科学技术运用效率、完善各项抚育管理制度等措施,高质量推进各项抚育工作,能够获得积极的成效。在实践中做好森林抚育管理,保障抚育任务目标得以实现,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

猜你喜欢

森林抚育林场林木
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索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的重要性实践
什么是碳中和?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的理念与实施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