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让孩子更“阳光”

2022-04-08张萍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阳光

张萍芳

【摘 要】通过劳动教育的实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积极发挥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作用,注重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阳光课程”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为劳动所创造、生活处处可劳动,从而更好地让新时代好少年绽放光彩。

【关键词】以劳树德 以劳增智 以劳强体 以劳育美

站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有更重要的意义。我校特别注重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学校与家庭的配合以及校内与校外资源的整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办多彩教育 育阳光少年”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全力构建充满活力的“阳光课程”体系,积极探索五育融合育人的路径。我校的“阳光课程”理念定位为:让每个孩子的生命充满阳光。科学、规范、正式的基础课程,多元、丰富、特色的校本课程,五育并举,让每一个生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在启迪引领下全面发展。“阳光课程”融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内涵丰富、色彩灵动,在“阳光课程”中全面融合劳动教育,将自觉的劳动意识、良好的劳动习惯植入师生心中。

一、橙色启光课程,以劳树德

橙色启光课程主要包括:道德与法治、研学实践、阳光节日、志愿服务等。这几部分课程都可以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一)学科融合,润物无声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培养劳动意识的内容,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教给低年级学生叠被子、整理房间等初步方法,相机进行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再如“我是教室的美容师”一课,通过引导学生参加装扮、美化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脑习惯、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焕然一新的教室,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二)节日文化,相得益彰

多彩的节日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早已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我们的阳光节日包括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每一个节日,学校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依托这些节日,让学生动脑策划活动方案,动手布置教室,制作特有的节日美食,如元宵节在家长的指导下制作汤圆,端午节在教师和家委会的指导下包粽子,中秋节学着制作月饼,等等,有机地将劳动教育渗入其中。

(三)多彩活动,幸福相伴

研学实践是一个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我们每学年都会组织各年级开展研学实践。有的学生去茶园采摘茶叶;有的学生去农场认识农作物,种植白菜,挖红薯;等等。学生真正走进自然,体会劳动之乐。

志愿服务活动是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年级都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由师生、家长共同组成。各年级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走进社区进行清扫,等等。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会到付出劳动的快乐,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奉献之乐。在长期的实践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又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拓宽德育空间,丰富和深化德育内容,使德育工作更开放、更灵活、更实效。同时,学校建立家务劳动手册,各班主任、劳动课教师每月检查、总结、评比,以了解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情况,并作为劳动成绩考核的一项内容。促使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劳动技能应用到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上,达到家庭、学校共同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思想,养成劳动习惯的目的。

二、紫色闪光课程,以劳增智

我们的紫色闪光课程总体分为两大类:语言与交流、逻辑与思维。具体有:语文、英语、演讲与口才、翰墨飘香、数学、七巧智慧、数学万花筒、思维训练营等课程。每一项课程都能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

(一)语文学科,培养意识

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均选取了大量讴歌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从课文中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美德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目标。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通过讲解诗意,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农人日常生活,“也傍桑阴学种瓜”,描述农村孩子学着农人去种瓜。在宋朝诗人辛弃疾的 《清平乐·村居》中,一句“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责任与快乐,从而教育学生要用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

(二)数学课堂,注重参与

数学学科中,也能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比如学习时间单位“时、分”知识时,教师给学生留下两项作业:(1)计时做10分钟拖地或抹桌子等家务活动,体验“10分钟”有多长,感知父母的辛苦,并要求学生成为家中的小帮手,期末表彰坚持做家务的学生;(2)学习洗衣物或鞋袜,记录第一次学洗衣物或鞋袜的时间,让学生每个周末练习洗衣物、鞋袜,请家长对孩子的劳动能力及态度做出评价。学习“植树问题”相关知识时,教师提议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社区的植树公益活动或在自家周围栽种花草,既美化了环境,又在实践中感知“棵数”与“段数”间的关系。

(三)英语课堂,感受快乐

英语学科中也能巧妙地渗透劳动教育,比如英语课上,学习了关于水果的单词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在父母的指导下,做一个水果拼盘带到学校,用英语介绍水果拼盘的制作过程中用了哪些水果。学生兴趣盎然,纷纷参与展示。教师再把做得好的学生的作品拍照展示在学校橱窗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与劳动的双重快乐。

实践证明,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各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势在必行。

三、绿色增光课程,以劳强体

绿色增光课程主要有体育健康、阳光大课间、篮球、足球、跳绳、跳水等课程。阳光大课间活动时,组织学生踢毽子,学生的毽子是自己在家制作的,五彩斑斓的毽子让他们既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又体会到了自己动手的快乐。阳光大课间活动时,高年级的学生带着低年级的学生开展跳绳、拍皮球等运动也是一种服务性的劳动,有助于培养学生服务他人的意识。同时,体育课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搬运、摆放体育器材等都是进行劳动教育的良好时机。

四、金色焕光课程,以劳育美

金色焕光课程主要包括:美术、音乐、魅力器乐、扎染、陶艺等课程。学校成立了扎染工作坊,申报了市级课题“将传统扎染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依托扎染工作坊这一平台,让学生在扎染课堂上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及审美能力。2021年6月1日,课题组老师和扎染班學生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特别的T台秀。为了这次T台秀,师生们准备了很长时间,首先进行染色,然后进行编织、裁剪和缝纫,最后才拥有这些作品,圆满完成T台秀。师生陶醉于美的世界中,真正感受到劳动创造美的快乐。学校还成立了陶艺工作坊,让有兴趣的学生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感受艺术之美、创造之美,真正实现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 我们将继续深耕细作,不断探索更多劳动教育与课程融合的做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基。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普通类一般课题“小学劳动教育体系与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1PTYB077)。

猜你喜欢

阳光
推开窗,阳光正好
阳光下的“微幸福”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阳光
走在阳光路上
收藏阳光的小熊
缺点背后的阳光
春天的阳光
阳光拌果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