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贝多芬作品中技巧的运用及美学思想

2022-04-03毕又文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贝多芬

【摘要】贝多芬是音乐长河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一生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而伟大的钢琴奏鸣曲与交响曲,对西方音乐史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以贝多芬《悲怆奏鸣曲》与《命运交响曲》两首作品为例,对作品中的经典主题进行技巧的探讨,分析节奏、强弱的律动性,并对其艺术创作风格进行研究,发掘作品中融入的哲学思想,通过分析其艺术创作中的矛盾性与和谐性,强调技巧与意境的平衡,更好地塑造与理解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与意蕴,综合把握艺术作品,演奏出有灵魂的音乐,提高听众的审美能力与精神境界。

【关键词】贝多芬;艺术鉴赏;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2-140-04

【本文著录格式】毕又文.浅析贝多芬作品中技巧的运用及美学思想[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2):140-143.

一、贝多芬的经历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时代背景构筑了贝多芬的艺术风格

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思想文化碰撞异常剧烈,在波涛汹涌的历史潮流中,自然也将孕育出优秀的思想家和音乐家。贝多芬正是当时鲜明时代特性的代表,他初期的作品体现出他对美好前景的憧憬和期望,体现一位音乐奇才的满满自信。贝多芬的音乐渐渐摆脱了其他音乐家对他的影响,除音乐技巧有更多创新外,其作品体现的是他追求自由,面对磨难超越自我、战胜现实的决心,同时音乐的旋律跳跃出他坚强的意志和永恒的精神。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都是时代烙印下自我个性的彰显。其中的意境必定是作曲家的精神写照。在研究其艺术价值和艺术成就的同时,必须深刻分析其所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其作品的真正艺术内涵。

贝多芬所处的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百花齐放的时期,多种美学思想流派交织。在此情况下,这一时期的政治历史背景和哲学、自然科学的创新和进步都对贝多芬产生了有力的熏陶和感染,而贝多芬的作品中所体现的音乐表现力,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其音乐爆发出的精神火花,而这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从他的音乐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透露出的意志——追求平等自由和理想、面对困难坚强不屈以及战胜磨难的渴望和决心。

贝多芬凭借自己倔强的性格和渴望胜利的斗争精神,创作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悲怆奏鸣曲》和《命运交响曲》,是十分具有影响力的名曲。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不能简单地在脑海中勾勒画面,而应该突出心灵的感受,这正是他音乐创作的最终目的和精神追求。笔者由此大胆推测,贝多芬的声乐作品普遍没有器乐作品轰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歌曲中因为歌词的出现,降低了感染力,剥夺了作者的表现空间和听众的想象空间。

(二)艺术实践奠定了贝多芬的创造力

谈到音乐家,似乎总有“天才”二字伴其左右,不论是莫扎特还是贝多芬,都是很小就开始练琴并进行登台表演,虽然不得不承认天赋在这些音乐家身上确实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幼年时期的启蒙教育可以说是造就音乐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假设,如果这些音乐家在年幼之时没有被要求甚至逼迫学习和练习音乐演奏,而是自由式成长,那么他们就极有可能错过进入音乐殿堂的机会;如果没有他们家庭的早期开发,世界上就会减少许多音乐巨匠。同时,因为年幼时的登台表演,把这些音乐家的舞台表现力、心理稳定性以及对观众的感染力等逐渐锤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以后这些音乐家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贝多芬儿时师从乐队指挥奈弗,学习了巴赫的钢琴曲和作曲法,更接受了德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启蒙;15岁时又向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17岁时见到莫扎特;20岁时结识海顿,并向其学习作曲等。这些学习经历,让贝多芬博采众长,将多流派音乐逐渐融会贯通,并在随后的音乐创作中悉心钻研,慢慢打造出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由此可以看出,拜访名师,海纳百川也是成就音乐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贝多芬在学习音乐技法的同时,还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认真研究了古代文化和古典文学,这种文学功底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创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音乐文化与文学历史也是相辅相成、互为裨益的。因此,音乐创作也需要音乐家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完善自我的文学文化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用先进的思想指导音乐创作,让音乐作品变得更有灵魂。贝多芬的许多作品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这在当时是引领潮流的先进价值观,为欧洲人所接受。因此,从音乐美学的角度简单概括贝多芬的作品影响,就是在当时资产阶级思想的推动下,由于个人独有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创作技巧,以极具震撼性的感染力和控制力创作出一批具有不屈斗争精神的不朽巨作,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下面笔者就以具体作品为例,对贝多芬的创作进行分析和把握。

