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研究

2022-04-09韩文龙袁艺清

中国西部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韩文龙 袁艺清

[摘要]共同富裕致力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战略选择。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出的高水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为我国其他地方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技术赋能、公平分配等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2)01-0089-09

[作者]韩文龙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1130

袁艺清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1130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把握“两个大局”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遵循。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0%。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需要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来促进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学界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厘清内涵、彰显意义、实现路径等方面。王一鸣(2020)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质量追赶、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共同富裕和绿色发展1”。高培勇等(2020)指出高质量发展体现出高度现代性,报酬递增、可持续是其重要特征,强调构建技术竞争优势2)。张军扩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目标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续,需警惕发展质量不高引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径,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3)。曾宪奎(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实质是高速增长方式的转换升级,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也有学者指出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满足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也助推我国加快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脚步5),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注入新动力,创新引领在供给侧发力,人民向往在需求侧翘首6)。在共同富裕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倡导并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但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财富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为此,学者们提出应推动构建以劳资共享为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以制度创新推进共同富裕”。于政治层面,共同富裕代表了国强民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与奋斗旗帜。于经济层面,共同富裕表明了由全体人民共创共享物质与精神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迎接多维幸福生活。于社会层面,共同富裕意味着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的主体地位,形成和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应积极致力于“提低、扩中、调高”,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人群、地区和城乡差距8)。刘洋(2019)认为实现共享需要牢牢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做大蛋糕”,二是以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好蛋糕9)。还有学者指出我国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脱贫成果还需进一步筑牢。对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我国也仍有较长的距离。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命题,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探讨共同富裕也不能脱离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语境。如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依托于既有研究,本文从创造财富、共享发展、经济运行这三个方面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链条,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据此,本文提出既要充分学习借鉴先行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还应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持续寻求最优解的过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现实地看,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与惊险,需要各方长久努力。

二、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1.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

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包含两個维度,一是物质层面的富足,二是精神层面的丰裕。人民渴望获得物质财富以安稳生活,也希冀收获精神财富以充实自我,这是人民对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蕴藏着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美好生活具有多维内涵,环境质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都是新时代人民更加注重的生活特质。因此,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高涨,这对社会产品的供给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物质层面、数量层面来评判,这一类型的产品供给在如今看来似乎已不存在什么挑战,而精神层面、质量层面的产品供给则存在一定的缺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秉持数量和质量并行、更加注重质量的理念,意欲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供给端发力,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突破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的加持加快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制约不断强化的形势下,生产要素的成本变得愈发高昂。与此同时,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这意味着过去那种粗放型的“三高”发展模式难再有立足之地,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提高供给质量,推动淘汰低端产业过剩产能,合理配置资源以增加中高端产业的有效供给,从而提升社会生产力。因而,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涌现扩大了有效供给,有助于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共同富裕的“共同”二字表明,最终实现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等古代经典论断蕴含着朴素的共享、共建思想。财富分配的问题由古至今一直受到重视,关乎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共享不是机械的平均主义,不是消除收入差距,而是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发挥收入差距对经济效率的激励作用,同时又不走向贫富差距悬殊的两极分化。

我们党是使命型政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是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性”底色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共享”是五大新发展理念之一,体现着发展的公平与公正,意义重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论述熟稔于人心。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进步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创造蛋糕之后才能分配蛋糕,共享发展的前提是有发展成果,共享发展需要有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作为支撑,物质基础与社会文化基础等都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钥匙,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回顾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78.7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2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万元。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75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185倍,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经济需要增长,更需要发展。根据国内外现实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从强调速度转变为重视质量,经济高质量发展能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注入强劲动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能与生态、文化等产生联动效应,从而多层次地促进社会进步。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共享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

3.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保持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非常巨大。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站在新的历史关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需要做出新的判断和新的选择。因时而变,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遵循。

经济高质量发展回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发展重心在于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扩大经济体量,提高社会生产力,即先做出蛋糕、做大蛋糕。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短缺经济”问题已基本解决,“不平衡”中涵盖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发展的具体领域、收入分配等问题,“不充分”直指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经济结构等短板。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对我国经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经济高速增长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后遗症”是横亘在可持续发展面前不能回避、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经济转型。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契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保持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具体体现。于微观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为要素充分流动,资源合理配置,市场主体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发展具有活力。于宏观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点为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社会就业维持较高水平,经济运行畅通无阻。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顺利对接,经济领域不同门类之间进行有序的良性互动,整个社会、经济机制进行合理高效的运行。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长期积累实现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体现经济发展对结构、质量和创新等方面更高层次的追求,是我国经济走向长远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

