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留芽间距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2022-04-01钟海霞周晓明张付春潘明启韩守安伍新宇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粒重可溶性间距

钟海霞,周晓明,张付春,潘明启,韩守安,伍新宇

(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91)

0 引 言

【研究意义】葡萄(VitisviniferaL.)属于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L.)植物[1]。酿酒葡萄梅鹿辄(Merlot),是早熟红色酿酒葡萄品种之一,其果实中含糖量高,酿造的葡萄酒含有丰富的果香味,由于其单宁、花色苷等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酿造出的干红葡萄酒常作为赤霞珠、品丽珠等品种葡萄酒的调配酒[2-4]。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分为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外在品质主要有果穗的疏紧、果粉厚度、单粒重、果皮颜色等,内在品质主要有糖酸含量、酚类物质含量、香气物质等,常通过评价葡萄果实的品质来确定该品种的酿酒品质[5-8]。酿酒葡萄品质除受生态区环境制约外,很大程度上受栽培管理措施的影响[9]。‘厂’形树是目前生产上主要推广应用的一种宜于埋土和机械化操作的酿酒葡萄树形结构[10]。葡萄负载量与葡萄的品质密切相关[11],产量越高,葡萄所含的有效成分就越低,葡萄的质量就越差,但产量也不是越低越好,每个品种都有其自身最佳的产量和质量比。【前人研究进展】适当的叶果比和合理的单株负载量是生产优质果的基本条件,产量过高,不仅会降低果实含糖量和品质,而且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产量[12-14]。减少酿酒葡萄果树负载量有助于改善品质[15]。闫妮妮[16]研究认为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与葡萄产量呈显著负相关性,而总酸含量与葡萄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刘胜[17]研究表明,疏果处理能够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疏下穗和疏下穗的一半更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张雯等[18]研究得出,单宁含量主要受留芽量和结果部位高度2个因素影响,25 芽/m 留芽量和结果部位高度 70 cm 时浆果单宁含量最高。雷玉娟等[19]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留芽量处理对 ‘厂’形树形下,与对照相比,21芽/m能显著增加酿酒葡萄果实单粒质量,12芽/m芽能够显著提高双蔓双臂树形下层果实的含糖量和‘厂’字形树形上、下层果实的含酸量。【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对葡萄适宜留芽量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但关于‘厂’形梅鹿辄葡萄的适宜留芽量的研究未见报道。亟需研究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新疆农科院安宁渠试验场园艺所葡萄基地6年生梅鹿辄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留芽间距(4、6、8 cm),测定葡萄枝条及髓心粗度、果实粒重、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成熟期总酚含量、黄酮含量、花青素含量、单宁含量及产量,得出最佳留芽间距,为葡萄植株持续优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以新疆农科院综合试验场园艺所葡萄基地6年生梅鹿辄为材料,株行距1 m×3.5 m,单蔓倾斜龙干形(‘厂’形架式)。单蔓倾斜龙干形(Single vine tilting dragon): 主蔓1个,主蔓与地面呈≤30°夹角倾斜拉到第一道铁丝后,水平绑缚在第一道铁丝上,作为结果部位,结果部位的长度与下一株葡萄接触为止。同行葡萄主蔓向一个方向倾斜,在第一道铁丝上逐年形成水平连接的多年生结果部位。留2~3节短梢修剪,单株结果部位上培养4~6个结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上留1~2个结果母枝。

1.2 方 法

试验于2018年5~12月进行,于5月下旬,葡萄出土、上架后进行对梅鹿辄葡萄单蔓倾斜式树形(‘厂’形)的结果母枝距离按照平均4、6、8 cm控制处理,即每枝条留芽量为30、20、15芽/m。选定45株树势均一的植株,每15株为1个重复,共3次重复,正常土肥水管理。花期挂牌标注。生长发育期调查不同留芽量处理枝条和髓心粗度,成熟期调查产量;于果实发育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对各处理果实进行采样,从每个处理下的梅鹿辄品种上、中、下结果部位随机各采集30 粒果实,液氮速冻,带回实验室于-40℃冰箱保存样品,测定各项品质指标。秋季修剪期,调查枝条情况。

