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初探

2022-04-11陈霞

花卉 2022年6期
关键词:叶色园林景观树种

陈霞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设计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现代城市化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阶段的城市建设,愈发重视城市生态景观,在此形势下,城市园林得以长足发展。色叶植物色彩丰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正确配置色叶植物并强化园林植物自身特色,这成为景观设计重点。由此可见,本次围绕“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这一主题所展开的研究分析是极有必要的。

1 色叶植物概念及分类

1.1 概念

色叶植物是指在正常生长情况下呈现出异常绿叶(如红色、黄色、紫色或混合色)的植物,以及跟随季节变化呈现不同叶色的植物[1]。从广义上看,在季节生长中出现观赏性颜色的植物的总称;从狭义上看,是指在春季、夏季、秋季均表现为彩色的植物。

1.2 分类

按照生物学特性可将色叶植物分为乔木类、灌木类、地被类和藤本类;以叶色为依据可将其分为春色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常色叶树种、斑色叶树种和枝干色树种。①春色叶树种。该类植物幼叶叶色在春季表现出黄色、红色、紫红色等颜色,例如:新叶为红色的七叶树、山麻杆、鸡爪槭、红枫、红叶石楠,新叶为紫色的王族海棠、紫叶李,新叶为黄色的金叶女贞、金叶水杉、黄金香柳、金叶莸等。②秋色叶树种。该类植物叶色进入秋季后将呈现出亮丽颜色,例如叶色为紫红色或红色的乌桕、黄栌,叶色为黄色的银杏、无患子、梧桐,叶色为橙黄色或橙红的黄连木、柿子树、樱花、盐肤木等。③常色叶树种。该类植物叶色常年保持异常颜色,具有较强观赏性,且叶色多表现为黄色、紫红色,常见植物有红枫、紫叶黄栌、金叶榆、紫叶李、美人梅等。④斑色叶树种。该类植物叶面具有异色镶边或条纹斑点,如金边黄杨、花叶络石、斑叶八角金盘等,此外,叶片正反颜色不同同样为斑色叶树种,如橡皮树、胡颓子、银白杨、红背桂等。⑤枝干色树种。该类植物以树干呈盘绕扭曲、龟裂斑驳特征,例如枝干为黄色的金枝槐,枝干为白色的白桦,枝干为红色的红瑞木等。

2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叶植物的配置原则

色叶植物季相明显,且叶色多彩,通过颜色搭配可形成优美园林景观,为充分发挥出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效果,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因地制宜。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色叶植物,综合考虑土壤pH、温湿度、光照等因素,确保所选择的色叶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生态环境,避免因无法适应生态环境而死亡,或受到生态环境限制而无法呈现出叶片色彩。由此可见,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以因地制宜为首要原则。②生态协调。色叶植物的应用不仅需因地制宜,植物与当地环境相协调,还需确保色叶植物能够与园林系统相互协调,通过色叶植物科学搭配突出特色,反映色叶植物颜色层次感,并使色叶植物与园林建筑、小品、水景等相互配合,以此方可设计出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③美学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叶植物配置应突出色彩美及形态美,其中色彩美指采用协调色、邻近色、对比色等方式合理配置色叶植物,使色叶植物能够呈现出不同层次的色彩;而形态美主要指搭配色叶植物形态与线条,将色叶植物设计为固定图案,形成植物群体,用于展示园林景观图案美。在色叶植物实际配置期间,应从色彩美与形态美两方面进行配置,合理搭配颜色与线型,通过色叶植物组合,形成颜色丰富、形态多样的园林景观。

3 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形式

为切实发挥出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积极效果,应根据园林设计主题合理配置色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叶植物的配置形式主要可分为5 种:①孤植。采用孤植方式将色叶植物树种设计在园林区域内更易展示色叶植物的形态美,孤植树种的选择应与周边园林建筑、硬质景观等元素相融合,构成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节点。结合以往经验来看,黄连木、乌桕等树形优美、树冠高大的色叶植物适合孤植在空旷的区域中,而红枫、黄金槐、鸡爪槭、羽毛枫等颜色亮丽、树形矮小的色叶植物适合孤植在园林花坛等小空间内。②丛植。与孤植相对,将3~5 个色叶植物种植到一起的方式被称之为丛植,在多株色叶植物共同作用下产生良好的空间结构感及层次感,丰富园林景观色彩。为进一步增强园林氛围,可根据色叶植物特征选择主景与配景,通常情况下,丛植多用于灌木或小乔木,如红枫、金叶榆等色叶植物。③列植。将色叶植物以轴线方式进行配置的方式被称之为列植,为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配置方式,多应用在园林基础栽植、树阵列植、园路夹道种植、行道树种植中。常采用列植等方式布置园林景观的常见色叶植物有栾树、榉树、银杏、无患子等。④群植。将20 株甚至数百株的色叶植物成片种植的方式被称之为群植,可在园林特定区域内形成森林景观,此时应注重色叶植物整体美观感。为提升群植配置效果,应根据园林主题选择适宜的群植树种。例如:可于山体景观将三角枫、五角枫、元宝枫等槭树属植物群植,水边、湿地边群植乌桕、水杉、落羽杉等,使呈现出独特色彩景观。⑤色块种植。该类配置形式主体应用在园林花坛与彩篱景观内,将色叶植物修剪为特定形式,与树篱、花坛等进行搭配而形成美丽图案,通常情况下,金森女贞、变叶木、南天竹等色叶植物适合采用色块种植方式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建邺区改造后的大剧院东路和高庙路分别如图1、图2 所示。

