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古典园林亭的景观营造分析

2022-04-01邹俊攀胡牮

安徽建筑 2022年3期
关键词:临水拙政园古典

邹俊攀,胡牮

(1.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 诸暨 311800;2.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在园林建筑中,亭的主要功能是供人驻足、休憩、纳凉和避雨,同时还具备文人精神和美学价值[1]。从古至今,在园林景观中亭是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亭,一般不设门窗,形态多样,能给山水平添色彩。亭常常与山、水、植物等结合起来组合造景,并成为园林中“点景”的手段,故亭有“园林之眼”的美称[2]。从亭的样式来看,具备多样的风格造型。亭的作用,由最早的军用机构演变成驿站,再逐渐转变成如今的可供观赏、休憩以及点缀景观的园林建筑。在意境营造方面,融合了人与自然、人文思想、人的情感等多方面因素,表达亭的特殊文化[3~4]。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以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亭”为对象,调查范围涉及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5座古典园林,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踏查、统计分析等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调研苏州古典园林中亭的位置、造型、题名和造景,并结合具体案例展开深入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亭的选址分布

亭的选址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①能够遮风挡雨,具备良好的观赏条件;②优美的景观效果,亭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自身也具备观赏作用。根据实地调查,亭在园林中的选址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水面上、临水处、山石上及平地上(图1、图2、图3、图4)。

图1 湖心亭(狮子林水面上)

图2 濠濮亭(留园临水处)

图3 沧浪亭(沧浪亭山石上)

图4 嘉实亭(拙政园平地上)

2.1.1 亭的选址分析

对5座苏州古典园林中有命名的亭进行全面调查,按在园林中的选址进行统计见表1所示。拙政园中有亭15座,设于水面上2座:荷风四面亭、塔影亭,设于临水处5座:梧竹幽居、绿漪亭、涵青亭、倚虹亭、得真亭;设于山石上的6座:绣绮亭、放眼亭、雪香云蔚亭、笠亭、待霜亭、宜两亭;设于平地上2座:天泉亭、嘉实亭。网师园中有亭2座,设于临水处1座,为月到风来亭;设于平地上1座,为冷泉亭。留园中有亭6座,设于临水处2座:可亭、濠濮亭;设于山石上2座:至乐亭、舒啸亭;设于平地上2座:冠云亭、嘉晴喜雨快雪之亭。狮子林中有亭6座,设于水面上的1座,为湖心亭;设于临水处的4座:飞瀑亭、真趣亭、扇亭、文天祥碑亭;设于平地上1座:御碑亭。沧浪亭中有亭2座,其中1座设于山石上为沧浪亭;1座设于平地上为仰止亭。

苏州5座古典园林亭的选址分布统计表 表1

苏州5座古典园林中共计有命名的亭31座,位于临水处、山石上、平地上、水面上的亭的数量分别为:12座、9座、7座、3座,分别占比 38.7%、29.0%、22.6%、9.7%(图5)。设于临水处的亭的占比最大,其次为位于山石上、平地上,占比最少的是位于水面上的亭。临水处的亭,所处的空间相对开阔,有较好的视线关系,能满足亭中观景与它处赏亭的功能,同时符合人的亲水特性,故水边成为设亭较为青睐的选址。

图5 亭的选址分布汇总统计图

2.1.2 亭的不同选址的作用

亭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既能成景,供人作为欣赏的对象;又能得景,吸引人们驻足观赏;还能成为人们绝佳的休憩场所[5~6]。

设于山石上的亭,小巧精致,以树木为衬托,自然生动。同时,由于地处园林制高点,无论是俯瞰园内还是园外景色,都是重要的观赏点。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待霜亭和绣绮亭正是设于山石上的亭的例证。这几座亭不但自身形体优美,且与环境和谐相生,为园景增色不少。设于临水处的亭,依水而建,起到平台的作用,而水体则是一种衬托与过渡,借水景充实亭景,二者互为映衬。亭倒影水中,物影成双,虚实相生。设于水面上的亭,亭于水中卓然而立,似有一种蓬莱仙境之感,通过小桥连接或廊隔断园内视线,丰富园中景观层次,游赏者在不同位置观赏到不同的风景。设于平地上的亭,多用于提供休憩、纳凉、游览之用途,多结合山石、树木等构成各具特色的景致。

