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三核”英语阅读教学

2022-04-11黄婷媚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核心问题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摘 要:文章指出,“三核”英语阅读教学是指教师要依托语篇、围绕主题,以核心问题为导向,找准切入点,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构建语言的核心结构,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问题;核心结构;核心素养;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7-0040-03

引  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提升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拓宽知识范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阅读能力。

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它既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也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拓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1]。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并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閱读教学问题碎片化。教师的提问极为随意,缺乏有针对性的问题。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固定,先教生词再读课文,讲解翻译,再做练习。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经常要回答一些“Yes / No”的问题,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2)教师缺乏对语篇的深层次解读。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探索语篇背后的深层意义,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对文本进行分析、推理、概括、想象。(3)阅读面太窄,仅局限于课本文本输入,缺乏相应主题渗透。由于深层次的主题意义的探究活动较少,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各项能力均得不到提升。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三核”课堂构建

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问题是指要回答或解答的题目。陶行知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就必须让学生置身于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情境中。问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这既能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主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模式,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交流、合作,培养阅读素养?笔者所在学校的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英语‘三核’课堂教学研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三核”指的是核心问题、核心结构和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对语篇深度解读,围绕主题,设计核心问题,突破学习瓶颈,引导学生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探索文本蕴含的主题意义。教师要通过问题链,搭建语言结构,引导学生学结构、用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层次性、逻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中,核心问题就是阅读的目的,是阅读中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文本提炼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课堂教学,有效避免简单化的“满堂问”现象,让学生在寻找、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三核”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核心问题、核心结构与核心素养是互相融通的。其中,核心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核心结构能够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发展学习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核心问题、核心结构是学用过程,而核心素养指向学用的成效,三者之间相互牵引、相互作用、相互融通,实现整体的育人价值。

三、课例呈现及分析

笔者将结合本校邱琼老师的课例“Two New Kittens”,探讨“三核课堂”如何实现基于主题意义的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课的教材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Unit 4 Part B Read and write板块(如图1所示)。这是一篇观察日记,记录了小猫在不同时间点的成长变化。通过对文本的深层分析,我们将本课主题定位为三大主题语境中的“人与自然”。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生命成长的神奇。本课的探索主题意义为“The Growth of Life”。因此,我们将教学目标定为:(1)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获取小猫成长的信息,描述不同时间小猫的成长变化;(2)了解英文日记体裁,学习观察其他生命的成长变化,制作自己的观察日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观察、了解小动物与其他生命的变化,引导学生喜欢小动物,并迁移描述其他生命的成长变化。在主题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力量。通过文本解读,教师不能把关注点局限在小猫的成长上,而是要以文本的主题意义探究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信息资源,依托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一)依托核心问题,获取语篇信息,感知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先问学生:“Do you like animals? Why?”激活学生的旧知识,为新授课的语言学习做好铺垫。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描述,学生回答:“I like elephants. They are big. I like pandas. They are cute.”随后,教师又问学生:“Do you like baby cats? Baby cats are called kittens.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growth of kittens?”由此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同时,教师借助表格,提出本课三个W的核心问题:“What do they have? What can / can’t they do? What do they look like?”教师先与学生一起带着问题阅读、梳理小猫从April 15th到April 21st的外形变化,引导学生拿起笔,在语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填在表格中(如图2所示)。教师与学生初步感知语言:“On April 15th, they have got pink fur. They still can’t see. They are young and lovely. On April 21st, they have got white fur. They can make noises when they are hungry. They are cute and lovely.”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描述小猫的生长变化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抓关键信息的学习策略。

随后,学生根据图表提出的三个核心问题,自主阅读剩下的两篇日记,观察小猫从April 26th到May 3rd的变化,并找到关键词汇并填在任务单上,完成信息的提取。

核心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带着关键问题阅读,有目的地提取关键信息。而表格媒介的运用,又能将散乱的知识与信息转换,梳理了小猫成长的时间主线,以表格形式组织成结构式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与加工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实现语篇学习理解的初级目标。

(二)利用表格支架,构建语言结构,运用实践

结构化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整合语言。表格提供了知识结构的框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语用输出。在学生完成信息提取后,教师要借助表格支架,建立信息之间的关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完整地描述小猫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核心问题及图表上的核心结构,按照时间主线有条理地进行描述。学生此刻已经不再是提取信息,而是根据所学的语言结构重新架构、组织语言。此时,学生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在教师所提问题的潜移默化下,学生的语言输出没有停留在预设的层面,甚至还更新了自己观察的变化:如little、small等词。在描述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概括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師依托表格给学生提供结构化信息,有助于学生有序组织语言,实现语言的运用实践。

(三)围绕主题多维度设计,迁移创新,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1.整合资源,巧用微视频,展示生命神奇

课前,教师可以播放与主题相关的微视频——Life is a miracle。通过观看动物繁衍生息的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变化,体验生命的神奇。随后,教师可以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video?”自然引出Life is amazing! 这种视觉“阅读”效果更为震撼。课外资源的整合运用引出了本课的学习主题,激发了学生对主题探索的兴趣。

2.围绕主题,合作探讨,深化主题意义的探究

英语教学倡导英语活动观,鼓励教师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运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综合性、关联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多元发展。邱老师在“Two New Kittens”文本教学之后,没有停留在教材里,而是走出教材,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小蝌蚪变成青蛙、豆子变成豆芽的生长过程(如图3所示)。此时,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课本提供的资源,而是通过大量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探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3]。

3.课后跨学科多元融合,能力素养双提升

作业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丰富主题意义探究。因此,邱老师给学生布置了项目性学习的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一种小动物的成长过程,在一周内完成并在班级展示。这个作业满足了学生对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鼓励学生将英语与美术学科融合。因此,学生在核心问题“What do they have? What can/can't they do? What do they look like?”的引导下,积极展开观察实践活动。在课后,有的学生画鸭子,有的学生画小狗。然后,学生运用“On ______, they have got ______ fur. They can / can’t ______. They are ______.”的语言结构,将观察日记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学生由课堂到课外,由教师引导观察的生命成长到自己想了解的生命,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同时,学生由读到画,由写到说,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结  语

整节阅读课的设计基于英语活动观,教师围绕“生命成长”主题,引导学生从学习理解、运用实践到迁移创新一系列综合性、关联性的活动,一步步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同时,教师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始于核心问题。通过解决核心问题,学生逐渐建构语言结构,发展综合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让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在阅读中感知语言,在合作活动中深化主题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02):19-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黄婷媚(1974.3-),女,广东汕头人,任教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小学,一级教师,教研组长。

猜你喜欢

核心问题英语阅读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初探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激发低年级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