图1 建邺区大剧院东路改造后

图2 栖霞区红枫路改造后

图2 建邺区高庙路

4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叶植物的应用建议

4.1 做好整体协调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叶植物应与园林景观环境协调,确保色叶植物更好地融入园林景观中,并合理处理色叶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做好整体协调。

4.1.1 衔接园林建筑

建筑为园林景观的重点部分,且建筑为静态景观,为彰显园林美感与氛围感,设计人员应按照园林主题及建筑风格选择适宜的色叶植物。在选择色叶植物时,应整体考虑园林景观颜色的搭配,确保景观完整性,若建筑规模较大,适宜选择冠幅茂密、相对矮小的灌木,若建筑墙壁具有特色纹理,为突出纹理特点,可运用叶色绚丽植物搭配细腻纹理,选择粗壮色叶植物搭配较粗的墙壁纹理[2]。

4.1.2 衔接园林小品

园林景观设计中少不了园林小品,为保证园林景观整体协调感,应正确认识园林小品与色叶植物之间的关系。设计园林小品时不仅需突出主旨,还需搭配色叶植物营造意境,以此得出独特的园林景观。例如:园林铜像雕塑景观可搭配浅色系色叶植物;灰白色花岗岩雕塑可搭配深绿色植物,烘托雕塑气势[3]。

4.1.3 衔接园林水景

园林水景附近的色叶植物适宜选取色彩艳丽的品种,如搭配紫色植物可与水景相互映衬而呈现出一种神秘感。此外,色叶植物根据水景环境特点进行选择,确保色叶植物可突显园林水景的特色,同时,合理配置色叶树种的距离,可使整个园林水景更具灵动性,使园林水景更具层次感。

4.1.4 衔接园林植物

除色叶植物外,园林系统内还包括非色叶植物,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从颜色、材质、体量、形态等方面合理搭配,并确保色叶植物与园林其他植物之间相互共存,根据植物习性形成生态互补。例如:非色叶常规植物进行群植易形成深邃浓密的树林效果,给人一种神秘感,同时在周围光线氛围衬托下,易使人们感到害怕,为杜绝该现象,可于树林边缘或空旷位置种植黄色灌木或乔木(如枫树、金枝国槐、金丝桃等),用于补充色彩,调节氛围,在色叶植物作用下使树林整体氛围转变为明朗。

4.1.5 衔接整体环境

不同的空间区域具有不同的景观环境倾向,为使园林景观整体协调,色叶植物需因地制宜,根据空间区域特征配置适宜的色叶植物色彩。例如:以革命情怀为主题的园林风景区,可借助红色色叶植物彰显红色革命主题;在城市道路绿地空间里,可在重要的路口节点等处,选择黄色或红色等颜色鲜艳的色叶树种,给予道路车辆及行人视觉变化,既起到提示作用,又避免非色叶常规植物紧密排列而造成压抑感。

4.2 注重季相变化

色叶植物在不同季节环境下将产生不同颜色变化,为高质量完成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了解植物特性,合理配置植物色彩,使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中呈现出差异化风格。

4.2.1 春景设计

大部分植物具有春生秋落的生长习性,春季通常代表着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应用色叶植物搭配园林景观时,设计人员应将春季生命力融入到园林景观中,优先选用色彩清新的植物,使人们在观景时能够感受到春季的勃勃生机的园林活力。例如:选用金丝垂柳、朴树、金叶榆及金黄色金陵黄枫等色叶植物作为春季园林主景,辅以樱花、郁金香等粉白色、黄色花朵,或冷色系丁香,使色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相互配合而展现桃红柳绿之景,形成靓丽景观。除此之外,春色叶树种的选择应注意突出新叶与老叶的对比,进一步彰显春季生机,使人们能够在春季园林景观中切实感受到春的意境。

4.2.2 夏景设计

夏季受到气候影响,带给人们燥热酷暑之感,在夏季中,人们易焦躁不安,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选冠幅较大、树形茂密的色叶树种,营造枝繁叶茂景观,使人们能够在色叶树种下乘凉。为进一步丰富夏季园林颜色,可选择矾根等彩色色叶植物,辅以冷色系观花植物(如茉莉等),在冷色系花卉与色叶树种整体绿色环境相互作用下,使人们在近景观赏时可感受到一股清凉,给人一点心旷神怡之感。

