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信息视图中插图与文字表现形式的设计研究

2022-04-04许珂梁择宏

西部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绿绒蒿信息可视化表现形式

许珂 梁择宏

摘要:信息视图中插图与文字表现形式的基本作用在于:增强信息传达的引导性、增强信息的传递性,增强信息视图的启发性,消除学科间的障碍。根据绿绒蒿的基本信息创作了《离天堂最近的花朵——绿绒蒿》信息视图,通过这一插图与文字表现形式的设计,对植物信息视图中正负空间的应用,视觉元素的提取,植物信息视图中插图与文字的功能颠倒进行了实践,证明插图与文字的多元表现形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地提取关键性信息内容,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为读者阅读繁杂信息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表现形式;绿绒蒿;插图与文字

中图分类号:TP37;J2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6-0031-03

一、绿绒蒿属植物的科普信息视图概况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联合国分两阶段在昆明举行一项全球性会议,即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旨在倡导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近年来,绿绒蒿属植物的物种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增加。2008年修订的《中国植物志》(英文版)整理的《中国绿绒蒿档案》中记载了全世界共有54种绿绒蒿。目前,中国有43种,仅云南就分布有17种。绿绒蒿属于我国濒危高山花卉物种,《中国植物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国之绿绒蒿》中最早出现了“绿绒蒿”的三个字。“绿绒蒿”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西方,绿绒蒿家喻户晓,但在中国,了解它的人少之又少。近年来,频频出现濒危珍稀植物被采摘的新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红花绿绒蒿是高山草坡的代表物種,由于过渡放牧以及大环境全球变暖使红花绿绒蒿逐渐失去最佳生长环境,导致红花绿绒蒿的野生居群数量急剧下降,因此红花绿绒蒿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单。

使用信息可视化的方式来科普绿绒蒿属植物的相关信息,跳脱出传统的植物科普视角,选择交叉学科“艺术+科学”的植物科普,用不同艺术手段对珍稀植物进行科普和宣传,视角丰富,角度多面。信息可视化设计是将凌乱的数据归纳整理,将理性认识转换为感性认识,将枯燥的文字转换为视觉语言,使设计的画面变得更加有趣和直观的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1]。信息可视化设计是基于平面设计而发展起来的,有其自己的风格,不同于其他平面设计的特殊审美效果,其能给整个设计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很多领域,信息可视化设计得到广泛的应用,如社会机构、政府、学校、企业、自媒体等。信息视图中插图与文字表现形式是传递信息时最能产生感性认识的部分[2]。由于信息可视化设计中插图与文字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因此视觉的呈现效果也更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通过植物信息图向读者传递绿绒蒿属植物的基本信息,以及它们生存环境的恶劣现状,引导读者在了解信息的同时,呼吁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

二、信息视图中插图与文字表现形式的基本作用

(一)增强信息传达的引导性

插图与文字的设计基本来源于文字的内容,但是由于大段大段的文字信息需要读者在耐心阅读的情况下再加以理解和分析。较之文字,精心设计的插图与文字组合表现形式常常更具有直观性、可读性。插图与文字的编排可以让读者迅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起读者对文字信息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传递信息与文化的作用;反之,枯燥的表现形式会则让读者丧失读图的兴趣与欲望。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用来获取信息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对信息产生兴趣尤为重要。要想使重点的信息内容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就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在信息视图中,编写的文字部分也会有主次之分,对文字信息的重点内容给予积极性的引导,有利于读者对信息的获取与学习。插图与文字多元化的组合形式可以对读者的阅读顺序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引导读者的阅读合理有序地进行,从而达到信息视图信息传递的主要目的。

(二)增强信息的传递性

信息视图的存在使知识得以更好地普及,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播。在日常生活中,让读者读一个纯文字的插图时,其会迅速丧失阅读的欲望,循规蹈矩的插图与文字的编排会使信息变得毫无吸引力,从而使信息的传递性大打折扣。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很重要,更有助于读者感知图片中的内容,把文字中的内容形象化、具象化,并对图片中的信息产生深刻的印象。

因此,需要对插图与文字进行版式设计,使信息变得更生动,更具有趣味性,对读者产生吸引力,能有效地引导读者阅读图片中的内容,从而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增强信息视图的启发性

在设计整个信息视图的视觉大方向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字、插图、色彩等构成元素之间的多元化搭配设计,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引发读者的主观性思考[3]。丰富多样的插图与文字的编排设计、信息内容的循序渐进也会在无形中对读者有所启发。

(四)消除学科间的障碍

不同领域学科的专业知识、信息,可以通过信息视图中插图与文字结合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降低了其专业性知识的理解难度。信息视图的插图与文字表现形式是通过一种更直白、更简单的形式进行阐述,使专业术语更通俗易读,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消除各学科之间的障碍,让读者轻松读懂。

三、绿绒蒿植物信息视图中插图与文字表现形式的设计实践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解读绿绒蒿属植物的基本信息,了解高山植物之美,笔者通过静态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形式创作了《离天堂最近的花朵——绿绒蒿》信息视图。

《离天堂最近的花朵——绿绒蒿》信息视图通过前期的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梳理信息,笔者将信息视图划分成了5组,并由浅入深巧妙地进行阐述。绿绒蒿信息视图的板块逻辑为:第一部分认识了解绿绒蒿的外观与局部;第二部分是绿绒蒿属植物的基本信息;第三部分是绿绒蒿的传粉者;第四部分是在中国的分布种数;第五部分是绿绒蒿的5个最佳观花点。gzslib202204041741

