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市园林蛀干害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2022-04-06王万磊

农业与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蠹蛾天牛天敌

王万磊

(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山东 潍坊 261031)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苗木的外调内运越来越方便,受苗木检疫重视不够等因素影响,一些蛀干害虫传入潍坊市,对园林植物健康生长造成重大威胁。本文对潍坊市城区园林主要蛀干害虫种类及危害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1 蛀干害虫危害特点及危害严重的原因

1.1 蛀干害虫危害特点

钻蛀性害虫按照类别可分为蛀干、蛀叶、蛀花、蛀果、蛀种等,其中蛀干害虫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植物的韧皮部和木质部,阻碍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传递,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树势衰弱,具有危害隐蔽、虫口稳定、防治难度高等特点。

1.2 危害严重的原因

1.2.1 植物配置不合理

植物之间、植物与害虫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植物的配置对害虫的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绿地建设中,多样的植物配置方式,复杂的植物群落,都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害虫的控制。而大面积栽植单一树种、片植蛀干害虫偏嗜植物等配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蛀干害虫的发生。如槭树、榆树、柳树、枫树、七叶树为光肩星天牛偏嗜树种,成片栽植或选择其作为行道树,光肩星天牛的发生就会严重。

1.2.2 养护管理不到位

在城市绿地中,园林植物面临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空气污染、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结等外界环境的影响长期存在,高温、极寒、长期干旱等极端环境因子相比以往更加多发、易发,导致园林植物易出现长势不良。部分绿地建设时,采用密植的方式,导致植物生长缺乏空间,造成树势衰弱。多数蛀干害虫为“次期性害虫”,主要为害新栽植、树势衰弱或濒临死亡的树木[1]。养护管理不到位,死树、枯枝及受害严重的虫源木清理不及时,也加重了蛀干害虫的危害。

1.2.3 监测预报不完善

蛀干害虫生活史中,除成虫的活动、取食、交配等行为在树外进行,卵、幼虫、蛹均在树体内,不易被发现。且蛀干害虫的危害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种类的蛀干害虫危害部位、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差别大,监测预报难度大。受上述因素影响,蛀干害虫监测预报工作往往不到位,给下一步的防治工作带来了难题。

1.2.4 防治措施不到位

部分地方对蛀干害虫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栽培管理等措施因见效慢、防治成本高等原因,采用较少。蛀干害虫幼虫生活在植物体内,常规药剂难以直接作用于虫体,且部分蛀干害虫危害部位高,防治难度大。如,小线角木蠹蛾往往在主干分枝点附近危害,危害部位位于3m以上的主干或大枝,人工防治难度高。

1.2.5 天敌控制作用有限

在园林生态系统中,蛀干害虫天敌数量相对较少,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有限。蛀干害虫天敌有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2大类,捕食性天敌主要有啄木鸟、郭公虫等,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肿腿蜂、花绒寄甲、蒲螨等。

2 潍坊市园林蛀干害虫种类及危害

2.1 主要蛀干害虫种类

经调查,潍坊市园林主要蛀干害虫有5科13种,主要有天牛科的光肩星天牛、星天牛、双条杉天牛、锈色粒肩天牛、桃红颈天牛、桑天牛、松褐天牛、云斑天牛、双斑锦天牛;吉丁科的白蜡窄吉丁;象甲科的臭椿沟眶象;小蠹科的柏肤小蠹;木蠹蛾科的小线角木蠹蛾。

2.2 主要蛀干害虫危害现状

蛀干害虫中,以天牛科种类最多,危害寄主植物范围最广,危害也最重。天牛科中,危害严重的有光肩星天牛、星天牛和双条杉天牛。象甲科中,臭椿沟眶象危害虽重,但臭椿和千头椿发生较少,总体影响较小。木蠹蛾科的小线角木蠹蛾,可危害法桐、白蜡、国槐、栾树、樱花、海棠、银杏等几十种园林植物,且法桐、白蜡、国槐、栾树、银杏等在潍坊市常被配置为行道树,因此城区内小线角木蠹蛾危害较为严重。从受害树种来看,杨树、柳树、法桐、白蜡、海棠等树木,发生的蛀干害虫种类多,危害也更为严重,尤其是白蜡可受到天牛、吉丁虫、木蠹蛾等多种害虫危害,危害最为严重。主要蛀干害虫科属、拉丁学名、寄主、危害部位、危害程度见表1。