二、《悲怆奏鸣曲》中塑造的艺术形象与意蕴

不论是何种艺术,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通过各种艺术语言的使用,造就了许多形象鲜明的艺术形象。以贝多芬作品中具代表性的《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此曲给人以厚重之感,浓烈的斗争气氛贯穿全曲。笔者认为,该曲除了具有对命运的倾诉,还有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的支撑,才使该曲有了哀而不伤的平衡感。音乐的表达要适度,使内在情绪与外在表现相互平衡。不同的乐音相互组合,相互融合,才能呈现出美的音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关于音乐和谐的认知,侧重于音乐的本质。他认为和谐包含着对立的力量。在西方美学史上,音乐表现与精神内涵一直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歌德认为音乐中的情感表现确实可以提高人的精神思想,二者并不是处于对立面。或许是受此思想的影响,贝多芬创作出了能使人类精神思想迸发出火花的音乐。

作品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并帶有一个引子,形成了独立鲜明的形象特征,也为呈示部主题动机的出现做了良好的过渡与连接。引子部分共10小节,虽然并没有占据较大篇幅,但是在全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稳定型陈述,既确立了特征明显的主题动机,又为接下来的呈示部做了铺垫。

引子部分开始为c小调,动机始于主和弦,具有跳跃感的附点节奏包托着上行级进的主旋律。此处力度为由强到弱,附点节奏演奏时不可过于厚重,而是如一层薄纱轻轻展开。在运用踏板时要格外注意清晰度,在主和弦踩下后慢慢抬起,托着音乐线条向前发展。主题动机模进三次,构成了鲜明的特征,先现音的运用使连接有机自然地衔接在了一起。

第5小节伴奏织体为柱式和弦,表现出坚定有力的信念,營造出厚重的色彩感,右手旋律部分,是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保留了附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笔者认为,附点音符的跳跃感与不稳定性,赋予了主题的推动力,与左手的伴奏织体形成鲜明对比,但正是这种对比,使二者有机结合,创造了十足的音乐动力。如果把左手比作坚定而向往光明的坚定信仰,右手的旋律就像前进探索的步伐,虽然带着些许沉重与踉跄,但向前进的感觉却没有丝毫动摇。

在引子中出现了许多多连音,如第10小节的6连音与7连音,半音下行轻快连续,仿佛积攒的情绪倾泻而下,如落叶在旋风中纷纷扬扬,后停在属音,并标示了自由延长记号,此处是引子型陈述与呈示部划分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倾诉,也是蓄势待发、触底反弹般的情绪积攒,预示着呈示部山雨欲来之感。

整个引子部分10小节,速度较为缓慢,庄严深沉的主题音调仿佛拉开了紧张的序幕,拉长的音乐线条与呈示部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部分主要运用了附点节奏,在弹奏时应严格注意附点节奏的时长准确性,就像贝多芬拖着沉重而又坚定异常的步伐,向着光明前进的决心。开始的和弦应紧紧地拢在手中,注意多多进行慢速练习,在慢速中寻找音乐线条的连贯感以及不断向前行进的动力。和弦变化丰富,注意突出小指的旋律线条,避免声部较多而出现和弦弹奏浑浊的情况。主调为c小调,后向E大调过渡,最后回到c小调。

第11小节-26小节为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左手八度震音以及主音持续的运用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右手旋律就像是匍匐的猎豹,随时打算奋力一击。反抗与斗争情绪达到新的程度,给人一种向上的弹性动力感。在连接部伴随着下行分解琶音,右手的长音如一声声号角,宛如光明之音,表达了贝多芬反抗封建统治的决心。然而分解和弦像一阵阵旋风,将微弱的春的气息吹散,但贝多芬仍然彰显出了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再次奋起搏斗。

在乐曲的第133小节以及第297小节再现了引子主题,音乐形象鲜明,内涵深刻。引子部分起到了贯穿全曲的作用,描绘出贝多芬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深沉的情绪充满着对光明的希望,对作品中形象与意蕴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三、分析贝多芬作品中情感的表达与体验

当我们从美学角度界定一个音乐的好坏时,就要涉及音乐审美思想领域。而美学界关于美的音乐的定义许多,对未曾涉足音乐的人来说是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甚至音乐专业人士也视其为空中楼阁。关于音乐美的评价,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与此同时,在大众接受音乐时也并不会从美学角度来考量一首音乐作品的好坏。孔子认为,音乐的评价标准是尽善尽美,并且以道德标准作为音乐评价的核心内容,强调了道德的重要作用。国际著名指挥家本杰明·萨尔德曾说过,每个人都不是音盲,因为他们都拥有一双神奇的耳朵。这充分肯定了音乐是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交响乐是许多声音的组合,是“以他平他”思想的体现。本杰明说他所关注的声音不仅是乐曲,而且是人类精神的声音,更加重要的是乐团所能带给观众、带给社会的精神力量。“我经过几十年的指挥生涯,终于领会到,指挥家真正的力量在于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却有能力让别人产生力量。”在钢琴演奏中也是如此,钢琴演奏者就如指挥,他的每根手指都如一位交响乐团的成员,共同奏响不同声部的音符,演奏者要拥有这种力量,让所有的音符集中起来,成为一束音乐射光,直达人们心灵深处,让听众产生力量,拥有“闪闪发亮的眼睛”。贝多芬从来不是为了名誉与荣耀,而是要将内心深处的东西释放出来,带给人们力量。而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听到一位年过古稀的指挥家,为了听众那一双双发亮的眼睛而奋斗,将力量传承下去。