古典园林中亭的选址,一定要有特色的美景环绕,观赏视角和观赏距离也要最为适宜。因此,亭被誉为“园林之眼”。

2.2 亭的造型分类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亭,按立面形式分,有单檐、重檐,其中单檐居多;按平面造型分,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按顶的样式分,有攒尖顶、歇山顶等[7~8]。亭的不同造型样式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给人带来各具特色的视觉感受[9]。

拙政园中,亭的立面形式以单檐为主,其中天泉亭的立面形式为重檐。在亭的平面造型上,园中有方形亭、圆形亭、六角亭、八角亭、半亭等,其中方形亭7座、半亭1座、六角亭3座、八角亭2座、圆形亭1座,凸型亭1座,最为特别的是涵青亭(图6),该亭的平面造型为凸字形,在调查的古典园林中仅此一座。按顶的样式,歇山顶的亭6座:绣绮亭、倚虹亭、雪香云蔚亭、放眼亭、涵青亭、得真亭;攒尖顶的亭9座:绿漪亭、梧竹幽居、荷风四面亭、待霜亭、嘉实亭、塔影亭、天泉亭、笠亭、宜两亭。

图6 涵青亭(拙政园凸型亭)

网师园中,亭的立面形式基本为单檐。在亭的平面造型上,半亭1座,六角亭1座[10]。按顶的样式,2座亭建筑都为攒尖顶:月到风来亭、冷泉亭。

留园中,亭的立面形式基本为单檐;在亭的平面造型上,方形亭3座,六角亭2座,圆形亭1座。按顶的样式,攒尖顶的亭3座:可亭、冠云亭、舒啸亭;歇山顶的亭3座:濠濮亭、至乐亭、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狮子林中,亭的立面形式基本为单檐。在亭的平面造型上,方形亭2座,半亭2座,六角亭1座,扇形亭1座。其中:扇亭以其独特的扇形造型(图7),是调查的古典园林中的孤例。按顶的样式,攒尖顶的亭3座:湖心亭、文天祥碑亭、御碑亭;歇山顶的亭2座:真趣亭、飞瀑亭,其中:扇亭的顶样式特殊,既不属于攒尖顶,也不属于歇山顶。

图7 扇亭(狮子林扇形亭)

沧浪亭中,亭的立面形式基本为单檐。在亭的平面造型上,方形半亭1座,方亭1座。按顶的样式,攒尖顶的亭1座为仰止亭;歇山顶的亭1座为沧浪亭。

综合分析5座苏州古典园林的31座亭,按立面形式统计分析,单檐30座(占96.8%),重檐1座(占3.2%)。按平面造型统计分析(图8),从多到少的依次为:方形亭13座(42%)、六角亭7座(23%)、半亭 5座(16%)、圆亭 2座(7%)、八角亭2座(6%)、扇形亭1座(3%)和凸形亭1座(3%)。按顶的样式统计分析(图9),主要为攒尖顶19座(61%)、歇山顶11座(36%),另有1座顶的形式特殊(3%)。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亭,结合所处的环境展现出多样化的景观形象,在立面形式、平面造型及顶的样式等方面均有丰富的表现。

图8 亭的平面造型汇总统计图

图9 亭顶的样式汇总统计图

2.3 亭的题名分析

亭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文化取向常常富于诗情画意,而诗情画意集中体现在题名上。通过对5座苏州古典园林亭题名的调查,将题名的含义归纳为5个类别(图10),按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赞美山水”的有10座(占32%);“抒发情怀”的有11座(占36%);“点明位置”的有6座(占19%);“外观形象”的有3座(占10%);“哲学思辨”的有1座(占3%)。

图10 亭的题名分析汇总统计图

由统计分析可知,苏州古典园林中亭的命名多源于对大自然山水美景的礼赞或是抒发情怀寄情达意,其次是点明亭在园林中所处的位置,也有部分题名是对亭所呈现的外观形象的表述,以及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辨析,如留园的濠濮亭取名自“濠濮间想”的典故。

