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4-02方俭宏杨锡娟

甘肃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程化劳动教育问题

方俭宏 杨锡娟

【摘要】劳动教育课程化就是让劳动教育进入学生学习的学校课程,这是劳动教育发挥育人价值和作用的重要落脚点。针对目前农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所面临的师生劳动教育观念落后、专业劳动教育教师短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指导机制等现实问题,通过及时更新师生的劳动教育理念、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与指导机制等举措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化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化;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5—0019—04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劳动的重要价值。2020年,《关于全面加強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然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因此,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是学校发挥育人价值的必然选择。

当前,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劳动的机会逐渐减少,他们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于是,出现了一些不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意识淡薄、不热爱劳动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农村学校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尤其必要。因此,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分析劳动教育课程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挥好劳动教育的育人作用,引导农村学生热爱劳动,形成以劳动为荣的理念,才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师生和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落后,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分析实际的农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可以发现,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不够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时比较少,给予学生劳动教育指导较少,并不能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劳动教育指引[1]。笔者曾对所在学区的200多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的教师认为,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会占用重要文化课程的时间,而且教师的教学成果无法有效体现;有20%的教师认为,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自身劳动素养。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对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对家庭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还不够,一些家长仅仅把劳动当作惩罚、教育手段,没有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是孩子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就现在的农村学生而言,他们中一些人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习惯较差,并不认为劳动是光荣的,有的学生还存在浪费粮食的情况。

2.专业劳动教育师资短缺,教学力量不足。当前,一些农村学校面临着劳动教育师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等现实困境。有些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不足,有的教师身兼数职,工作量比较大,很难有充足的精力去研究劳动教育课程标准、设计相关教学方案、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教育课程化效果。再加上劳动教育课程相关制度、考核、评价等一系列配套措施都需要教师细化实施,在缺乏专业劳动教育师资的情况下,难以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效果。

3.劳动教育课程要求落实不到位,课程资源单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进行了专业指导,提出了纲领性的实施办法。但有些农村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及课程计划设计不够全面,考核评价方式较单一,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劳动教育课程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不够重视,教师只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学习,学校也不够重视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致使学生缺乏劳动实践,难以体会到劳动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影响了劳动教育的效果。

4.缺乏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与指导机制。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校、教师、家长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分数,很多时候,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是教师评优选先、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硬性条件,是体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教育课不被重视,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得不到体现。而且,一些农村学校没有综合性进行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合理规划[2]。部分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劳动教育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没有把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中,导致劳动教育在农村学校缺乏良好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环境,阻碍了劳动教育课程化在农村学校的有效落实。

1.加大学习和宣传力度,转变师生和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推动劳动教育进入农村学校课堂,首要问题是转变劳动教育观念,关键是解决教育管理者、教师及学生家长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问题。

首先,教育管理者要认真学习国家层面的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比如,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学习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充分了解劳动教育应该怎么开展,有哪些内容,从而意识到劳动教育独特而又重要的育人功能。

其次,学校要充分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可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学校黑板报、学校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平台,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提高教师及学生、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更新教师及学生、家长的观念。还要积极引导教师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度,着重规划和研究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3]。

最后,学校可以外派教师到劳动教育开展得比较好的特色学校“取经”,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然后通过集体研讨、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扎实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研究,营造出研究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教育,从而让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内涵深入人心,这就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高效落实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2.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充实劳动教育力量。优质的师资是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开展的关键。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劳动教育教师的培训,可以邀请劳动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举办讲座、讲堂、跟岗实习等培训活动,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实际的教学行为,强化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促进教师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水平。同时,学校可以订阅劳动教育方面的期刊杂志资料、购买相关的书籍,通过举办“读书沙龙”、劳动教育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教师学习了解前沿的劳动教育观念和劳动教育研究动态,讨论劳动教育教学方法,为劳动教育课程更好地开设提供良好的理论和智力支撑。

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有名的农业技术人才到学校为教师传授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提高农村学校劳动教育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和专业水平。例如,在当前国家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的大力实施下,一些农业领域的企业开始扎根农村,学校可依托“企业+”的方式,跟企业建立联系,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学习基地,让学生充分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笔者所在学校就积极地与庆阳市正洋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该公司经营管理的现代苹果种植园成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教师组织学生在不同季节去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实践,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到苹果树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到了平时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而且印象特別深刻。

