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研究刍议

2022-04-04季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3期
关键词:展览联合体博物馆

季晨

摘 要:随着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区域形成了博物馆群落,它们之间既是邻居,也是竞争对手。以博物馆展览为抓手建设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是凝聚区域文博势力,打造更高水平文化产品,提高各馆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的概念、构建方式、特性及功能是该类研究的先期基础研究,之后还需开展实践研究及理论深化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联合体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3.033

0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有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其内涵就是要讓文物在馆内“活起来”,在馆间“活起来”,在人民生活中“活起来”。区域博物馆群展览联合体的建设就是要打破文物及相关资源在各馆之间有序流动的壁垒,让联合体内的博物馆可以向社会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展览,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1 博物馆自身发展孕育出区域展览联合体

现代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收藏、研究、教育机构,也是一个有更广泛意义的、为大众和社会服务的文化教育、娱乐休闲场所。不断发展的博物馆事业促使展览联合体的出现,一方面是博物馆总体数量的增长和区域博物馆群落的出现;另一方面是个体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在事业发展方面出现的瓶颈。

1.1 中国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加上未注册的博物馆,总数有万余家。

博物馆一直是城市的代名词,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中国绝大多数博物馆都分布在城市地域,更集中在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区域。正因如此,在许多博物馆事业发展较好的城市会出现博物馆集群现象。

例如,美国华盛顿DC国家广场的史密森尼(Smithsonian Institution)博物馆群,日本东京都上野恩赐公园博物馆群,中国的杭州环西湖博物馆群、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①等。此外,像北京、上海等大都市虽未使用特定的名称来称呼他们城市中心的博物馆群落,但实际上这些大都市的文化中心区域都有密集分布的博物馆群落。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以及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区域展览联合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1.2 区域博物馆的发展需求

自2008年以来,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四轮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2020年12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公告,公布了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在这次评估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1224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22.1%。其中一级博物馆仅为204家。②仅凭自身条件就能有丰富资源发展的博物馆毕竟是少数,国内数千家博物馆更多是中小型博物馆,其藏品、人才、资金等资源都不是很丰富。

当前,社会对博物馆展览的需求空前增长,少数水平一流的大型博物馆因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在展览推出的竞争上处于绝对优势。而绝大多数中小博物馆,囿于馆内资源的匮乏,不得不向外寻求合作。

城市中的博物馆是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但是每个独立存在的博物馆总囿于各种因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倘若诸多各具特色和禀赋的博物馆能进行资源互补和配置优化,构建成一个联合体,发挥集群作用,则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职能,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博物馆的发展,其主要体现就是展览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在特定条件下以展览活动为切入点也是一种抱团竞争的模式,既可以共享有限的文物资源,又可以促进专业人员的交流合作;既扩增了展览的效益,又为博物馆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走联合之路,合作开发新展览是大势所趋,如何统筹协调地区馆际间的合作展览等业务,博物馆区域展览联合体应运而生。

2 区域展览联合体的概念与构建

要发展建设好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就必须先研究和界定其内涵与外延,探索其构建的途径与方式。

2.1 展览联合体的定义

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是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由域内多家博物馆及与博物馆业务开展相关联的机构,基于博物馆展览的设计、制作、开放及其他与展览相关的业务,为实现联合体内部各成员单位主要业务水平提升,提高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而建立的一种长期的、持续的、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组成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中又可分为主导性主体和参与性主体,比如各成员博物馆和地方政府就是主导性主体,而一些展览设计制作公司等则是参与性主体。

2.2 联合体构建类型

展览联合体的构建可以有多种形式,以构建取向来看,常见有3种可能的形式。

2.2.1 以促成单个重要展览为取向的一次性合作

多个中小博物馆为实现超过自身能力范围的特定目标展览,而自愿临时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展览举办过程中人、财、物、展览形式和展览成果的约定组建的展览联合体。一旦所办展览活动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要,则联合行为就此终止,联合体自动解散。

2.2.2 以自身在行业发展中的需要为取向的长期合作

展览联合体形成之初就是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文化市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和行业创新迫使各博物馆主体不得不与外界沟通交流。通过联合体的构建来保持联合体内成员在全行业的竞争优势是主要取向。另外联合体内各主体能动性的不同发挥也将在内部形成不稳定因素,各主体单位为保持自身竞争优势必然需要不断进步。

2.2.3 以迎合政府相关政策为取向的合作

博物馆作为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机构,对政府各类文化政策依赖性较高。当政府有意愿对一定范围内文博资源进行整合,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时,域内各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大多会做出相应反应,无论是出于行政力量,还是利益吸引。gzslib202204051802

另外,展览的产出与扩散同样重要,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新的展览可以获得更多曝光的机会,更大的展览平台,产生更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政府以强大的行政力量对文博展览活动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管理,由政府制定权威性和创新性的任务,并由政府对博物馆展览的举办提供政策支持和部分资金支持。在国内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同步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政府为导向的博物馆展览联合体行为更容易获得成功。

3 区域博物馆联合体的特性

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的存在使以争夺域内游客资源为基础的竞争方式转变为合作竞争方式。该联合体一般具备如下基本特性。

