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果树枝条废弃物栽培大球盖菇试验

2022-04-01夏雨钟曹飞万诚业潘文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盖菇大球转化率

夏雨钟, 曹飞, 万诚业, 潘文杰

(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农业技术水利服务中心,浙江 嘉兴 310047)

大球盖菇俗称粗腿菇、益肾菇、彩云菇,因其形似松茸,又被称为松茸菇和云茸,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较突出的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特色品种[1]。嘉兴市南湖区种植水果历史较长,2020年凤桥镇种植水果面积1 133 hm2,年均产生果树修剪枝条废弃物1 700 t。果树枝条废弃物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及其他营养元素,是栽培大球盖菇的理想原料。李星等[2]按杂木屑33%、稻草33%、谷壳34%的配方制成栽培料,马尾松林下阳畦露地栽培大球盖菇,取得较好的效益。本试验以果树枝条废弃物为原料开展大球盖菇栽培利用研究,以开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场地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守德农场,地势平坦且不积水的冬季闲田。

供试菌种为大球盖菇1号,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果树枝条废弃物采自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葡萄、水蜜桃等水果种植户,无霉变,风干后用粉碎机打成木片状,长1~2 cm、宽1 cm左右;水稻秸秆来自本地粮食种植大户,晒干、粉碎,直径在0.5 cm左右;稻壳、石膏粉等购买自本地农资市场。

1.2 方法

以果树枝条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处理栽培材料,稻壳、石膏粉为栽培辅料,进行大球盖菇栽培料配方的设计。试验设计A、B、C、D、E、F 6个处理配方,配方中果树枝条废弃物、水稻秸秆占比分别为69%、0;50%、19%;40%、29%;30%、39%;20%、49%;0、69%;栽培辅料稻壳、石膏粉均为30%、1%。以处理A 69%的果树枝条废弃物(CK1)和处理F 69%水稻秸秆(CK2)为对照。将栽培料混合均匀,加清水浸润,堆建成70 cm×25 cm(宽×高)的畦,发酵48 h,料堆温度不超过70 ℃,调节含水量在65%~70%,采用点穴式播种,将菌种掰成“鸽子蛋”大小,菌种播在栽培料的2/3处,每个配方播种300包,每包播种2 m2,播后及时覆盖土,厚约3 cm。

1.3 数据收集和处理

大球盖菇生物学特性调查:每间隔一定时间取样观察,调查菌丝满床天数、菇蕾形成的时间、子实体发育成熟的天数、鲜菇产量情况[3]。

栽培基质的生物转化率:子实体成熟后及时进行采收和称重,并计算不同配方基质的生物转化率。基质生物转化率=菌菇鲜质量/基质干质量×100%。

大球盖菇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分析:采用盐酸水解法测定氨基酸组成与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含量。

数据采用Excel处理,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生长、菇蕾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成熟时间

不同栽培料的大球盖菇,其菌丝长满菇床的天数、菇蕾形成的时间、子实体发育成熟的天数见表1。

表1 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菇蕾形成 和子实体发育成熟时间的影响

从表1可知,处理B、C、D、E栽培的大球盖菇,其菌丝长满时间、菇蕾形成时间均快于2个对照处理,子实体发育成熟时间显著快于2个对照,当栽培料比例为40%果树枝条废弃物+29%水稻秸秆+30%稻壳时,菌丝体长满时间、菇蕾形成时间、子实体发育成熟时间最快,比对照F早6~8 d。初次采菇时间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12月嘉兴已进入初冬季节,气温下降,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2.2 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

3月进入菇潮期,6块试验地共收3潮鲜菇,以二潮产量最高,头潮与二潮菇间隔时间为22 d,二潮菇与三潮菇间隔时间为16 d。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子实体产量和 生物转化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混合料配方处理大球盖菇总产量比纯果树枝条废弃物或水稻秸秆处理栽培的平均值提高12.18%;处理C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其次依次是处理D、E、B,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这是因为混合料比纯料疏松,有利于提供大球盖菇生长所需要的氧气,且混合料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供菌丝分解利用[4]。二潮菇产量最高,占比49.94%~51.00%;其次是头潮菇,占比34.96%~38.99%;最低是三潮菇,占比10.47%~14.30%。不同栽培料的头潮菇、二潮菇、三潮菇占比差异不明显。大球盖菇在本次的栽培实验中表现出较高的生物转化率,除了对照A生物转化率较低外,其他配方生物转化率均超过了50%,处理C生物转化率最高,达到了60.57%。处理C是本次试验中较为理想的栽培料配方。

2.3 营养成分含量

大球盖菇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以及维生素等[5],不同栽培料处理对大球盖菇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见表3~4。

表3 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营养成分的影响

表4 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氨基酸成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用果树枝条废弃物和水稻秸秆混合作为基质栽培,处理B、C、D、E其子实体的蛋白质、糖类、纤维素、脂肪和维生素含量比对照A、F的都高。由表4可知,不同栽培料种植出的大球盖菇都含有16种氨基酸,都含除色氨酸以外的其他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6]。氨基酸总量11.18%~16.07%,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处理C>处理D>处理E>处理B>对照F>对照A。处理C氨基酸总量最高为16.07%,分别比对照A和F提高4.69和3.70百分点,尤其是表征食用菌风味的谷氨酸含量更为明显[6-7],处理C比对照A和F分别提高0.66和0.51百分点,因而合理配比果树枝条废弃物和水稻秸秆对大球盖菇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4 子实体微量元素含量

表5可知,处理C的子实体微量元素成分的钙和铁含量最高,分别为83.54和47.61 mg·kg-1,比处理A分别提高了32.56%和48.78%。从总体上看,不同处理栽培的大球盖菇中重金含量为Mn>Cu>Pb>Cd,汞、无机砷都未检出,都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8];锰最高含量为7.49 mg·kg-1,随着水稻秸秆的添加量增加而下降,虽然目前尚无卫生限量标准,但仍值得注意,因此,建议选用混合料更为安全[9]。

表5 不同栽培料对大球盖菇子实体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栽培基质是大球盖菇赖以生长的营养来源,其成分配比是否合适是大球盖菇栽培获得高产的关键。果树枝条废弃物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营养物质,能供大球盖菇生长利用,适量添加有利于菌菇获得高产。本试验结果表明,当栽培料配方为40%果树枝条废弃物+29%水稻秸秆+30%稻壳+1%石膏粉时,无论是菌丝生长、菌菇产量还是生物转化率均显著优于其他配方。对于利用果树枝条废弃物等栽培大球盖菇子实体的营养和重金属含量的研究结果说明,进行大球盖菇安全高效生产栽培技术尤为重要,需要严格建立果树枝条废弃物栽培大球盖菇的产品质量关键指标体系[10]。

凤桥镇的果树修剪剩余物、水稻秸秆等未得到充分利用,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利用其栽培大球盖菇开启了资源化利用新途径,体现了循环经济的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生产实践中有推广应用的巨大潜力和前景。

猜你喜欢

盖菇大球转化率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桑枝秸秆培养大球盖菇栽培种配方的筛选
数理:大球和小球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有多少盏灯
化学平衡中转化率的问题
影响转化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移动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