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冗余资源、联盟组合多样性与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

2022-04-08付龑钰谢昀雅

中国商论 2022年7期
关键词:创业企业企业绩效不确定性

付龑钰 谢昀雅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22.07.

摘 要:当今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冗余资源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被定义为组织拥有的与其需要的资源之间的差异。冗余资源的存在既能帮助企业开发新机会,也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因此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果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联盟数据库中2010—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不同的联盟组合多样性对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探究了在联盟组合情境下冗余资源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同时企业应当合理配置冗余资源,以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并努力提升企业绩效。

关键词:创业企业;冗余资源;联盟组合多样性;不确定性;企业绩效

本文索引:付龑钰,谢昀雅.冗余资源、联盟组合多样性与企业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J].中国商论,2022(07):-118.

中图分类号:F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4(a)--03

冗余资源是企业中现实的或潜在的过量资源,其可被随意使用的特性使其成为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压力的缓冲。管理者如何利用冗余资源,以及冗余资源的绩效影响效应如何,引发战略管理学者的广泛讨论。梳理已有关于冗余资源的作用,大体形成两种解释逻辑:一是稳定逻辑,意指冗余资源通过帮助企业吸收其成长过程中的富余资源,有助于企业基于丰富的资源基础保持稳定的运营,抑或在动荡的环境中仍能够凭借丰富的资源做出内部战略调整;二是适应逻辑,意指冗余所产生的资源缓冲使得企业能够适应内部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战略变革,以资源带来的灵活性增强企业的战略柔性。整合内外部视角的稳定与适应逻辑,彰显出冗余资源对于企业绩效的重要作用。

1 研究假设提出

1.1 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

沉淀性冗余资源因其已被组织特定环节所吸收的“沉淀性”特征,使得过多拥有此类资源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从资源本身的属性来看,沉淀性意味着资源不仅为组织所用,且形成专有化用途,表现为植根于特定领域或环节。当拥有较多的此类资源时,企业在特定领域中资源需求得到满足后的富余资源,因其资源专用性而难以用于其他领域或用以支撑其他价值活动,这就造成资源的闲置且滋生资源保有或储存成本。从行为视角来看,较多地持有沉淀性冗余资源,一方面,企业在创新项目的执行上会丧失规则性与纪律性,这源于管理者认为企业已经具备丰富的资源可随时投入创新项目,因而放松对创新项目的管理与监督;另一方面,还可能造成管理者的过度乐观与过度自信,因此在企业的价值活动或创新项目未能进行严格的预算监督与过程管理,导致对活动效率与创新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持有沉淀性冗余资源的上述成本,因冗余资源不具有多用途,难以被用于其他环节的沉淀特征,限制了资源的价值,特别是,若将已被特定环节吸收的沉淀性冗余资源投入其他环节,还会诱发转换成本,需要管理者投入更多的管理精力与时间。故得出如下

假设:

H1: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因其未被组织吸收的“可转化”特性,使得较多拥有此类资源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从行为理论来看,一方面,管理者会利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抵御来自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冲击,将其作为破坏性技术、颠覆式创新所造成影响的缓冲[1]。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之所以具有缓冲作用,是因为这种资源可随着管理者的需要被用于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做出内部調整的工作环节,为应对破坏性创新而在关键的价值活动中进行资源投入,甚至是在内部的自发式创新中需要投入资源时被及时调用。当环境变化对组织内不同部门、活动间的协调产生严重影响时,任何一个独立的部门、单独的活动都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这就需要可用于多项活动、可转化能力强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另一方面,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还会驱动企业中战略行为的实施,探索并培养实验性项目或创新性活动。当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的实验性项目或创新性活动时,企业若能投入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冗余资源,将赋予企业最大限度地开展实验与创新的自由空间,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2]。更进一步,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还促使管理者从外部搜寻能够支撑其创新项目开展的支持者,这往往表现为企业与外部能够参与企业创新性项目或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建立战略联盟,以支持企业创新活动的实施。这意味着,企业要在联盟中分享资源,这在企业存在资源稀缺性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得出如下假设:

H2: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 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的调节作用

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是指在创业企业作为焦点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中,联盟伙伴为创业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表现为资源在类型上的差异。资源多样性是联盟组合多样性的重要构成,也是其体现交互关联本质属性的关键特征。交互关联属性,意味着不同的联盟之间能够相互支撑,当其表现为资源多样性时,不仅意味着联盟伙伴所提供的资源与焦点企业所需资源的匹配,更意味着不同联盟伙伴资源间的互补,其共同形成对焦点企业的资源支持。