(一)植物信息视图中正负空间的应用

根据视觉结构原理,笔者将分散的信息要素整理成既有逻辑性又有明确结构的视觉整体。同样的信息内容搭配不同的插图与文字组合表现,明显增加了信息视图的可读性。信息视图中的所有空白部分并不需要全部用视觉元素填满,正负空间的巧妙运用也是平面设计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可读性更高[4]。

绿绒蒿植物信息视图分为5个板块,相邻的两个板块间合理地运用了正负空间,增强了视觉效果,制造出了很好的视觉反差,也使每个板块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兼具独立性。信息的内容更加突出,读者更易阅读。每一个板块标题部分的标识均用了阿拉伯数字进行视觉引导。在信息视图中,文字的大小对信息内容的展示也同样重要。所以,笔者将信息分类排序,并用超大加粗字号的阿拉伯数字对每个板块进行标识划分,为读者快速寻找信息提供了便捷的路径;同时,变形超大加粗字体也成了独具特色的视觉符号。信息视图主视觉选择了与高山濒危植物主题相符合的插图贯穿整个视图,插图寓意为攀登高山的背包客在路途中发现绿绒蒿;用云朵元素插图贯穿各个信息板块,起到了视觉引导以及发挥板块间延续性的作用。

(二)植物信息视图中视觉元素的提取

文字和插图是版式设计最主要的组成元素,文字的主要作用是叙事,文字是最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插图的主要作用是表意,使文字信息变得具象,插图在信息视图的构成要素中是吸引视觉的重要元素。这是信息视图比较注重“图文搭配”的一个因素[5]。插图配合文字,通过视觉和内容的多方的巧妙搭配从而更直白、生动地传递信息。但从创新视角出发,把文字与插图原本的作用调换,从而会出现一种新颖的设计表现。文字功能的转换不管是从样式、字号又或是内容的排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装饰性。

例如,图1中第一个板块的主要信息是植物最基本的分解图,通过插图和文字的排列组合让读者更容易辨别绿绒蒿的外观以及辨别绿绒蒿的各个组成部分。第二板块用简洁的文字与插图介绍绿绒蒿属植物的生长环境信息。图2中的第三板块用拟人的话术科普绿绒蒿的传粉者,通过俏皮、通俗的话术加上反问句引起读者思考“高寒中谁在为了绿绒蒿而忙碌着?”使跨学科的专业术语用更加直白清晰,消除与读者的距离,并引发读者思考;同时,配合雄蜂、蜜蜂、蝇类和蓟马的插图给读者最直白的答案,也能让读者认识与辨别这四种昆虫。

(三)植物信息视图中插图与文字的功能颠倒

信息视图的第四板块(图2)創新性地将插图与文字的功能对调,改变了其元素原本的作用,用绿绒蒿花朵插图排列出“绿绒蒿在中国的分布种数”的排序。使插图更具内容,文字变得更具象,都是对插图或者文字基础作用的创新设计。

第五个板块笔者选择科普绿绒蒿的观花地点,也是在传递一种拥抱大自然、走出户外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去认识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思想。通过资料整理与筛选选择了德钦白马雪山、小金巴郎山、香格里拉石卡雪山、香格里拉大雪山以及丽江玉龙雪山5组插图配合介绍在这5组雪山能观赏到绿绒蒿的种类文字介绍。采用加粗圆形线条对五组雪山插图加以组合,有利于读者对信息的轻重缓急有更直观地判断。在信息视图中,不管是粗线条、细线条都有细微区分,都要仔细推敲。信息视图的设计只有在同时具备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才能适应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读者的阅读是有方向性与次序性的,读者的视觉习惯与心理习惯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本能地将提取的信息做等级划分。所以说,插图与文字的多元表现形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地提取关键性信息内容,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差异,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为读者在阅读繁杂信息时减少了压力。

结语

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主动或被动地接收着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上5G时代的来临,信息数量剧增,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虚假、无用信息或者信息传播不当等问题。信息可视化设计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更迭,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特征的视图,通过信息可视化设计来科普绿绒蒿的相关信息势在必行。插图与文字的表现形式是信息视图中的灵魂所在,“读图”现象早已成为人们阅读习惯,也证明了信息视图设计将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在形式上转化为更加视觉化的必要性,以及从单一的文字组合转换为多元的图文组合的必要性。优秀的信息视图中的插图与文字表现形式要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并在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同时吸引更多的读者。

参考文献:

[1]张晨,杨吟川.信息可视化设计中的视觉语言[J].名作欣赏,2019(36).

[2]代福平.信息可视化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张俊磊,钱小轮.信息可视化插图设计方法与思路浅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2).

[4]雷雨.信息可视化系统中的视觉元素设计分析[J].科技资讯,2015(16).

[5]乔羽.信息可视化插图设计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作者简介:许珂(1996—),女,汉族,山西襄汾人,单位为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

梁择宏(1994—),女,汉族,广西桂平人,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为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绿绒蒿信息可视化表现形式
多元归一——中国画表现形式探析
藏药红花绿绒蒿资源、化学及药理系统研究进展
石材产品设计中几种错误的表现形式
论信息可视化设计在个人简历中的应用
标签的可视化进程初探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图形动画设计与制作研究
浅谈信息可视化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新闻策划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