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四心”入手 减少学生的对抗行为

2022-04-01李贻冰

幸福家庭 2022年22期
关键词:四心科任学会

■文/李贻冰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些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教师时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在有的教师面前他们总是依个人的喜好行事,让别人顺着自己的情绪,偶尔会无视教师的教育甚至跟教师对抗,但在有的教师面前他们却言听计从。那么,面对不同教师,这些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究其原因是教师所采用的教育和引导方法不同。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教育这些学生的关键在于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及其对抗行为背后的动机,并运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引导他们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能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教师浓浓的爱意,也能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管理底线,并在与教师的互动中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努力的意义,从而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持续正向发展。

一、“知心”,让学生主动吐露心声

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他们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了解他们与同学、其他教师的相处模式,了解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并从谈话中知晓他们对身边事务的看法,从他们待人处世的方式中分析其特点,找出他们叛逆心理和对抗行为的源头。

教师宜用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努力做到细致观察、冷静分析、智慧处理、走心引领。同时,汲取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也很有必要,因为部分学生的情绪不稳定,一触即发。如果教师没有储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选择了不合适的引导方式,可能会让事态恶化。而如果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愤怒情绪时,能由始至终保持冷静,不让自己被学生的愤怒情绪影响,学会抽离在外, 冷静思考应对策略,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转移话题,及时“熄火”

当学生处于愤怒情绪中时,教师要学会转移话题,及时“熄火”。例如,笔者会轻声地对学生说:“宝贝,我知道你很生气,不要紧的,我会跟你一起尝试解决问题。我们先不想这件事,好吗?”顺便给学生递上纸巾,轻轻地摸一下学生的头,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时,学生往往能较快地从愤怒的情绪中抽离出来,逐渐恢复平静。

(二)学会释然,延时处理

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笔者发现,每当遇到学生有对抗苗头时,教师越是心平气和,学生的对抗情绪越能很快消除。在面对年龄尚小的学生时,教师如果能懂得他们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消气是很快的。而当气消了后,学生的不愉快体验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失,所以,笔者会把这件事先放一边,暂且当它没发生过。等隔了一两天,学生高兴了,笔者会再单独跟他沟通,让学生在愉快、冷静的状态下理性地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 从而端正自己的态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开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普通心理学》指出,情绪是以主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愿望或需要时,就能引起主体积极、肯定的情绪。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遇事容易急躁、生气,这实属正常。因此,要想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教育引导,教师就要学会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课上顾及学生的面子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喜欢按照教师的要求做,总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时,教师要学会根据学生的即时状况加以引导,在他们专心听讲时多提问,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和自己的喜爱程度。在学生不够专心时,教师应顾及学生的面子,尽量不提问以免其尴尬,并时不时地走到他旁边,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用无言的提醒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样能让学生对教师心存感激,并在课堂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减少学生的对抗行为。

(二)课下多与学生沟通、互动

学生出现对抗行为与不良情绪有关,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是帮助学生宣泄不良情绪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课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逐渐获取学生的信任,努力让学生做到不保留、不隐瞒,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缓解和释放不良情绪。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沟通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发泄情绪,从而减少学生的对抗行为。

三、“爱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一)适时表扬,多用爱称

当学生日常学习、表现有进步时,教师应抓住契机在集体面前表扬,如“瞧,你其实挺优秀的哦!只要继续努力,我相信会越来越棒”。表扬需要技巧,教师可以在与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说一些其他科任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如“英语老师在我面前夸你有进步,继续加油哦”“数学老师说你最近上课很认真,继续保持”等,通过这种间接表扬的方法架起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以减少学生在与科任教师互动过程中出现对抗行为的次数。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简单而直接,未必能懂得严厉也是一种爱,往往会对严厉的教师产生反感。对此,当学生犯错或违纪时,教师要注意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方式、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插嘴,笔者会打趣地说:“哎哟,咱班什么时候来了个幼儿园的小宝贝,这么爱插话。”笔者打趣的称呼“小宝贝”能让学生感受到笔者的诚意和爱意,这时,学生一般会一笑了之,不再插嘴。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对于调皮的学生,笔者爱把“宝贝”挂在嘴上。这样能让学生觉得自己的对抗好像击在了柔软的棉花上,感受到教师回馈给他的爱,从而使学生的对抗行为逐渐消失。

(二)换位思考,亲身体验

容易出现对抗行为的学生往往不懂得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对此,教师可以根据他们出现对抗行为的情景,提供合适的机会,使他们学会换位思考。例如,有的学生总喜欢跟班委对着干,教师可以将他们的角色互换,使他们体会班委的难处,进而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改变和成长。教师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而学会适应与配合,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

四、“润心”,让学生主动减少对抗行为

(一)巧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

教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容易出现对抗行为的学生了解并遵守基本的规则,让他们学会尊重教师,注意应有的分寸,并让他们明确不遵守规则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让他们在每次产生对抗情绪时都能有一个无形的约束。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只要他们出现对抗行为,教师就会一管到底,一定会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引导、教育,并让他们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样,在反复的强化过程中,学生会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从而逐渐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二)坚守底线,一管到底

学生的情况是动态发展的,教师的育人方略也应该是动态跟进的。当学生多次出现对抗行为时,教师要怀有平常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和引导策略,以保证教育效果。同时,教师应清楚告知学生行为的底线在哪里,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允许他慢慢改变的、哪些行为是坚决不允许出现的。只要教师坚守底线,一管到底,假以时日,学生就 会有所转变,其对抗行为也会日渐减少。

(三)同伴包容,互助鼓励

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在出现对抗行为后很在乎同伴对他的评价。对此,教师要在其他学生面前多说这些学生的好话,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对其他学生说:“我相信他也不想这样,只是心里有难以控制的情绪需要宣泄出来。我希望同学们不要责怪他,多安抚他,多帮助他。因为如果是你,我相信你一定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包容和帮助。”有了同伴的包容和鼓励,这些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他会为了这些好朋友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加强沟通,多方协作

学生对抗行为的消除不仅需要班主任的循循善诱、细心引导,还需要家长和科任教师的多方协作。

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长和科任教师的密切沟通,了解学生出现对抗行为的具体情境,并通过分析情境了解学生出现对抗行为的导火索,如家长、科任教师是否选择了不当的沟通方式。接着,班主任可以及时介入,搭建与家长、科任教师沟通的桥梁,引导家长、科任教师转变与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不断弱化对抗情绪的良好育 人环境。

当了解到学生在学校有对抗行为时,家长要冷静处理、理性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善而坚定的爱,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从而引导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课下,班主任可以多与科任教师沟通,分享自己处理学生对抗行为的一些心得,让科任教师意识到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和选择的育人策略会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让他们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自己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乐意接受教育和引导,以营造全科育人的良好环境,增强教育和引导的效果,助力学生身心健 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读懂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爱,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鼓励,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努力的意义,并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持续正向发展,主动减少自己的对抗行为,逐渐成长为向阳而生、柔韧而坚挺的花朵!

猜你喜欢

四心科任学会
科任教师的课堂纪律,谁维持?
一拉二挂三点赞,让学生爱上科任教师
学会分享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用“四心”做好图片专题报道
浅谈幼儿教师家长工作之“四心”策略
科任教师如何与班主任搞好配合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做“四心”教师,实践爱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