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2022-04-06王蓓蓓

幸福家庭 2022年22期
关键词:译林语篇深度

■文/王蓓蓓

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不仅仅满足于对表面文字的理解和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要挖掘语言符号背后的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启智与育人的统一。

深度学习是学生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重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知识的迁移、动机的强化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品味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质疑文本,从评判的立场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再思考,揣摩、推敲文本意思,从而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

一、分析学情,整合阅读内容

(一)以生为本,科学全面分析学情

教师要对学情进行精准、科学、全面的分析,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分析、判断,而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学情,使教学设计变得更为精准。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访谈、提问等方式客观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表现出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也会迥然不同。教师在分析学情时既要关注全体学生,也要尊重差异,从而实现全面化与科学化的统一,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打下基础。

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Food and lifestyle”的“Reading”板块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视频,让学生说说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哪些食物是不健康的,并引入课题内容。教师以学生生活中的食物作为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可以为后面的深度探究打下基础。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向学生呈现“Healthy food is important for me.”“I always have milk and bread for breakfast.”“I need to keep fit.”“I plan to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every day.”等例句,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语言知识点。为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教师可让学生阅读“Mr Shen’s lifestyle”,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Mr Shen的生活方式,并判断哪种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哪种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同时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整合内容,开展深度教学活动

教师要将新旧知识整合,借助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从而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整合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培养迁移能力。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 day out”的“Reading”板块时,教师可以从与学生联系紧密的旅游话题出发,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英语,积极地参与表演。教师为学生创造自主表达、表演的机会,能激活他们的想象思维,使教学内容向课外拓展,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另外,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入中外文化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熏陶,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比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Let’s celebrate!”的“Reading”板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有关万圣节的历史、由来、庆祝方式等内容,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中秋节和万圣节的异同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

二、确定目标,关注能力进阶

(一)整合内容,确立单元教学目标

深度学习旨在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这并非单一的课时就能实现的。教师要围绕主题内容进行深度教学,建立各语篇之间的关联,让它们共同为单元主题服务。深度学习设计不同于单篇课时的设计,教师要建立单元内各课时的联系,确定贯穿单元教学的主线,以促进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整体把握,提升学生的阅 读素养。

(二)维度全面,目标设计层级突出

教师要建立单个课时与单元教学之间的关联,只有达成单个的课时目标,才能实现单元目标。教师在设计时要从“全维度”的视角去设计课时目标,既要注重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操练,还要关注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一些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从全维度的视角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技能、渗透方法、培养高阶思维,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真正爱上英语阅读。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School life”的“Reading”板块时,教师可以设计多维度的目标,其中知识目标为“掌握mixed、French、foreign、language、during、discuss等词汇”;能力目标为“了解来自英美国家Nancy、John的校园生活;通过学习,能正确描述学校的活动”;情感目标为“初步了解英国和美国校园生活的不同,开阔眼界,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生活”。

课时目标的设计不仅要关注低阶思维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要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结合起来。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强调问题解决与高阶思维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教师要建立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发展的关联,采用“层级突出”的原则,通过逐步的引导,帮助学生体验情感、积淀文化。比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Growing up”的 “Reading”板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本,提出一些有关文本内容的问题,比如“When and where was Spud Webb born? What was his big dream? What did Spud Webb prove?”。在第二课时,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do you learn from Spud Webb?”通过思考,有学生说“We should be confident.”,有学生说“We should study hard.”,还有学生说“We should never give up.”。教师通过实现一个个具体可行的课时目标,从而达成单元整 体目标。

三、设计活动,引导深度参与

(一)创设情境,引发内在学习动机

深度学习强调情感的投入、动机的激发,教师要借助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获得深度的学习体验。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的语言、媒体呈现、实物展示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调动他们的探索兴趣,促进其深度学习的顺利开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巧妙的问题、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发他们的思考。在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读后续写等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Let’s play sports!”的“Reading”板块时,教师可以通过简笔画的方式呈现图片,引导学生认知有关的运动词汇,顺利地导入课题。教师要为学生留有对话的空间,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运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小记者去采访同伴,提出“What sport do you like?”“Who is your favourite player?”“Where does she/he come from?”等问题,让学生说出最喜欢的运动与运动员,促进学生对所学词汇、句型的回顾。在阅读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员,并在语境中引导学生学习新的词汇,为新知的引入做好准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要内容快速阅读,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促进他们对篇章结构的掌握。在阅读后,教师要让学生总结篇章结构,梳理运动员的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运动员身上的优 秀品质。

(二)层级分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不再困囿于学生对语篇表层内容的理解,而是通过反复品读去理解语篇的深层价值,帮助学生完善认知体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通过层级性的任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教师要以问题引领学生研读语篇,让学生与语篇对话、与作者对话,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 it yourself”的“Reading”板块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Is Andrew good at doing DIY? Why?”,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语篇,并借助问题使学生聚焦语篇的核心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段精读,与语篇对话,提取其中的细节信息,然后通读语篇,梳理文章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Andrew的性格进行讨论、交流,探讨“What do you think of Andrew? Why?”“If you were Andrew, how would you do these DIY jobs?”“If you have a friend like Andrew, What would you do?”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Andrew,帮助他们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把握原则,增强阅读教学效果

英语阅读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阅读教学效果。活动要具有启发性,与任务有一定的关联,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要具有发展性,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有挑战性的活动,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教师要把握有度,过易或过难的设计都不利于活动的推进,难以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教师还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原则,以教助学,让学生突破学习的障碍,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深度评价,形成学习环路

学习评价是学习成果的反馈,是改进教、学的有效路径。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教师评价,还应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活动体验、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其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既可以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针对小组、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也不局限于成绩,还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合作过程等进行评价。其次,教师要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再次,教师要优化评价工具,将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结合,其中量性评价主要指纸笔测验,而质性评价则包括课堂观察、调查问卷、课后访谈和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投入情况、能力发展等,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进而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总之,深度学习以发展高阶思维为核心、以提高解决能力为重点,能改变学生兴趣匮乏、动机不强、投入不足、认知欠佳的状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能够让学生触及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译林语篇深度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译林》创刊四十周年庆
再续“趣”缘——以译林五下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例谈CSS教学范式
过刊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