1.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型做法

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强烈决心,也寄托着党中央对于浙江打造示范区、开展试点工作的信任和厚望。浙江立即积极响应,同年7月发布《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建立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制度框架。浙江凭借自身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一直走在我國“先富地区”的行列,在探索推进建设共同富裕方面具有深厚基础和明显优势,当仁不让成为全国省域实现共同富裕的探路者。根据浙江共同富裕建设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本文对其典型做法进行了梳理。

(1)深化数字变革,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经济。数字化变革是满足新时代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升级需求的产物,反过来数字化改革也推动了这些方式的演进更新。浙江探索建设以“产业大脑十未来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形成影响范围囊括国内外的数字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乡镇以上实现5G和千兆网络基站全覆盖,数字鸿沟不断缩小。数字技术使用门槛降低,弱势群体也能更好地共享数字红利。线上经济业态欣欣向荣,数字服务惠及千家万户。此外,浙江还提出稳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千亿工程、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视高等院校科研力量培育,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实施“鲲鹏行动”计划等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多角度激发多主体创新活力。

(2)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生态文明试验区。浙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探索使用数字化手段健全污染问题发现、处置、管控机制,强化全过程监管,注重巩固、修复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双碳”目标下高标准制定绿色低碳行动方案,绘制“6十1”重点领域行动蓝图,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完善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大力支持低排放高效能行业的发展。目前,浙江已争取到10个国家级低碳试点和推进51个省级低碳试点,试点体系覆盖范围广泛,不局限于城市层面,社区、企业等多个层次的绿色发展主体也位列其中。与此同时,浙江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不断被打通。

(3)探索乡村振兴模式,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浙江率先探索农民权益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置”高效实现模式,在建立省内一体化农村产权交易机制的基础上,推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联通互动。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打通一二三产业的连接点,大力推进“农业十”行动,以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遵循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测,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切身利益,着眼于户籍制度、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层面深化综合改革,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帮扶与保障并施,实现落户、入学政策合理化调整,公共服务全方位多群体覆盖,积极探索先富带后富的行动路径。

2.案例启示

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发展目标明确、规划详细全面,各项举措正在稳步落实推进中,对其他地区推进共同富裕较具有借鉴意义。

(1)强化发展动力,夯实共同富裕的社会财富基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科技创新既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途径,也是契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创新的体现之一。数字手段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中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互联网技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效规划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经济业态,提供多样化优质产品,以更好满足人民多维度需求。

(2)绿色理念外化于行,增强可持续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伟大事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过去一些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漠视环境保护,一头扎进盲目开发的汪洋,最后生态环境落得伤痕累累,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路子不可行,破坏容易,修复艰难,破坏环境造成的惨痛损失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双碳”目标也充分纳入发展规划的设计起点之中,从而让绿色低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其他地区推进共同富裕也较具借鉴意义。

(3)聚焦城乡融合与民生福祉,推进发展成果共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大“拦路虎”。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出的“山海协作”“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均彰显出浙江充分关注“人”、关注“共享”的战略定位。帮扶与保障能为乡村发展“输血”,而实现乡村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秘诀在于增强内生的“造血”能力,需要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充分尊重农民主体性,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努力从根源上“授人以渔”,进而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此外,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应全面推开,广泛惠及城乡居民,实现人人共享,补齐“看病贵”“上学难”等民生短板,回应人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四、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1.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实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强科技合作等。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特征,技术竞争异常激烈,围绕新兴技术、新兴产业而展开的比拼层出不穷。谁能在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拔得头筹,谁就能在时代前进潮流中勇立潮头。反之,如果安于现状,不积极思变和进行技术创新,就有可能被淹没于时代洪流之中。

