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信息产品支撑下的智慧医院建设研究

2022-04-02侯月皓,宋波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33期
关键词:数据中心

侯月皓,宋波

摘要:当前我国医院内部各业务系统通常由多家外包运营商负责开发和维护,造成信息产品一体化升级过程出现的政策驱动下的升级周期长、各运营商之间的沟通不畅、数据共享度低等问题。文章以青岛某三甲医院基本实现一体化信息产品支撑下的智慧医院的经验为例,通过组建一体化医疗信息团队、构建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突破传统医院诊疗边界等方法使一体化信息产品贯穿了医院的整个业务线,实现院内各系统之间信息流通无障碍,为智慧化医院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关键词:一体化信息产品;一体化医疗信息团队;集成平台;数据中心;智慧化医院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33-0004-03

1 引言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当前医疗服务带来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医患之间通过互联网等各种信息平台,进行大规模、高频率的各类医疗业务协作已经成为“中国医院信息化领域的新常态”。中国的医疗机构信息化从最初的电子化数字化医院,发展到现在的智慧医院,以及未来的智能化医院,医院信息产品也从几种业务软件发展到众多品牌、不同技术架构的百花齐放现状。但是这种现状会带来系统之间的交互问题、系统厂商之间的协调沟通问题、政策驱动下的升级问题等。

如何高效、高质量地集中统一医院多形态的软件系统,形成一个由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团队为主导的信息产品一体化;如何让医疗机构的一体化信息产品建设具有连续性;如何让医院掌控自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的主动权,已然成为国内大中型医疗机构智慧医疗信息化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

2 智慧医院概念的发展与建设目标

“智慧地球”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智慧医疗”的概念的提出也紧随其后[1]。在此之后,中国也在积极出台各种相关政策推进智慧医院的建设,2014年8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当中智慧医院概念被首次提出[2]。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在2020年,国内的三级医院要实现院内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工作。2019年3月发布《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正式拉开了医院评级的大幕,将医疗机构的智慧服务等级分为五个等级[3]。同年智慧医院应涵盖的三大领域被提出: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4]。三大领域的提出,推动了我国医疗行业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转型的进程。

智慧医疗涵盖了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全周期全过程[5]。各地公立医院、集团医院纷纷向智慧医疗转型的同时对院内的各种业务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内多系统多厂家的局面并不能满足现在医院的需求。患者的信息在院内各系统之间传输不完整不顺畅的问题致使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受到影响。如何让患者的就医保障更加科学合理,如何让院内人员、物资管理效率质量提高,各项流程审批复杂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促使医院信息产品的一体化需求日益迫切。

3 医院存在的信息化问题

由于历史政策和需求原因,各医疗机构最初引进各业务系统是为了完成当时院内的业务需求,并未考虑到日后一体化信息的重要性。致使现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整体呈现出数据相对分散、系统相对独立、协同工作兼容性不足,以及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低的局面,不能形成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同时医院内部数据内容不完整,数据格式不统一的问题普遍存在,难以整合利用等问题依旧存在。完成一项诊疗工作需要调用到几个甚至十几个院内系统,效率很低。现阶段的医院的信息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3.1 非一体化信息产品导致协调性不足

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导致医院的信息系统架构时间不同,系统所属的外包运营商也不同,会导致各业务系统的技术发展迭代不同的问题。这种态势最终会导致信息孤岛和烟囱系统的出现。

以青岛某三甲医院为例,院内日常运作时所需要大大小小的医疗系统约为三十个,这些系统由数十家不同公司架构制作并各自进行日常维护自己负责的模块,目前运维工作基本能够得以保障,但是面临新的业务需求时就会捉襟见肘。解决需求时处理周期长,升级过程中系统响应时间慢或部分系统瘫痪,增加医务人员非必要工作量,影响到患者的就医流程,耽误就诊时间等,极大地影响了医院正常业务开展。

3.2 系统升级的经济成本问题

院内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除了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运维人员和基础运维费用外,还需要承担系统升级时的经济成本。一旦涉及业务的拓展等升級需求,各软件厂家可能会因为人手不足,或者在当地缺乏技术支持等一系列问题,使系统升级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增加了医院升级成本,同时影响了医院效益。

其次在不同厂商之间的交互融合开发时,会由于厂商间的沟通和配合问题,影响到医院业务系统上线及使用,最后医院不仅仅付出了升级系统的经济成本,还需要承担在升级期间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同样还存在前期建设需求评估不足,系统构建完成后无法满足预期需求,需要重构或再次修改系统,涉及重复投入的风险。

