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廉吏徐士林的风范

2022-04-06冯珅珅

党员文摘 2022年4期
关键词:士林赠人文登

冯珅珅

清代京师贤良祠是朝廷祭祀王公重臣的专祠,清代官员以巡抚身份入贤良祠的,徐士林是第一人。徐士林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有名的廉吏,被乾隆誉为“一代之完人”、“千秋之茂典”。

徐士林(1684—1741年),生于山东文登(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一户贫寒农家,自幼奋志励学,29岁取得“进士及第”称号,获授内阁中书,为乾隆讲课。雍正五年(1727年),徐士林出任安庆知府,后升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巡抚等职。他深知百姓疾苦,入仕为官后,始终廉洁自律,生活俭朴、反对奢靡。《文登县志》记载,徐士林“立身端方,历宦途不为干谒。其任京师,非公务未遂与公卿接比;为道府与督蕃臬交,未尝一馈送,其守身之严谨可知也”。

徐士林清廉自持,倡导节俭。他上任时,总是主仆三人,行李一肩。徐士林沿途熟悉民风,了解民情,把官吏的廉贪、年景的丰歉、灾情的轻重、百姓的苦乐记录在案,及时上奏朝廷。到任后,立即布衣私访,处理积压案件。当时江南地区县令每年都要向上级交纳“节礼”,用来弥补财政亏空。为交纳“节礼”,县令只能向民众勒索摊派。而上面接受“节礼”既不做账,也不开收条,为贪赃提供了方便。徐士林认为这是一项弊政,必须革除。于是,他不畏权贵,力排众议,免除了上交“节礼”的旧俗,刹住了贪污腐败之风,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

担任江苏布政使时,徐士林一再发布文告,力戒奢侈浪费陋习,提倡勤俭节约之风。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衣不求华,食不厌蔬。他在沧浪亭设“五簋脱粟宴”,用以萝卜白菜为主料的“四菜一汤”,宴请同僚、下属和乡绅。这种招待既不铺张,又不失于礼数,被称为“徐公宴”,从此江南开始盛行节俭之风。

一般来说,地方官对进京述职十分看重,都会想方设法献上奇珍异宝取悦上司。徐士林每年有很多机会可以进京,但每次都两手空空。有一次,他终于备了一份新年贺礼给乾隆,这份贺礼竟是他的读书心得,名为《二典三谟要义》。乾隆看罷,用朱笔写道:“语不云乎,‘赠人以物,不如赠人以言也’。”徐士林对这条御批特别珍爱,遇到阿谀行贿之徒,他便拿出这条御批驳回。后来,徐士林将这道御批传给了做知县的儿子徐朝亮,徐朝亮也效仿父亲用其拒绝礼品。

徐士林为勉励自己、警醒属下,在安庆谯楼亲题楹联:“供长生位,刊德政碑,莫非世俗虚文,试问哪件事轰轰烈烈,堪配龙山皖水;贴盟誓联,挂回避牌,都是官场假象,只要这点心干干净净,无愧白日青天。”对仗工整、掷地有声的58字长联,展示了他为官清正的风范。

徐士林还精于断案,史书称他“治狱如神”。徐士林断案态度审慎,明察详审,重调查、重证据,在任知府、按察使、巡抚期间,判明了很多疑案大案,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活人无数,而又无一幸免者”。徐士林把一生审理案件的记录整理为72则,装订成册。这批文献现保存在文登区图书馆内,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司法历史资料。

徐士林为政极为勤勉,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公事上,处理公务常常达到忘我的程度。他每次吃饭只顾着快点吃完,好接着处理事务,有时就连吃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安庆市志》记载,徐士林曾因听讼耽误用餐,家人送来粽子,他边判边吃,笔和筷子交互使用,误将朱砂当作红糖,弄得胡须、双唇尽为红色。

乾隆六年(1741年)六月,徐士林病重。他想到自己为官多年只忙于公务,却没能好好侍奉母亲,心中愧疚不已,于是告假返乡探母,行至淮安不幸病逝。闻讯后,苏州百姓自发穿上孝服,为其送行。乾隆破例将徐士林这个地方官祀于京师贤良祠,并将自己这位老师誉为“忠孝性成”的一代楷模。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士林赠人文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赴文登,静享“陌上花开”
文登西洋参“红”了!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文登:给我三天,还你千年
起士林百年老店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