当创业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具有较高的资源多样性时,其拥有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被加强。从资源属性角度来看,具有高资源多样性的联盟组合使得企业有机会从外部获取差异化的资源,提升了企业创造资源协同效应的潜力[3]。而企业真正能够将资源变成能够为组织所用的资源,有赖于企业将多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这就要求企业将自身拥有的资源与外部资源进行匹配,通过资源的互补与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价值。由于企业所具备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有多种用途、用于多个价值环节,因此其可与多种资源匹配形成资源组合[4]。当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高时,企业内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经由与外部多样化资源的匹配,形成多种资源组合的可能性更高,所创造的资源组合价值以不同的方式被释放,成为企业绩效提供的资源基础。得出如下假设:

H3a: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正向调节非沉淀性冗余資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随着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的提高,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影响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被加强。

当创业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具有较高的资源多样性时,其拥有的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提升的负向作用被削弱。尽管冗余资源的沉淀性特征使得焦点企业难以激发此类富余资源在多领域的多用途,但多样化的联盟组合资源可以在组合内实现资源的相互支撑,一定程度上弥补沉淀性冗余资源可转化能力低、难以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局限。从行为视角来看,拥有较多的沉淀性冗余资源会使得管理者在自有资源的掌握上过度自信或过度乐观,因而放松对创新性项目的管理,甚至减弱对有联盟伙伴参与的创新项目的过程监督,在实验性、创新性项目或价值活动上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程序性和规则性。得出如下假设:

H3b: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正向调节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随着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的提高,沉淀性冗余资源影响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被削弱。

1.3 联盟组合功能多样性的调节作用

联盟组合功能多样性是指通过构建不同的下级联盟来实现的多种联盟活动,这种多样性的联盟活动既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绩效。功能多样性是联盟组合多样性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当其表现为功能多样性时,不仅意味着联盟伙伴所提供的联盟类型与焦点企业所需的类型相匹配,更意味着不同联盟伙伴联盟类型间的互补,形成了对焦点企业的功能支持。

当创业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具有较高的功能多样性时,其拥有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被加强。创业企业需要更多的联盟类型应用于企业的发展与实践中,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灵活性强、配置齐全等特征正好满足了创业企业需要更多样化联盟类型的需求,企业应根据多样化的联盟类型,在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企业现有的商业系统扩大规模,提高效率。从行为视角来看,当创业企业构建的联盟组合具有较高的功能多样性时,拥有非沉淀冗余资源,可以更好地对多种类型的联盟进行管理。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协调具有不同价值活动功能的联盟,解决联盟间争端。得出如下假设:

H4a:联盟组合功能多样性正向调节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随着联盟组合功能多样性的提高,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影响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被加强。

当创业企业所构建的联盟组合具有较高的功能多样性时,其拥有的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提升的负向作用被削弱。尽管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特点使得焦点企业难以获得多种类型的联盟,但多样化的联盟组合可以在组合内实现联盟类型的相互补充,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沉淀性冗余资源的局限性。从行为视角来看,拥有较多的沉淀性冗余资源会使得管理者在对其联盟类型的使用上过度依赖或过度集中,导致对项目的创新性趋于单一,减弱了联盟伙伴在对其项目的参与、使用上表现出的水平。得出如下假设:

H4b:联盟组合功能多样性正向调节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即随着联盟组合功能多样性的提高,沉淀性冗余资源影响企业绩效的负向作用被削弱。

2 实证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运用Stata14.0分析软件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向作用,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假设H1和H2成立。沉淀性冗余资源与资源多样性的交互项系数不显著,说明资源多样性在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假设H3a不成立。非沉淀冗余资源与资源多样性的交互项系数显著,说明资源多样性正向调节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假设H3b成立。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功能多样性的交互项系数显著,说明功能多样性正向调节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假设H4a成立。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功能多样性的交互项系数显著,说明功能多样性正向调节非沉淀性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假设H4b成立。