表1 潍坊市园林主要蛀干害虫种类及危害情况

3 防治对策

3.1 加强苗木检疫

蛀干害虫生活史中,大部分时间在植物体内生活,非常隐蔽,因此蛀干害虫易随苗木调运及引种行为,跨区域传播。双条杉天牛就是随桧柏类苗木调运,由南方苗圃传入潍坊。加强苗木检疫,可以有效阻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苗木调运等人为活动传入目标地。要提高对苗木检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实行苗木检疫准入制度。加强对外省市调入绿化苗木的复检,杜绝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本地苗木调出区外,也需出具产地检验合格证,从源头上减少检疫性有害生物跨地区传播的风险。

3.2 加强监测预报

蛀干害虫危害隐蔽,多数树木表现出危害症状时,往往已遭受严重危害,树势衰弱,观赏价值降低。因此,在蛀干害虫侵入初期发现蛀干害虫危害,并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手段,是防治蛀干害虫的关键[2]。蛀干害虫生活习性及危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实施蛀干害虫监测预报制度,建立蛀干害虫监测预报体系,对及早发现蛀干害虫的危害,并针对性地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意义重大。

应科学合理设置监测点,对不同蛀干害虫制定不同的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度。如,对小线角木蠹蛾可用黑光灯和木蠹蛾性诱捕器来监测;对双条杉天牛可用柏木诱木法监测;对白蜡窄吉丁可用绿板监测。

3.3 合理植物配置

坚持适地适树,加强对乡土树种的利用,合理植物配置,增加植物多样性,营造多元复合植物群落,提高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绿地建设时,减少杨树、柳树、白蜡等蛀干害虫偏嗜树种大规模配置,重视树木抗虫品种的选育,减少大面积栽植单一树种,倡导树种混合配置,减少蛀干害虫的发生。在植物配置设计和栽植中可充分利用化感作用有利的一面,种植适合的植物,建立生物间的合作共存和互利互惠机制,对蛀干害虫及其它病虫害发生产生抑制作用[3]。如,苦楝能挥发对天牛有一定拒食作用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配置在黄山栾树、白蜡等树木中,可减少部分天牛的危害。

3.4 加强栽培管理

针对蛀干害虫易侵害衰弱树木的特性,加强植物栽培管理,提高植物长势和抗病虫能力,可减轻蛀干害虫的危害。及时清理绿地中枯枝落叶,可减少象甲等害虫的繁衍栖息之地。及时伐除绿地中风折木、枯死树及失去景观价值的濒死树,削弱对蛀干害虫的诱集作用。对树势衰弱的树木,要加强养护管理,及时采取复壮措施,恢复植物长势;结合绿地提升改造,对部分蛀干害虫易感树种进行更换,减少害虫侵害。

3.5 实施物理防治

3.5.1 人工捕杀

部分天牛飞翔、扩散能力不强,可利用天牛成虫在白天取食、扩散的习性,在羽化期人工捕杀天牛成虫。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成虫具有假死性,树木受到振动后,易受惊坠地,可进行人工捕捉。在蛀干害虫幼虫危害期,借助铁丝、钩子等工具,勾杀幼虫。桑天牛、星天牛、光肩星天牛等成虫多在6月中旬—7月中旬产卵,可人工查找天牛产卵刻槽,利用石块、铁锤等击打产卵刻槽上方,击杀虫卵或初孵幼虫。在成虫产卵期,对白蜡、槭树、国槐等天牛偏嗜树种主干涂白,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牛、木蠹蛾成虫的产卵选择,保护树体。

3.5.2 诱杀害虫

利用鳞翅目成虫对特定光谱紫外线的趋性,用黑光灯诱杀木蠹蛾成虫。小线角木蠹蛾诱捕器内放置性信息素引诱剂,可诱捕雄成虫,降低种群中雄成虫数量,进而影响雌成虫正常的交配产卵。利用柏肤小蠹、双条杉天牛等对桧柏类植物的趋性,产卵期人工设置柏木段,引诱成虫产卵,收集后集中销毁。天牛产卵期,在林地中设置天牛高感树种木段,可诱集天牛产卵,卵期结束后集中烧毁。利用吉丁虫成虫对绿色的趋性,可在白蜡树中悬挂绿色粘虫板诱杀。