4.2.3 秋景设计

秋季代表丰收,设计园林秋季景观时,应以收获、丰收为主题,合理搭配色叶植物色彩,以果实与树木为核心,重视果色、叶色的合理搭配,呈现出一种金桂飘香、硕果累累的秋季景观。在色叶植物方面,可选择枫香等槭树科植物,该类树种叶片在秋季呈红色、橘黄色,当秋季来临时,可形成层林尽染的景观。除选择槭树科色叶植物外,还可选择橙黄色、红色等暖色系色叶植物,如黄连木、盐肤木、乌桕、黄栌等,借助暖色系颜色给人们带来一种收获与丰收之感,转变传统园林中凄凉萧瑟的秋季景观印象。

4.2.4 冬景设计

大部分色叶植物在冬季褪去了艳丽颜色,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等待来年春季生长勃发,因此,相较于春季、夏季、秋季而言,冬季的色叶植物色彩相对单调,此时,设计人员可将园林景观设计重点放在常色叶树种与枝干色树种上,合理搭配绿针叶植物,在绿针叶植物作用下调节园林整体色调。除此之外,大部分色叶植物于秋季时节落叶,叶片凋落后色叶植物露出原始质感颜色,如红瑞木的红色枝干,白桦的白色枝干,设计人员可通过巧妙设计合理配置枝干色树种,合理混搭色叶植物枝干颜色,以此可在单调的冬季增强丰富颜色。总而言之,在色叶植物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的冬季,设计人们应合理运用常色叶树种与枝干色树种搭配园林景观,在常色叶与枝干颜色作用下形成冬季独特的园林色彩景观。

4.3 打造地标景观

成功的园林设计应具有自身特色,给人们留下深刻影响。为切实发挥出色叶植物园林景观设计效果,设计人员可根据园林空间特征与当地自然条件,从园林中选择某特定区域打造特色彩色植物景观,彰显地方色叶植物特色,形成符合城市风格的彩色植物观景区。例如:以红色为核心配置色叶植物,在不同色叶植物、搭配下构建以红叶为主要景观的空间区域,形成红叶公园,此外,还可将彩枝、黄叶、紫叶为主题的打造地标景观,例如:南京栖霞山的枫树林的红叶、北京香山的红叶,均已成为当地地标景观,备受人们喜爱[4]。而位于南京栖霞区栖霞街道的红枫路,是栖霞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通道,因此道路拓宽改造时植物景观设计尤其重要。结合红枫街主题特色,利用多样的红叶树种塑造特色林荫大道,设计选用了红色系的美国红栎、榉树作为道路主题植物,红枫、乌桕等作为节点特色植物,加上秋冬赏红果的红果冬青作为常绿量的补充,如图3 所示。

4.4 兼顾功能与观赏

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不仅需考虑其观赏价值,还需考虑不同色叶植物带来的功能特征,结合色叶植物生长条件及生态特征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园林行道树景观的设计可选择榉树、栾树等抗逆性强、易于管理、冠大荫浓的色叶树种,秋色绚丽多彩,夏季亦可为行人提供阴凉;若需设计园林独赏树景观,可选择元宝枫、黄连木等观赏价值高且树形美观的色叶树种,成为游人视觉焦点;若为增强园林绿化垂直度,应优先选取爬山虎等具有攀爬力的色叶植物,爬山虎春夏叶色郁郁葱葱,秋季叶色变成橙黄色,打造独特的、色彩富于变化的生态绿墙;若园林区域内存在边坡结构,可选用火炬树、紫穗槐等对边坡进行美化,选用色叶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净化空气;若为修饰或点缀花坛,使花坛周围不再单调,可种植金边黄杨、亮金女贞等低矮灌木;除此之外,还可选用花叶常春藤等藤本植物或彩叶草等低矮灌木作为园林地被植物,进一步丰富园林景观色彩[5]。

4.5 突出景观主题

色叶植物的选用应与园林景观主题相协调,合理利用色叶植物色彩力量呈现出符合园林主题的景观效果,因此,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园林景观主题来选择色叶植物,除了展现色叶植物本身的色彩特征,也能与周围环境产生呼应,进一步地将景观主题进行强化和渲染。考虑到色叶植物的层次感,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可灵活运用花灌木等冠型植物,突出色叶植物色彩特点的同时,产生一定形态美,通过科学布置使园林景观具备艺术性韵味,营造园林主题意境,在各类色叶植物帮助下打造符合园林主题的特色景观。

5 结语

综上所述,色叶植物色彩丰富,且在不同季节内具有不同色彩表现,将其应用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丰富颜色层次,为园林景观增添活力。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色叶植物时,应做好整体协调,确保色叶植物能够与建筑、小品、水景等良好协调,同时注重季相变化,打造适宜的园林景观,兼顾色叶植物功能性与观赏性,突出景观主题,以此确保色叶植物能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充分应用。

猜你喜欢

叶色园林景观树种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夏 荷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