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合水引、蟹黄玉柱、无肠公子……猜猜这些古代热门食物是什么

2022-04-04张希奥

意林·少年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蟹黄包子茄子

张希奥

在古代,即便是最普通的面条、馒头,也有着别致的雅称。比如百合水引、蟹黄玉柱、无肠公子,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吗?

水引——面条

古人称面条为“水引”。北魏著作《齐民要术》曾记录“水引”的做法:先将面团揉搓成筷子粗细,一尺长,浸入水中,再搓成韭叶那么薄下锅煮沸。唐代徐坚《初学记》引晋人范汪《祠制》称:“夏荐下乳饼臛,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可见古时水引是冬日限定美食。

到了宋朝,水引逐渐变得更细更长,呈长条状。也正是宋朝时,“面条”一词才逐渐普及,面食种类大增,有鸡丝面、三鲜面、盐煎面、百合面、百花棋子面、水滑面……

玉柱——馒头包子

唐朝以后,“馒头”常被称作“玉柱”。《汇苑详注》中记载:“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

而“包子”这个称呼大约是在宋朝以后才流行开的,不过包子与馒头相互混称,不做具体划分。至于包子品类,花样繁多。《梦粱录》中记有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笋肉包儿、蟹肉包儿等。

不过,馒头包子均是俗称,走进古代酒肆,最“上流”的点包子方式还得是:“小二,来二两蟹黄玉柱。”

无肠公子——螃蟹

把螃蟹称作无肠公子最早应是葛洪的手笔。称无肠公子者,蟹也。——晋·葛洪《抱朴子·登涉》

唐代唐彦谦写《蟹》,也用上了“无肠公子”这个名号: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蝇。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毡根——羊肉

五代薛昭纬《谢银工》诗曰:“一楪毡根数十皴,盘中犹更有红鳞。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诗中的毡根,就是羊肉。

从先秦至唐宋,“毡根”向来是肉类中的主流。宋人对毡根尤为痴狂。

落苏——茄子

茄子古时也称落苏,现苏杭一帶的方言中,依旧有这种叫法。关于茄子为何得落苏之名,根据宋人王辟之的记载,是因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君吴王之子跛足,有人拿与“瘸子”读音相近的“茄子”恶意嘲笑他,后来杭人为避讳,便改称茄子为落苏。

青门绿玉房——西瓜

西瓜称青门绿玉房,出自明代瞿佑的诗《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青门绿玉,将西瓜的颜色形容得生动又诗意。

雨烟摘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蟹黄包子茄子
Crab Yolk Bun蟹黄包
吃蟹黄瓜子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茄子
小捣蛋鬼
包子有毒
“惹祸”的包子
卖包子
蟹黄汤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