3.3 可持续性发展存在问题

随着各类政策法规及医疗改革任务的发展需要,医院的信息化系统不得不面临着持续的需求开发和功能完善工作,这就对已有信息化系统提出了可持续改造升级的要求。医院的信息化产品非一体化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公司所管辖的业务模块需要升级,同时需要其他公司的信息产品也去升级去配合这个模块的运作。一个小的模块的升级,需要院内众多外包运营商的配合,形成蝴蝶效应。其他公司在自己系统运行稳定的情况下不会去冒着风险升级自己的系统,就导致持续的需求开发和功能完善工作经常陷入困境。

4 一体化信息产品解决方案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医院智慧化建设的需求中,医院的信息化产品正在逐步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现存问题,可以通过将医院信息产品一体化去解决。下面以青岛某三甲医院为例介绍该医院的解决经验。该医院现已通过“互联互通4级甲等”“国家电子病历4级应用水平分级评价”,达到了医院智慧化建設的基本要求。

4.1 一体化医疗信息化团队的建设

让一体化医疗信息公司派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项目经理进驻医院,作为医院的驻场工程师,保障开发和运维工作。并配有每月驻场不少于五个工作日的高级技术顾问,对信息化升级过程中的业务和技术进行指导。同时联合院方的各业务和临床专家成立管理委员会,共同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公司发挥人员专业技术优势,医院信息科人员发挥业务熟练度优势,融合组建全新的医疗信息化团队,以“一体化融合的服务创新模式”运作,在解决医院信息化在数据中心、网络安全、平台升级等方面的痛点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6]。

一体化的医疗信息团队主要工作是整合医院内已有的不同厂商的业务系统,将院内系统融合,使其协同工作,起到统领性作用。一体化的医疗信息团队同时可以起到桥梁作用,及时将问题反馈给院方或者其他厂商,让问题响应速度相较无团队时大大降低。团队也能根据院方需求提供特色服务。

4.2 顶层设计,分步实施

在一体化医疗信息团队的支撑下,建立数据中心和集成平台将全院的数据和业务系统统一管理,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使院内的数据流和业务流高效有序的运作。具体做法如下:

1)数据中心

如图1为数据中心业务架构图,通常采用数据仓库(Operational Data Store,ODS)、数据中心(Clinical Data Repository,CDR)和各个不同应用数据中心(Operational Data Repository,ODR)三层架构的方式。

第一层建模为数据仓库(ODS):通过发布订阅和Oracle的一种基于日志的结构化数据复制软件(Oracle Golden Gate,OGG)等相关技术把不同业务系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实时同步数据仓库(ODS) 。

第二层建模为CDR临床数据中心: 在数据仓库(ODS)的基础之上,以CDA/CCR标准作为架构基础,结合2009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出台的《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建立一个以病人信息和诊疗数据为核心的模型,在卫健委数据并行标准下,整合散落在各个系统当中的病人信息,使其成为一个标准的患者数据流。

第三层建模为应用层(ODR):应用层直接面向适用对象,从需要的角度出发,将数据聚合后输出,针对不同主题,不同业务模块和需求,构建相应的数据集市。数据集市将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支持应用数据进行分析和使用。

数据中心的建立可以完善临床业务信息,记录完整的临床过程数据。用数据联通各个孤立的临床业务系统,形成整体化医疗信息。汇总临床医疗过程数据,形成临床大数据中心,同时可以根据医改规则和管理目标制定数据分析。实现了医院各个信息系统数据的一体化。

2)系统集成平台

如图2是集成平台功能架构图。集成平台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1)处理业务系统上的数据集,提供相对应的标准处理接口API,其主要功能是数据的采集与查询更新。2)提供各种相应的适配器适配服务,用以服务各系统开发方与集成平台接口的数据交互工作[7]。数据总线是整个集成平台的核心,数据在集成平台之间流转得高效与否直接决定了院内各系统的运行效率。医院非常关注的EMR、移动护理、移动医疗等业务系统接口交互、信息共享、数据状态同步等问题都可以依靠数据总线去解决。集成平台的建立使得各种信息得以协同共享,实现集成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并对外部系统提供数据交换服务[8]。

集成平台为各种医疗平台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第三方供应商使用集成平台提供的接口可以实现新应用的产生、现有应用功能的扩展,同时各厂商接入集成平台的标准统一化,使新应用与扩展的应用都可以在集成平台之下统一运作与管理[9]。

