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忙在基层的“临时工”足够关怀

2022-04-10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岗位培训临时工编者

“做的事情比别人多,扛的责任比别人大,拿的工资比别人少。”媒体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基层审批服务机构的普及,窗口办理事项的增多,不少办事大厅、政务服务中心等大量基层单位广泛聘用临时人员,某些地方几乎整个社区忙碌的都是“临时工”,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很大。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琐碎繁杂。遇到人手不足而编制有限的情况,聘用临时人员以补充,不失为一种救急方案。然而,随着“临时工”队伍迅速扩容,“倒挂”问题也日益突出,甚至出现在编者缺岗、“临时工”上班的现象。而“干活是主力”“出事来背锅”,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者是不公,也会在客观上助长一些人“反正是临时的”心理,敷衍塞责起来。记者走访发现,部分“临时工”存在待遇保障差、业务不熟练、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基层一线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在大家的朴素认知中,甭管有编的还是临时的,只要坐在窗口后面,就是国家干部,展现的就是政府形象。这也从客观上决定了,不管是谁,是何身份,在这个岗位上,就必须兢兢业业站好这班岗。

既然广泛聘用,那么如何让“临时工”安心、尽心、用心,就是基层治理必须面对的课题。一方面,相关管理应当更加规范,为“临时工”提供必要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给予一线足够关怀,积极探索其职业空间的拓展方式。无论是“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还是合理优化绩效评价体系,目的都是要让在编者尽职尽责,“临时工”发展有奔头,整体工作效能最大化。

莫以身份论短长,干事没有“边缘人”。不断完善编外人员的聘用方法,也是优化基层治理格局的新探索。让每个人的付出都能得到相应回报,必将推動基层治理生态更积极更健康。

猜你喜欢

岗位培训临时工编者
我国篮球教练员高级岗位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谁敢骂他
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建设方法研究
中小学教师有效培训的实践探索
空中交通管制员的素质与技能培训探讨
临时工心态
读者发问
出事的,怎么又是“临时工”?
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