3.1 观众导向性

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构建的根本目的是更多地吸引前来参观的潜在观众,以及更好地满足观众对博物馆文化产品的需求。其主要手段则是通过办展需要的策划资源、展藏品资源、设计制作资源、场馆空间资源、宣传教育资源在联合体内的流动共享。观众对以展览为中心的博物馆文化产品的更高需求与联合体内相关资源的不均衡、不充足是促成联合体形成的根本动力。

3.2 组织松散性与主体广泛多样性

区域展览联合体是建立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各成员单位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且建设主体大多不同,有国有博物馆也有非国有博物馆,其中国有博物馆的上级主管单位也有所不同。众多因素造成参与联合体的成员间一般不存在隶属关系,仅受到一些协议和政策的约束,在一定时间和业务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这也造成区域展览联合体中主体成员的多样性与松散性并存。

3.3 地位的平等性

区域展览联合体是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以博物馆展览为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等为目的,在相互信任且相互独立的基础上通过事先的协议结合起来的一种合作模式。联合体内部各成员不属于隶属关系,也非交易关系。各成员单位保持独立运营,通过协商来确定各自在联合体中的权利和义务。

3.4 合作与竞争的共存性

区域展览联合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在基于协定的合作范围内属于合作关系,除合作事项外表现为竞争关系。合作方面,在以博物馆展览业务为中心,包括但不局限于展览策划、展藏品借用、展览设计实施、场馆空间利用、宣传教育等方面,各成员单位针对具体事项开展相关合作。通过合作成员单位可以提升自身及区域博物馆群体的展陈质量,提供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观众前来参观。竞争方面,尤其体现在对域内游客资源的争夺上,除此之外还有在各种评价体系内的竞争。联合体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共存的,竞争中需要合作,合作中也存在竞争,二者并行不悖。

3.5 管理的复杂性

不可否认区域展览联合体具有非常大的合作优势,但是各成员单位本身也是利益的独立体,难以避免会产生利益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这些矛盾冲突,就会影响联合体的整体利益,从而导致联合体的解体。加之联合体主体成员的广泛性,因此联合体的管理关键就是协调联合体间的关系。

4 发展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的前景

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的發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成果归属问题、小馆“搭便车”问题、过度博弈问题等。但是,区域展览联合体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战略关系相比于完全合作和完全竞争更有优势,各成员单位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具体优点包括:

4.1 节约成本

博物馆展览的策划、设计、实施及评估既有直接的资金、专技人员、藏品资源、时间等投入,又有很多间接产生的交易费用等。博物馆独立举办展览可以节省很多交易成本,但是直接投入的成本很多,且难度较大,对于域内小型博物馆或非国有博物馆更是如此。选择直接购买展览虽自身投入少了,但会产生很高的交易成本。而展览联合体刚好可以在独立举办展览和引进购买展览两方面都节省不少成本。

在引进购买展览方面,若自域外购买展览由于联合体成员较多,可协商团购,获得更高的议价能力;若自联合体内购买展览,因有合作关系,可以以极低的价格,甚至是成本价获得展览。在举办展览方面,举办单位也可无偿或以极低的成本利用联合体成员单位的各类资源。当联合体高效运行时,可以有效避免各成员单位在展览举办方面的重复投入,从而可以有效地节约各单位的成本。

4.2 迅速获得战略优势

提供展览是博物馆对外的主要业务,在博物馆内部,多个部门的业务开展与展览密切相关,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展览联合体的成立可以推动各成员单位展览数量的增多,提高展览推陈出新的频率以及扩大展览影响力的范围。对于后进的博物馆来说,展览举办常受到自身资金、藏品、人才、场地、设备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此前提下,展览联合体能够整合域内文博资源,对后进的博物馆来说具有战略意义。

4.3 实现资源互补和打造博物馆核心能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群众对博物馆展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地方文化遗产的碎片化以及各馆展览资源的局限性,当单个博物馆以现有资源条件不能独立完成相应展览活动举办时,与其他馆及相关机构联合就成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在联合体的运行过程中,各博物馆间的资源会形成互补效应,某些大型的展览项目也可以通过联合体进行开发使得个体成员单位不需要将过多资源放在弥补短板上,可以集中力量发展核心特色方面。

4.4 分散风险

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文化产品更迭的周期不断缩短,展览的内容深度、制作难度、投资额度等方面都在加大。另一方面,博物馆遇到投入比较大且时效性比较强的展览机遇时,单个博物馆进行新展览的开发制作,不仅投入高,而且很容易错过时效期,失败率也高。通过联合体进行展览的开发制作,不仅可以提高成功率,也可以分摊成本,即使展览收效不理想,也可以降低单个企业的损失。

4.5 提升博物馆专业技能

展览联合体加强了博物馆间展览领域的业务合作,不仅拓宽了博物馆的展示平台,也给域内文博从业者构建了交流学习的渠道,在业务的开展、相互的交流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5 结语

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是在松散的博物馆群落到紧密联系的博物馆联盟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但这种形态有其独特的实效性,是一种务实且高效的联合方式。本文对区域博物馆展览联合体的研究处于基础阶段,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案例研究和理论深化研究。

注释

①张蕊.城市博物馆群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展览联合体博物馆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设计牵头的紧密联合体摸下的合同管理
博物馆
跨地区经济联合体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怎样确定?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