学校还可以盘活现有资源,利用农村学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条件,开辟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很多农村学校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面积较少,有较多的空地,学校可以把这部分闲置的土地开发利用起来,建起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作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校园占地面积大,空地多,以前,在春夏季节,这些土地都长满了野草。去年春季以后,学校把这些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成了不同的特色种植园:低年级学生有花卉园,中年级学生有蔬菜园,高年级学生有农作物园。低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花卉园里种植了百合花、菊花、玫瑰花等。中年级学生在蔬菜园里,种下了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豌豆、香瓜等蔬菜瓜果。高年级学生在农作物园种下了玉米、小麦、黄豆、谷子等农作物。初秋时节,低年级学生的花卉园花香阵阵;中年级学生的蔬菜园和高年级学生的农作物园里瓜果飘香,硕果累累。正因为借助了农村的优势资源,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成为了村里的网红打卡地。每天下午放学,都有不少村民来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拍照、观赏,不少家长专门来参观自家孩子的劳动成果。学生们也各自的劳动园地中,翻地、锄草、浇水、施肥……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学生们既运用了劳动课上学到的知识,也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劳动技能,真正做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现了劳动教育的知行合一。

3.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劳动教育课程化并不是简单地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还应该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编制具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发挥乡土文化的特色教育作用。例如,笔者所在的庆阳市具有深厚的周祖农耕文化,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劳动思想、劳动价值观、农耕文化景观等资源,把这些宝贵的劳动教育资源融入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中,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资源,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落实打下基础。

又如,学校可以建立农耕文化展览室,收集农村古老的农具、生活用品等物件,配上文字简介;也可以收集歌颂农民辛勤劳作的古诗词及一些农耕图片,让学生通过参观,比较直观地了解过去祖辈们的劳动故事,进而从思想上达到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的目的。比如,庆阳市境内有许许多多的窑洞,窑洞是农耕时代劳动人民留下的独特印记。学校可以通过研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窑洞,讲解人们建造窑洞的过程、窑洞的功能及变迁。通过讲解,使学生们深入了解这种全靠人力建造而成的人文景观,这会给学生心灵上带来震撼,让他们了解到祖辈身上的劳动智慧,从而体会到辛勤劳动的重要意义,也能激发他们尊重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情感。

4.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与指导体系。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开好劳动教育课程的重要保障。首先,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定期检查与评价制度,建立关于劳动教育教师的奖励机制,落实完善好劳动教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薪资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制度,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教师从事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为劳动教育课程化提供具有鲜明导向性的机制。再次,学校应建立具体的劳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有完善的课程开发与养成计划、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教师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绩效考核方法、学生劳动教育素质评价机制等方面的评价机制,才能切实激发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提高教师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研究和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转变观念,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鼓励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逐步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这些评价和督查体系的建立,是劳动教育课程在农村学校有效开设的制度保障。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深入研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探索出了“三评价”模式,对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教师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及劳动教育效果来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种植在蔬菜园、花卉园、农作物园的花卉、蔬菜、农作物长势情况及学生在劳动教育课上学到的知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劳动情况。根据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在奖励方面,设置“优秀劳动教育者”荣誉,奖励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设置“最美劳动者”荣誉,奖励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成绩突出的学生;设置“最美家庭教育者”荣誉,奖励在培养孩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方面效果显著的家长。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和奖励政策的实施,积极地促进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

总之,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较为重要的人才支撑,是办好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当下,农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需要引起教育管理者及教师的高度重视,进一步积极研究劳动教育课程化在农村学校的有效实施对策,使劳动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育人价值,真正为培育“热爱乡村、服务乡村”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1]徐伟伟.筑牢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生活化立德树人的基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6):59.

[2]杨浪浪,陈燕.75年坚持“爱劳动”:造就本土化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J].中小学管理,2020(04):15-18.

[3]卢秀效.谈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22):288-289+296.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农村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X162)

编辑:彭雪亮

猜你喜欢

课程化劳动教育问题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探索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