(一)演奏者对《命运交响曲》中情感的把握

演奏者是音乐的向导,他要确定一条路线,使听众跟随他的脚步去目的地,让音乐延绵不绝的情感在欣赏者的心中流动。情感的抒发就像一盏明灯,指引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

音乐拥有一种张力,演奏者要控制其强弱与情感,将最真实的心声表达出来。因此,演奏者要像听众的朋友、同事与孩童,将每一个细微的眼神、动作与表情融入音乐中,带领他们坚定地踏上音乐之旅,享受音乐的情感魅力,用心灵感受心灵,让古典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演奏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指挥,我们的手指便是乐团的成员,每根手指将各自的旋律演奏得淋漓尽致,配合默契。这样,在弹奏钢琴曲时便不会再有过分的紧张情绪与呆板的表现形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内容,一定要将谱子熟记于心。因此,钢琴演奏时关于谱子上的符号、节奏等细节要素也要注意到,这样才能在演奏时更好地把握情绪变化。大众并不会从和声、配器等方面讲述作品的精妙之处,或许他们只会用好听等字眼来形容。但恰恰如此,更证明了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直击人们的内心深处,这就是好之所在。

在进行乐器演奏时如何将自己的理解与情绪传达出去呢?笔者认为交响乐团的指挥就是最好的答案。为了让听众理解情绪、强弱的变化,必然用到神态与肢体动作。《命运交响曲》这首作品是悲壮的、抗争的,因此部分演奏者努力表现出严肃紧迫的神情。一些必要的肢体动作与合适的神态会让听众更好地理解你的演奏。笔者认为,这种情感的构思是正确的,但是一些演奏者过分强调夸张的情绪表现,忽略了内在情感的真实宣泄。这样会导致过分夸大肢体动作与神态表情,掩盖住作品的技巧性与抒情性,喧宾夺主。同时,因为太过于纠结表现力,往往会使演奏者对自己的把控能力不自信,导致表演失控。音乐的情感是内在心理的真实折射,不是强加于表面上的空洞粉饰,过于自我。

(二)《命运交响曲》中体现的情感内涵

音乐配合时代精神与背景,具有特定的时代意义。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是先进制度取代落后制度,先进思想替代落后思想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他的作品体现的是当时先进的社会发展潮流,迸发的是追求自由平等的意愿,彰显的是个人积极斗争、战胜磨难的决心,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精神,这些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元素由天赋极高的音乐家用天才的手法恰当地展现出来,对后人是瑰宝,是伟大的精神食粮。

《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强有力的第一主题——命运主题奏响,暗示了不安与惊慌,仿佛是黑暗的蔓延,冷酷严肃。接着,排山倒海般的音乐线条倾泻而出,象征着贝多芬向往光明的信念势不可当,最后發出一声巨响,碰撞后发出一声巨响,又紧接着奏响了命运主题,暗示了严峻的形式。乐器的轮奏此起彼伏,环环相扣,共同向着光明吹响一次次号角。在渲染了紧张的情绪后,乐曲转向舒展平缓的氛围,呈现出第二主题,表现了贝多芬渴望宁静的心情,坚定的旋律,在低声部,命运主题似乎又蠢蠢欲动,但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将它吞没。最后,两个主题于第一乐章的结尾处相遇,仿佛是胜利会师般,展示了必胜的信念。

第二乐章整体较为抒情,与第一乐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大提琴与中提琴演奏出深沉厚重的第一主题,弹性节奏使主题充满着向上感,低音提琴的运用使整体氛围更加厚重与深沉,仿佛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奋发向上的信念。第二主题由管乐奏出,铜管乐队的音色勾勒出英雄的积极乐观形象。两个主题进行了6次变奏,相互交织,给人以辉煌宏伟之感,体现出贝多芬的乐观精神与英雄气概。

