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2-04-11徐娟娟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动手能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摘 要: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的影响下,我国教学体制与理念等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要求。当前的教学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开展者,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积极革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实效,达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标。基于此,文章以小学美术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和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7-0088-03

引  言

小学阶段是各项行为、能力的关键培养时期。然而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上,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大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绘画教学上,很少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平台,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显然,这与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是相违背的。要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加以有效实践。那么,在具体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较好地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呢?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智慧的工具和镜子。”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上述观点充分说明了动手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1]。同理,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的思维、智力等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

(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需要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性格特点的实践活动。在融洽、轻松的活动氛围中,学生会进行大胆地联想与创作,进而呈现出具有个性的作品。这不仅与“寓教于乐”这一理念相契合,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真正投入美术创作中,最终达到培养动手能力的目标。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缺少重视

从当前的实际教育中能够看出,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过于重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且在制度层面也落实了相关要求,但是部分学校依然不重视小学美术课程。在具体课时安排上,部分学校虽然安排美术课程,但是因为对美术课程不重视,所以无法有效帮助学生打好美术基础,更无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理念落后

部分小学的美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随着时代发展更新自身理念,只是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因为学校对这一学科不够重视,在课时和教学安排上不够合理,再加上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满足实际需求,一味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理论知识,且教学方法趣味性不强,使小学美术教学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阻碍学生的能力培养。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美术学习理念,影响了其学习兴趣。

(三)方法不当

部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导致学生逐渐对美术课堂产生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在学习美术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动手能力等。

(四)缺少关注

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都更加重视学生主要科目的学习,对美术学科缺少关注,在日常管理中也没有引导学生重视美术,没有积极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各类兴趣爱好,严重影响学生美术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构建“动手”氛围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趣味、生动的情境十分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对此,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动手”氛围,让学生在情境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动手环节,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好铺垫[2]。例如,在教学“千姿百态的帽子”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下情境:“同学们,老师的一位摄影师朋友在国外记录了一些有趣的画面,你们想看吗?请看大屏幕!”(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展示一组图片)此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课堂立刻活跃了起来。画面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帽子,有的是冰激凌形状的,有的是蝴蝶形状的……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于是教师把握时机,抛出引导性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帽子可以吸引摄影师的目光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呀?”当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是的!正是因为这些帽子非常有创意,值得被记录。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将手中的彩纸变成一顶具有新意的帽子?”接着将课前准备好的彩纸分发给各位学生,让学生用彩纸进行帽子的制作。这样,学生就会沉浸在動手的氛围中,开始大胆的设计和制作。

(二)鼓励创意绘画,唤醒“动手”意识

在美术领域,创意绘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绘画方式。它主要指的是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绘画型游戏作为载体,通过多元化的材料,让学生从感知到运用点、线、面进行构图造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以区别于传统形式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创作内容,促使学生在创意绘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动手意识[3]。以“未来的建筑”这一课为例,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想象未来建筑的造型,并且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建筑,以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方式展示成果。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首先要完成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建筑的材料、造型以及功能等,为学生后续的创作做好充分准备。在结束上述环节后,教师将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选择创作的材料,以“我眼中的未来建筑”为主题进行创意绘画。如此一来,学生的动手意识就会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开始主动地搜集身边各种可利用的材料,自由地展开美术创作。

(三)组织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想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一点,即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人,要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给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动手环节,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在革新美术教学形式的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动物的花衣裳”这一课的时候,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动物舞会》的视频片段,接着,再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并引导学生:

“同学们,动物王国将要在森林里举办一场舞会,只要是参加舞会的动物,都要准备一套服装。现在,有一些动物正为这件事发愁呢,大家可以帮助这些动物设计美丽的服装吗?”随后展示课前准备好的纸张和动物模型,分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利用这些物品进行手工制作[4]。需要注意的是,动物的花纹和色彩是非常关键的,不同的动物所对应的花纹和颜色是不同的,如斑马是一条一条的线、豹子是一个一个的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此进行动物服装的制作,当完成服装制作后,将对应的服装粘到对应的动物模型上。在上述过程中,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动手能力自然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

(四)开展合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年龄较小,各项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动手训练,难免会有些吃力。对此,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活动,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实践,共同设计、创作美术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增进生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教学“穿编的乐趣”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人),确保各个小组实力均衡,为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提供前提。接着,教师要求各个小组长到材料区选择材料:①彩绳;②彩纸条;③玉米皮;④草绳……随后,出示相应的任务单,让各个小组结合组内选择的材料进行任务单的填写,如材质为玉米皮、彩纸条等,形象为花环、帽子等,色彩为自然色,制作方法为编织,设计灵感为花草、树木……当填写完任务单后,展开合作创作[5]。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穿编的步骤,进行简单穿编工艺品的制作,提高动手能力,还可以有效激发对民族传统工艺的热爱,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思考以及动手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涂鸦活动,激发“动手”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涂鸦活动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让学生乱画,而是要以实际的小学美术课程要求为基础,引导学生正确开展涂鸦活动,从而提高效率。美术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手脑结合,这样才能够合理地了解美术材料,更好地运用美术技能。而涂鸦活动则是能达到这一效果的关键。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涂鸦活动。例如,在教授“线描”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涂鸦三分钟,让学生自主感受“线描”方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虽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但每位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涂鸦进行思考,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于线条的感知,利用这样的方法改变以往的机械式教学模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针对涂鸦作品展开想象,猜想其内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肯定和指导,让涂鸦活动能够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和创意。

(六)合理应用多媒体,激发“动手”积极性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中[6]。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就需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在应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要对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会滚的玩具”这一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各类绘画制作工具加以演示,让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单纯绘画的形式,将绘画和手工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作品展示评价,提高动手能力

教师将学生制作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更多学生喜欢美术这门学科。例如,在“家乡的桥和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为主题完成作品。在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展示,了解不同人对主题的不同看法。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美术课程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教学理念与方法也正趋向完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美术课堂,为其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前提。如此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也能为其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赖宏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 知识窗(教师版),2019(14):58.

陈宝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刍议[J].东西南北(教育),2020(03):195.

杨俊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06):85.

吴明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06):24.

汤柏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7):53.

黄颖.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策略分析[J].休闲,2020(18):1.

作者简介:徐娟娟(1982.10-),女,江苏南通人,任教于江蘇省启东市永和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动手能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