3.6 化学防治

3.6.1 根部施药

根部施药是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依靠植物蒸腾拉力将药剂有效成分传递到作用部位,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灌根法作用期长,防治无死角,可兼治其它刺吸及食叶害虫。实践中可用22%噻虫嗪·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5%吡虫啉乳油灌根防治小线角木蠹蛾幼虫、天牛虫卵及低龄幼虫。

3.6.2 药剂注射

药剂注射相对于根部施药,具有环境污染小、用药量少、安全性强等特点。采用新型高压注射器,在树干打孔注射具有较强内吸性、渗透性及熏蒸作用的药剂,可有效防治天牛幼虫危害。药剂可用10%吡虫啉加啶虫脒、10%甲维·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噻虫啉可溶液剂等。在进行药剂注射时,可加入适量的有机硅等渗透剂,提高防治效果。

蛀干害虫幼虫危害期,加强对高感树木的检查,在新鲜蛀孔处,用注射器注射80%敌敌畏、40%乐果乳油。以硅藻土、增稠剂、保湿剂为原料等配成SGY原膏,将SGY原膏与40%氧化乐果、1.2%烟碱·苦参碱配成SGY药膏,用膏枪灌注在新鲜蛀孔中,具有良好的防效[4]。

3.6.3 插入毒签

清理排粪孔,塞入磷化铝片剂或磷化锌毒签,并用粘泥堵死其它排粪孔。

3.6.4 树干喷雾

树干喷雾操作简便,击杀速度快,人工成本少,是防治蛀干害虫的重要手段。5—6月,天牛成虫羽化前,可在易感树木主干及侧枝喷洒8%绿色威雷或2.5%溴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微胶囊持效期长,外出活动、觅食的天牛成虫踩中后,会释放出原药杀死害虫。

蛀干害虫幼虫危害期,尤其是低龄幼虫期,联合施用噻嗪酮·毒死蜱和树木穿透剂,进行树干喷雾,可有效防治天牛、吉丁虫、木蠹蛾等钻蛀性害虫的危害。

3.7 生物防治

3.7.1 保护捕食性天敌

啄木鸟是天牛重要的捕食性天敌,1只啄木鸟平均每天可以啄食23头天牛幼虫。城市公园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可人工设置招引木、人工鸟巢等措施招引大斑啄木鸟,提高对蛀干害虫的控制。郭公虫成虫可以捕食柏肤小蠹,控制其种群数量。

3.7.2 释放寄生性天敌

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川硬皮肿腿蜂是蛀干害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生产。人工释放花绒寄甲和肿腿蜂可对天牛、吉丁虫等多种蛀干害虫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5,6]。在北方尤其是高纬度地区,释放花绒寄甲前,可对其室内人工繁育种群进行快速冷驯化处理,并于释放前在当地寄主树上人为制造一些适合花绒寄甲生存的隐蔽性的孔洞、凹槽等,提高花绒寄甲的越冬能力及其生物防治效果[7]。

3.7.3 应用生物农药

在蛀干害虫幼虫发生严重时,向排粪孔内注射白僵菌、斯氏线虫液、芫青夜蛾线虫液等生物制剂,用粘泥封堵虫口。此外,在公园中利用无纺布菌条(白僵菌、绿僵菌等)防治天牛,在实践中应用广泛。

4 结语

蛀干害虫是危害城市园林植物最为严重的一类害虫,其幼虫蛀食韧皮部或木质部,对树体造成重大损伤。在城市园林生态系统中,对蛀干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合理植物配置,提高植物长势。对城市公园及道路附属绿地蛀干害虫的防治应区别对待,城市公园中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道路附属绿地中,以化学防治为主,综合采用其它措施,优先选用高压注射、树干喷雾等对环境友好的施药方式,提高控制效果。

猜你喜欢

蠹蛾天牛天敌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天牛到底有多牛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斜纹拟木蠹蛾在广州发生的生物学特征
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barana的研究现状*
黑黄花天牛
沙棘木蠹蛾成灾原因及控制措施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三种木蠹蛾越冬幼虫的过冷却能力差异比较
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