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共产党人不怕批评

2022-04-06梅兴无

党员文摘 2022年4期
关键词:明报核子论战

梅兴无

《陈毅元帅像》黑白木刻/王炜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号称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的一句名言提出了批评。陈毅闻知后,以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对金庸的批评采取了豁达宽容的态度。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中国原子能工业及国防工业的协议,撤走全部在华专家,终止原定一切设备材料的供应,使如火如荼发展的中国原子能工业陷于停滞。

然而,拥有原子弹是中国国家安全和民族自尊的迫切需要,是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效途径。1963年10月,陈毅在会见日本记者时,说了一番个性鲜明的话:“‘帝、修、反’有原子弹、核子弹,了不起吗?他们如此欺侮我们,他们笑我们穷,造不起。中国人就是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

“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只不过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表明和宣示了一种决心和意志。但这句话传到香港后,受到金庸尖锐的批评。他在其主办的《明报》上发表社评《要裤子不要核子》,针锋相对地写道:

这句话在我们听来,实在是不胜愤慨。一个政府把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将人民的生活放在第二位,老实说,那绝不是好政府。我们只希望,这只是陈毅一时愤激之言,未必是中共的政策。

不知陈毅是否了解,一个人民没有裤子穿的国家即使勉强制造了一两枚原子弹出来,这个国家也是决计不会强盛的,而这个政府是一定不会稳固的。中共制造原子弹,不知是什么用处?能去轰炸美国吗?能去轰炸苏联吗?

当英法联军攻打苏伊士运河时(英法想继续控制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而展开的一次军事行动),英国早已拥有核子武器,但苏联一声恫吓,说要以飞弹轰炸伦敦,英国只好乖乖地收兵。中国再努力十年,也决计赶不上英国在攻打苏伊士运河时的核子成就,请问几枚袖珍原子弹,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明报》的这篇社评一出,立即在香港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商报》《晶报》五大报社迅即作出反应,展开了对《明报》的批判,称之“造谣生事”、“亲英崇美”、“背叛民族”、“大发其污蔑祖国的妖论”等。

金庸当时还不到40岁,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对于香港五家报纸的批驳,他自然不服,立即组织了反击。于是,有名的“核子与裤子”的论战彻底引爆了。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笔墨之战。战至正酣时,金庸曾不惜拿出《明报》一天的整个版面进行回应。

在论战过程中,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于是,双方又围绕中国原子弹的爆炸展开激烈的论辩,论战再次升级。

论战的“战火”从1963年10月一直“烧”到1964年底。正当金庸打算死磕到底的时候,五家报纸突然间沉默了。是谁摁下了“停止键”呢?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人竟然是金庸批评的对象陈毅。

陈毅是通过内参知道发生在香港的这场论战的。陈毅在同负责港澳事务的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廖承志以及驻港机构有关负责人谈及此事时,诙谐地说:“那个查先生(金庸本名查良镛)向我这个吵架出名的外交部部长叫战了!”

驻港机构有关人员连忙向陈毅汇报,说香港爱国报纸都大赞“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这句话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陈毅摇摇头说:“我的话只得到你们报纸捧场,未必对呀!事实上,我现在的观点跟你们的观点也未必完全一致!”

陈毅首先表明,中国坚持制造原子弹的立场是正确的,是被逼的。因为赫鲁晓夫和美国都看中国笑话,认为中国很穷,科学又不发达,怎么搞得出来原子弹。“搞个鸡蛋来看看吧!”他们这样嘲笑中国。现在我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能够叫他们清醒清醒,瞧不起我们中国人、欺侮我们中国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復返了!

接着,陈毅话锋一转,说自己作为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讲“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弹”的话,确实有点片面性和绝对化,因为老百姓穿裤子也是重要的事。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有什么民族尊严?国家的安全又有什么保障?再说,有了核子,没有裤子,又怎么打仗啊?不过,查先生说“不要核子”也有片面性,也是绝对化。“我同查先生的话合起来就全面了。今后,我们要努力做到既有裤子,又有核子!我说裤子,当然是个比喻,就是要做到中国人丰衣足食,手上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核子弹。”陈毅将“既有核子,又有裤子”修正为“既有裤子,又有核子”,表明他对金庸表达的民生优先理念是认同的。

陈毅继而坦言,听批评、反对的意见,总是不好受的。但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有听得进逆耳之言的雅量,对待批评要学“禹闻善言则拜”。他告诫在座同志:“毛主席说过,我们要正确对待批评,所以我们欢迎任何人来批评我们,指正我们。共产党人不怕批评,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接受。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陈毅说:“只要不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只要他骂得有道理,都当他是挚友、诤友。查先生说,要中国人有裤子穿,那他还是爱中国人嘛。”有了陈毅这番大度的表态,一场论战就此画上了句号。

当金庸得知陈毅的话后,对陈毅这位豪爽、坦诚的元帅敬佩有加。

后来,金庸多次发文称赞陈毅“性格豪爽,心直口快”,二人虽然没能相见,但也就此成为互相钦佩的神交好友。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明报核子论战
觉醒年代的一次公开论战
核子密度计在聚乙烯聚合流化床反应器的应用
核子远征记
怀念金庸
曹刿论战
“吸盘3”号挖泥船核子密度计改进设计
传奇
中间位置的求索与香港《明报》的崛起(1960—1970)
《〈曹刿论战〉句读解惑》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