第三乐章展现出强烈的不稳定性,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奏出的急促的上行旋律,仿佛是沉重的步伐艰难向前行进,接着是小提琴的回应,显示出紧张和不安,似乎发出一阵叹息。命运主题紧随其后,较之第一乐章的形象,出处的命运主题更为沉稳,与弦乐组产生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主题矛盾交织的激烈性。最后,光明必然出现,以德奥民间舞曲的奏出象征着贝多芬战胜黑暗的决心。

宏大的第四乐章由全体乐队奏响,表现出胜利后的欢呼与庆祝,音色饱满明亮,不断高涨的音乐,洋溢着欢乐与热情,突然命运主题再次出现,但它已不再具有第一乐章的强势感,光明已彻底战胜了黑暗。最后C大调的尾声像胜利凯旋的进行曲,充满着气势。

可以看出,命运主题贯穿始终,在全曲中有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贝多芬热衷于突出作品中的矛盾性与冲击性,不同于以往古典乐派作品中的理性与和谐,贝多芬在有意制造一种不和谐的矛盾。这是一种新鲜的艺术观。他用尖锐的音色对比,塑造不同的形象,用极具戏剧性的艺术语言展开叙述,用音乐表现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希望与悲怆,而这些代表冲突与矛盾的音乐形象,在贝多芬巧妙的创新下保持了平衡,通过音符的碰撞与交融,用极具思想性的艺术语言,消除了磨难与矛盾的壁垒,在混乱中建立了新的秩序,期望伟大的光明。这些优秀作品的诞生,与贝多芬伟大的精神理想与崇高的艺术境界是分不开的。

如果仅靠音乐领域的研究者去传承,恐怕再精致的音乐作品也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而黯然失色。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成长环境与经历经验的不同,对音乐的审美与创作也不相同。从哲学领域来看,这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下的创作。如果作曲家只追求名利浮华,演奏者追求浮夸的技巧表现,脱离群众,所呈现的音乐必然禁不起时间与人民的检验。贝多芬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此时欧洲的民族意识正在觉醒,他的作品也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歌颂英雄、反对封建、崇尚自由的鲜明特征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1781年,贝多芬在剧院工作,在乐队指挥奈弗的引导下,逐渐了解了一些启蒙运动的思想,并充分认识到学习德国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在后来的学习中,贝多芬的思想与创作风格逐渐成熟,作品中展现出的精神力量,仿佛是音乐殿堂中熠熠生辉的明星,诉说着音乐的伟大。贝多芬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与博爱,恰恰体现了其精神内涵与美学品质。笔者认为,时代造就的音乐家必然引领大众,其艺术影响力也将延续。

四、结语

贝多芬作为音乐史中承上启下的人物,其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在那个思想文化异常活跃的时代,他学习了康德、黑格尔等德国古典哲学的美学观,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使他的音乐作品具有了其他音乐家所不具备的深刻思想性与哲理性,他的音乐生涯一直在思索着世界与人类的本质,这也为其作品赋予了深刻的意义。他的作品厚重而又深刻,又具有浓烈的艺术气息,仿佛是音乐长河中的启明星,为后人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贝多芬的一些作品依然经典,甚至对新的创作进行了启发。人们通过新的艺术传达方式,为经典注入新的力量,结合现代元素,使贝多芬的作品再次绽放光芒。对新时代的音乐创作者而言,要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创作的方向。作品应结合时代,深入大众与生活体验,以得来的素材和灵感为源泉,经过艺术的加工并传播开来,最后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演奏的技巧性首先是必要的,只有勤学苦练,对谱例中的每一处都仔细推敲,才能将作品的形完美雕刻出来,用动作神态、强弱音律将听众带到音乐世界。同时,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美学思想,用音符表达给听众。掌握技巧与内涵的平衡,使作品形神兼备,这是极其重要的,同时,这也是每位演奏者要深刻钻研的难题。我们虽不能将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完整复制一遍,但是通过对其时代背景的分析,以及探究与理解他的美学思想,结合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提高与作品的契合度,与作曲家、听众产生共鸣,演绎出真正具有灵魂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朱光潜.美学:第3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86.

[2]叶朗等.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5.

[3]赵建斌.悲怆的情感 幸福的人生[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01):40-42.

[4]邵桂兰.贝多芬音乐创作中的人文关怀与美学品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02):38-41.

[5]乔雁.贝多芬早期艺术歌曲《祈祷》音乐形态与情感内涵[J].音乐艺术,2016(4):126-132.

作者简介:毕又文(2001-),女,河南安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音乐。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贝多芬
贝多芬只有一个
“没良心”的贝多芬
试论动画电影的声音元素及创作手法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
浅谈辽剧武戏《三战张月娥》之我饰演张月娥的切身体会与感悟
贝多芬的故事(下)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
相见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