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是使用对象是分布式异构系统,将异构系统的前端和后端的一种中间层服务,并且支持SOA的基础架构功能。可以在异构系统当中完成各项信息的交互,包括服务、信息以及事件。其优点是可以提供非常可靠交互消息。MOM(Message Oriented Middleware)是一种在异构系统当中面向消息的中间件。在异构系统当中,ESB产品可以在分布式的应用之间通过中间件直接实现信息交互和沟通[10]。基于Web服务标准和MOM协议接口,ESB得以利用Web服务描述语言去封装MOM并且在其传输层上完成对简单对象应用协议的传输。

使用企业服务总线,可以极大程度地简化应用之间的拓扑结构,对外开放标准化的接口,对接各系统之间信息、事件、服务的交互,实现动态上的互联互通[11]。

4.3 形成以一体化信息产品为支撑的智慧医院

随着数据中心和集成平台的建立,得以使一体化信息产品贯穿医院的整个业务线,患者的诊疗过程更加便捷,院内的业务交互更加顺畅。做到一切变革为了患者,一切以患者为核心,让患者诊疗数据在一体化的信息产品当中实现无障碍交互,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做到诊疗流程重塑,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

一体化信息产品支撑下医疗服务将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医疗诊疗边界,而是将整个诊疗过程贯穿到诊前、诊中、诊后。注意每个阶段的细节,做到诊前,智能预约及上传记录。诊中通过证件或者预约的信息完成身份确认,自动分诊。诊后通过手机App、服务号、发送短信等形式,将按时用药提醒、诊后远程随访、有关疾病的健康资讯推送给患者。移动端适时提醒用药并且接受相关病后护理康复以及健康保险等最新资讯。在患者就在就诊过程当中,云端自动搜集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诊断、用药、治疗过程生成就诊报告,同步录入个人健康档案,方便患者在手机等移动端进行查询,有了集成化的患者健康档案也方便医生掌握患者既往诊疗史[12]。

院内业务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上,以院内数据为中心,依托集成平台优势,结合共建医疗信息与大数据管理中心的模式。对院内的财务数据进行优化,合理的财务报表,精细化开支,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的临床应用[13]。

以智慧医院战略发展为核心。紧扣智慧医院的三大领域,以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为建设宗旨,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为建设核心,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为建设方法[14];将区域內的医疗服务机构串联起来,形成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区域内多家医院和医疗服务点信息互通,协同作业。依托重点医院的行业优势和区域影响力,实现多院之间的信息互联与共享,构筑以数据为中心的区域医疗共享平台,供服务医改的创新决策支持。

5 结束语

总体而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与人工智能被应用到了医院的智慧化建设当中,产品迭代速度也不可同日而语。医院以医疗一体化团队为支撑,构建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整合全院的业务流和信息流,让各个系统不再各自为战,实现院内各系统之间信息流通无障碍。最后在一体化信息产品的加持下突破传统医院的边界,形成智慧医院。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能够给患者提供方便高效舒心的就医体验。

参考文献:

[1] 张建忠,李永奎,曹玲燕,等.国内外智慧医院建设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2):64-66.

[3] 王其军.扬州市智慧医疗建设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0.

[4] 新华社.国家卫健委今年将力推医院智慧服务升级[EB/OL].(2019-03-21)[2021-09-15].http://www.gov.cn/xinwen/2019-03/21/content_5375773.htm.

[5] 杨慧清,胡建平,周光华,等.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2,19(1):1-6,11.

[6] 郝志舟.科大有志:以"芯片"式创新助推"智慧医疗"[J].中国青年,2019(14):40-41.

[7] 刘健.面向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的应用集成平台服务总线的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0.

[8] 张维.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6.

[9] 江智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厦门大学,2013.

[10] 张银.基于SOA的MES系统及其应用[J].自动化仪表,2008,29(2):24-27.

[11] 王劲松.基于云的智慧养老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9.

[12] 陈波,Axel Baur,王锦,等.未来已来:智慧医院发展之路[EB/OL].(2019-07-01)[2021-05-10].https://www.mckinsey.com.cn/%e6%9c%aa%e6%9d%a5%e5%b7%b2%e6%9d%a5%ef%bc%9a%e6%99%ba%e6%85%a7%e5%8c%bb%e9%99%a2%e5%8f%91%e5%b1%95%e4%b9%8b%e8%b7%af/.

[13] 吴亚杰.数字化医院[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14] 胡建峰.广东省中医院智慧医院移动应用现状及患者评价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数据中心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数据中心制冷节能技术及应用
民航绿色云数据中心PUE控制
大唐电信数据中心产品解决方案
基于VMware vSphere的高校数据中心建设
10kV油机在大型数据中心的并机控制与切换方案探讨
浅谈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沪宁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