3 研究结论

3.1 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能够调节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但不能调节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绩效作用。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对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绩效作用的调节,说明具有可转化、多用途特征的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能够与联盟组合中联盟伙伴提供的多种类型资源匹配、组合,有利于新资源组合的形成,从而使得外部联盟资源经由企业内部可转化使用的冗余资源而成为“组织可用”的资源,并使之成为绩效提升的资源基础。而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无法调节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绩效作用,说明尽管焦点企业管理者在掌握沉淀性冗余资源的情况下表现出的过度自信及其负面结果,因联盟组合能够提供多样化资源而得到改善,但这里存在管理者应具备管理联盟组合的能力的先决条件。缺少了这种能力,管理者面对多种资源而难以为己所用,即使其因内部冗余资源而带来自信,但也难以实现将外部联盟资源整合为企业内部资源,也就无法减弱保有丰富的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负面作用。 这一研究结论呼应了 Barney 的资源论中关于关键资源属性的论述,其指出组织可用性是资源能够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无法为组织所用的联盟资源。纵使其具有多样性特征,管理者具有利用外部联盟的乐观自信,但焦点企业也难以利用联盟资源创造价值。

3.2 理论贡献

第一,在已有研究尚未形成关于“冗余-绩效”关系的一致性研究结论背景下[5],本研究聚焦通过建立联盟组合来激发冗余价值的创业型企业,着重挖掘了不同类型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丰富了已有研究关于“冗余-绩效”关系的讨论。更进一步,相较已有研究,利用组织理论、代理理论揭示冗余资源的绩效作用[6]。第二,聚焦联盟组合的多样性特质,本研究探讨了联盟组合多样性对“冗余-绩效”关系的边界约束,有助于增强冗余资源绩效作用的理论充裕度。本研究结论有助于呼应已有研究所指出的“冗余资源不足以创造绩效[7],而是需要经由管理行动的作用转变为绩效优势[8]”,而管理行动会受到企业所建立的外部联盟组合的影响。因此,对理论边界的探讨有助于丰富理论关系的内涵。第三,通过对联盟组合多样性进行类型化分析,本研究探讨了在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情境下,具有不同沉淀性特征的冗余资源影响企业绩效的不同作用,有助于回答在何种网络情境下哪种类型冗余资源更可能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这一结论有助于对比和回应先前研究所得出的,不同的企业特征影响下、不同的外部环境情境下“冗余-绩效”关系的差异性结论[9,10]。

参考文献

Vanacker T, Collewaert V, Zahra S A, et al. Slack Resources, Firm Performance, and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Evidence from Privately Held European Firm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7,38(6): 1305-1326.

Nohria N,Gulati R.Is Slack Good or Bad for Innov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6,39(5):1245-1246.

Duysters G, Lokshin B. Determinants of Alliance Portfolio Complexity and its Effect on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Companie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1, 28(4): 570-585.

Wassmer U. Alliance portfolio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0,36(1): 141-171.

Bourgeois L. J. O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1, 6(1): 29-39.

George G.,Slack Resourc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ly Held Firm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4):661-676.

Priem R L, Butler J E. Is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 Useful Perspective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1): 22-40.

Sirmon D G, Hitt M A, Ireland R D. 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 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1): 273-292.

李晓翔,刘春林.冗余资源对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绩效和投资效果的影响[J].财经研究,2012,38(11):134-144.

李晓翔,刘春林.高流动性冗余资源还是低流动性冗余资源:一项关于组织冗余结构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7):94-103.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undant Resources, Diversity of Alliance Portfolio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Business School,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FU Yanyu

Coordinaed Innovation Center for Computable Modeling in Management Science,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XIE Yunya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redundant resources have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ources owned by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needs. The existence of redundant resources can not only help enterprises develop new opportunities, but also may reduc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undant resources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have been controversial all the time. Using data from 2010-2016 in the GEM listed company alliance database as a sampl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different alliance portfolio diversi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undant resource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chanism of redundant resources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alliance portfolio. At the same time, companies should rationally allocate redundant resources to deal with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process of corporate development and strive to improve corporate performance.

Keywords: entrepreneurship; redundant resources; diversity of alliance portfolio; uncertainty; corporate performance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20YJC630169)。

作者简介:付龑钰(1990–),女,汉族,天津人,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创业网络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研究;

谢昀雅(1986–),女,汉族,天津人,天津财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创业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创业企业企业绩效不确定性
中国银行业的未来:不确定性与希望并存
创业培训课程游戏模拟实践模块教学方法实例研究
创业企业阶段性动态管理模式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知识管理导向与企业绩效
浅谈小型创业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分析
创新视角下企业吸收能力、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桩板式挡墙施工风险评估
广义直觉模糊软集的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