创新类型多样,具有廣泛的内涵,狭义层面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制度、产品、质量、产业等多个方面,广义层面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是关键要素。创新的来源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引进、借鉴、模仿,二是自主研发攻关。我国的经济起点较为薄弱,过去40余年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对外学习,如直接引进技术、吸引外商投资以发挥技术溢出效应等。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之际,自主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不会陷入“卡脖子”的窘境。加强技术克难攻关是创新的重要方向。同时,创新与人才紧密相连,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科研机构等也是创新的中坚力量。因此,需要大力培养科研人才,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强大根基,加快共同富裕进程。

2.绿色低碳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对立的关系,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绿色低碳发展。绿色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代表着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共同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体系。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我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在于减排,对此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用同样的能耗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产品,这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二是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这是更加直接地减少碳排放。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正确认识、深刻把握和坚定推进“双碳”工作,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各类环境问题令人痛心。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权衡,“破坏后再补偿”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需要进一步将其投射到具体的生产生活中,人人都应成为绿色低碳理念的宣传者和实践者。一方面,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完善升级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生产端和消费端都应积极奉行节约原则来开展生产或消费活动,形成崇尚绿色低碳的良好社会风气,强化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

3.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

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实现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不是关起门来自我循环、内部消化,而是实行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重新审视国际关系的战略抉择。世界经济网络中不存在“孤岛”,每一个经济体都在与外界交流和互动,自我闭塞无异于自断出路,合作共赢是长期趋势。

我国经济增长成就和经济结构转型是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实现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以及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依然需要插上对外开放的翅膀,充分展开国际合作和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深化改革。一方面,可利用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优质的人力资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自由便利的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引进来”。另一方面,还应坚持积极地“走出去”,为国际社会供给资本,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统筹“双循环”相互促进。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合作,主动承担大国责任,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带去发展机遇。总之,高水平开放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

4.数字技术赋能发展

数据已成为一种新型资产,由此衍生出许多新兴的经济业态。数字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也是技术创新的表现形式之一。我国数字技术发展强劲,数字经济发展迅猛。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也并不逊色。但在基础算法、智能芯片等领域,我国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比較落后,需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攻关。数字变革和数字转型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构建增添了不确定性,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数字技术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业态的深度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顺应这种趋势并积极融入其中,抓住发展机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赋能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催生一二三产业交融的新业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可信的数据支持,推动合理有效的社会治理,犹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幕后军师”。为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应充分保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运用数字技术的前提,加快普及数字技术,提升各类经济主体数字化运用能力,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建设。

5.公平分配助力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强调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共享发展是社会公平公正的体现,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我国尚未形成合理的“中间大、两头小”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区域、城乡、行业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偏小,“两个同步”没有完全落实。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的满足感、获得感也难以实现最大化,社会公平正义有待提升。

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呼应,也是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的有效途径,人民由此能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多方齐动,需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收人分配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和完善公平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初次分配应更加重视公平,做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再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再分配过程也要注重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既要调节过高收入,又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抵抗风险的能力。第三次分配应遵循个人和企业自愿捐赠的原则,以公益慈善的方式实现财富的转移,从而达到调节社会财富的目的。第三次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再分配的补充和扩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途径。应依托道德激励和弘扬社会责任感,同时以税收优惠进行引导,提高“先富起来”的个人和企业投身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性。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推动经济改革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五、主要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

社会财富,老百姓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好不好”的问题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回答的新命题。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具有独特地位,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共同富裕蕴含着共享发展的思想,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分析二者之间相互关联的理论逻辑,可以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符合共享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有助于保持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以多维度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在国家大力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进程中,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应时而生。示范区对高水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关注是对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秉持新发展理念,结合示范区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本文认为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应该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数字技术赋能发展、公平分配助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12).

[2]高培勇,袁富华,胡怀国,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治理[J].经济研究,2020,(04].

[3]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J].管理世界,2019,(07].

[4]曾宪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与发展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08)

[5]逢锦聚,林岗,杨瑞龙,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谈[J].经济学动态,2019,(07]

[6]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04).

[7]于金富.缩小财富与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求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2].

[8]刘培林,钱滔,黄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08].

[9]刘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的共享发展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04).

[10]樊增增,邹薇.从脱贫攻坚走向共同富裕:中国相对贫困的动态识别与贫困变化的量化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21,(10).

[11]万广华,吴万宗.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力量——评陈宗胜等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J].经济研究,2019,(11).

(责任编辑 肖华堂)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