亭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园林中必不可少的景观元素。它与其他元素一起,构成了园林的整体形象。亭不仅需要丰富的类型与外观,也要通过题名的画龙点睛,实现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完美融合。

2.4 亭的造景表现

2.4.1 诗情画意

苏州古典园林中,运用传统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艺术理论与构图布局,在大小不同的空间中,综合运用各种园林要素把景致提升到“诗情画意”的境界。其中,匾额和楹联则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观景的同时获得诗情画意的美妙感受。拙政园中湖心亭(荷风四面亭)有一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的对联,上悬有“荷风四面亭”的匾额,使周遭风荷之景顿生画意。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悬挂着“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横联是“山花野鸟之间”,表达了该处的环境特点,给人以宁静悠远的心境。

2.4.2 对景借景

苏州古典园林中,亭与所处环境巧妙融合,达到虚实相生,动静合宜。每一处亭的位置都是绝佳的观景点,伴随游赏视线的转移,映入眼帘的园林景致不断更新,正所谓游目骋怀。踏足山上之亭,可俯瞰茂林苍翠、溪水淙淙,可远观周遭之景、园外之景。临水之亭通常选址精妙,与远景互为应对,构成对景。

2.4.3 对比衬托

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留园的冠云峰是江南园林太湖石的佳作,冠云亭位于其一侧,通过相互之间的对比衬托,冠云峰脱颖而出,展现出挺拔的身形和卓然的姿态。拙政园中的荷风四面亭,结合四周风荷之景,动静相衬托,又以荷花来营造该亭的文化涵养,创造其观赏价值及意境。

3 苏州古典园林亭的实例分析

3.1 案例1:荷风四面亭

荷风四面亭为单檐六角攒尖顶(图11),位于拙政园中部的西山西南角,位置恰好于水池中央[11]。亭的西南侧有两个曲桥,水池被划分成三个独立又相通的水域。荷风四面亭的北侧是见山楼,水域将二者隔开,亭的东北侧是雪香云蔚亭。荷风四面亭被水面环绕,是整个水景的核心部位,同时也是拙政园中部区域的交通枢纽。亭身通透,恰与山角石矶互相映衬。亭内有“荷风四面”匾额,以及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荷风四面亭以荷花命名,它矗立在水池中央小岛之上,被荷花环抱,宛如亭亭玉立的少女,风姿绰约。

图11 荷风四面亭(拙政园)

3.2 案例2:雪香云蔚亭

雪香云蔚亭是一座古雅的方亭(图12),位于拙政园中部水池中央的山顶[12]。拙政园池中有2座山,一大一小并列,东岛小而高耸,待霜亭位于其间。西岛虽大却平缓,沿石阶拾步而上,雪香云蔚亭位于其顶端。“雪香”是古人用来形容花景白皙芬芳的常用词,多指梅花。例如,梅林常被称为“香雪海”。雪香云蔚亭周遭满是自然风光,幽篁丛茂密苍翠,古树横掩水面,临近清澈的水流,这里传达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雪香云蔚亭不仅是赏景的佳处,也是重要的观赏点,它在拙政园中部的景观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12 雪香云蔚亭(拙政园)

3.3 案例3:沧浪亭

沧浪亭坐落在同名园林沧浪亭南部的山上(图13),四周参天大树环绕。沧浪亭是一座方形石亭,飞檐凌空,檐下为斗。亭的四根石柱之上刻有神童、鸟兽、花卉等图案。“沧浪亭”一词由清代俞樾题写,亭有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13]。亭立于山石之上,与周围的古木融为一体,营造出静谧自然的美感。沧浪亭位于山顶,从山的任何部位皆可观赏,处于亭中又可俯瞰园林之美。沧浪亭不仅造型优美,且蕴含着古人丰富的精神追求。

图13 沧浪亭(沧浪亭)

4 结语

亭是一种园林建筑,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形式之一[14]。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亭选址得宜、造型典雅、题名精妙、造景巧妙,它如“园林之眼”点亮着园林空间,在园林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临水拙政园古典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风雨拙政园
《花乱开》
临水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样读古典诗词?
江南古典园林生态文化研究
荷花节
论经济、文化等要素对园林设计的作用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