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2022-04-11曹青莲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授学生学科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文章简要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现状,并探讨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对小学语文教师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7-0049-03

引  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认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信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事物和人所蕴含的美好品格,加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美好的,向学生灌输正向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1]。

第二,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语文阅读涵盖的内容多,涉及的范围广,本身蕴含着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师可以挖掘教材或课外材料中的心理健康内容,将其渗透到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在学习过程中阅读优质的内容,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性格,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首先,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普遍缺乏阅读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而阅读需要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小学生的耐心和自制力较差,在阅读过程中非常容易分散注意力,对密集和抽象的问题缺乏兴趣,经常出现思想“开小差”的情况[2]。

而教师落后的教学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课程枯燥,学生普遍对阅读存在厌倦和抗拒心理,阅读质量差、效率低。

其次,教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将语文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文本内容,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阅读氛圍

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能够极大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获得情感的熏陶,理性面对问题。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能够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因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教师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阅读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情况,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此外,教师在良好的氛围中更容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耐心,强化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许多描写传统民俗文化、为人处世道理、美丽自然风景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阅读材料就包含了富有哲理的传统思想。因此,教师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阅读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以《索溪峪的“野”》为例,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风光,教师可以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开展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学目标。

(三)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出的优秀文章,其中包含了作者的生活经验和真情实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创设阅读情境,在情境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调动学生的正向情感,让学生获得积极情感的熏陶。例如,在《生命的壮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结合文章内容制作与“生命桥”和“蚁国英雄”相关的视频,利用视频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个视频讲述了什么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并结合视频掌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情感,让学生认识到万物有情,动物会为下一代付出,而我们的父母、亲人也在为我们付出,以此激发学生的正向情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四)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阅读学习,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营造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除了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外,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人物和情节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在情境中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能够辨别是非,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描写了各种各样的优秀人物,有奋发图强的普通人,有保家卫国的英雄,有兢兢业业的科学家等。这些人物都具有优秀的品质,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扮演这些人物,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纪昌学射》描写了纪昌坚强勇敢、不惧挫折、不断克服困难学习射箭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情境扮演,先自主阅读课文,根据文章设计台词、动作等内容,再分别扮演纪昌和飞卫,进行情境表演,让学生感受纪昌学艺的艰难,明白无论要学什么,都要尊师重道,从最基础开始学习,才能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进步。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心理健康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强勇敢、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课文阅读教学外,教师还要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由于课堂内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有限,因此,将阅读进行课外延伸,能够拓展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阅读材料,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自我认知,从而进一步获得成长。

(六)渗透正能量教育

小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受学习压力等因素影响,情绪容易失控。因此,教师要渗透正能量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郊游,走进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如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清脆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等,并将自己听到的声音与文章中描述的声音进行比较,让学生用美的眼光看待自然的事物,在倾听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欣赏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事物,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小学生常常会由于一些小事而产生消极的情绪,这些情绪如果长期积压在心里,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七)挖掘课本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很多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内容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师如果想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挖掘,自身就要具备认知能力,了解阅读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阅读材料有效利用,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自相矛盾》为例,在学生读完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矛、盾商人无法自圆其说?”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虽然能够就事论事,但并不能够真正地理解事情本质。教师将其向生活延伸,从而帮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非常重要。

(八)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有兴趣。只有具有充足的兴趣,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能够对阅读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例如,在阅读文章《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只有一个”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找出其中的答案,这样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九)有效布置作业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核心,作业则是教学的延伸。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阅读作品来优化学生的阅读体系,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善自身,推动自身更好地向前发展。例如,教师在每学期可以先列出阅读目录,让学生自己选择购买,然后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阅读。教师还可以安排分享课程,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内容,从而丰富体验。例如,在读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鲁迅相应的作品,了解鲁迅的成长历程,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在阅读任务的布置上,教师还应该制订评价方案,保证阅读的多样化,从学生情况入手给予表扬和激励。教师可以布置心理测试内容,采用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营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好动,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的氛围较差,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压力较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想象等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而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可以更好地讨论,明确阅读内容,增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发展。

(二)有效利用课外

阅读教学大多都是在语文课堂上完成的,但是因为每节课的时间有限,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素养,教师还可以有效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现课上课下的有效结合。例如,在教学古诗《静夜思》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课下完成的任务,让学生以此为基础构建故事,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体现。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够对古诗的内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完善学生的品格。

(三)关注文本背景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对阅读背景进行充分了解。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使其更好地感悟其中的情感。例如,在阅读课文《腊八粥》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腊八粥的含义,通过小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策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将语文阅读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关毓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名师在线,2019(19):48-49.

范令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02):62.

作者简介:曹青莲(1978.9-),女,江苏南通人,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余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