采用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测定单粒重;利用日本PAL-1数显折光糖度仪测定鲜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利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20];采用福林一肖卡法[21],结果以没食子酸等价值表示(mg/g)测定总酚含量;采用甲基纤维素法测定单宁含量[22];采用李启彭等[23]方法,乙醇体积分数为 60% ,料液比为 1∶10,提取 90 min,提取温度 80℃ 。以芦丁为标准溶液,在 510 nm 处测定葡萄的黄酮含量;采用铁盐催化比色法[24]葡萄原花青素含量。

1.3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 2016、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方差分析和作图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留芽量处理对“厂”形梅鹿辄葡萄枝条和髓心粗度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留芽间距处理下枝条的变化不大,其中6 cm留芽间距下枝条纵径、横径,髓心纵径、横径平均值均为最大,第4节间长为6 cm留芽间距处理下最小,不同留芽间距处理下的枝条相关指标差异不显著。随着留芽间距的减少和留芽数量的增加,葡萄结果枝粗度和髓心减小,留芽越多,结果枝营养生长越弱,流向果实的养分增加。表1

2.2 不同间距留芽对“厂”形梅鹿辄葡萄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2.2.1 不同间距留芽对“厂”形梅鹿辄葡萄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果实粒重及营养物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3种间距留芽的葡萄果实粒重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在8月14日,粒重最大的是6 cm留芽间距,为0.94 g,4和8 cm留芽间距下的葡萄果实粒重在0.70 g左右;9月11日时,3个留芽间距的葡萄果实粒重最接近,在1.06~1.13 g;9月27日时,6 cm留芽间距下的葡萄果实粒重最大,为1.45 g,4和8 cm留芽间距下的葡萄果实粒重在1.20 g左右,6 cm留芽间距下的葡萄果实粒重较4和8 cm分别高19.31%、16.55%,此时3种留芽间距下的葡萄果实粒重无显著差异。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表现来看,在8月14日,最大的是6 cm留芽间距,为12.91%,8 cm留芽间距最小,为10.79%;在9月11日,最大的是4 cm留芽间距,为18.02%;9月27日时,4和6 cm留芽间距的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在19.00%左右,8 cm留芽间距下可溶性含量最低,较4和6 cm留芽间距分别低14.71%、12.45%,4和6 cm留芽间距的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8 cm留芽间距。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3种留芽间距处理下的变化趋势相似,在8月14日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范围在9.90%~11.71%,9月27日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8 cm留芽间距,为30.60%,与4 cm留芽间距无显著差异,6 cm留芽间距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较4和8 cm留芽间距分别低3.05%、7.58%,4和8 cm留芽间距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6 cm留芽间距。表2,图1

表1 不同留芽量处理枝条和髓心粗度Table 1 Different branches of buds to treat shoots and core thickness

表2 不同留芽间距处理下葡萄果实内含物含量变化Table 2 Effect of the contents of grape fruit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bud spacing

2.2.2 不同间距留芽对“厂”形梅鹿辄葡萄果实成熟期果实内含物含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4 cm留芽间距和8 cm留芽间距均为0.12 mg/kg,6 cm留芽间距为0.09 mg/kg,3种留芽间距处理下总酚含量无显著差异。平均数最大的是6 cm留芽间距,为1.05 mg/kg,最小的是4 cm留芽间距,为0.90 mg/kg,3种留芽间距处理下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平均数最大的是8cm留芽间距,为1.19 mg/kg,最小的是6 cm留芽间距,为1.09 mg/kg,3种留芽间距处理下花青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平均数最大的是6 cm留芽间距,8 cm留芽间距与之无显著差异,含量均在30.00%左右,最小的是4 cm留芽间距,为28.54 mg/kg,显著低于6 cm留芽间距和8 cm留芽间距处理。图2

2.3 不同间距留芽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的产量的影响

研究表明,由各处理葡萄穗重在81~95 g,6 cm间距葡萄穗重最大,为94.67 g,较4 cm间距和6 cm间距分别重8.40%、2.51%。葡萄的产量均随着留芽间距的增大而下降,8 cm间距产量偏低,为574.80 kg/667m2,6 cm间距单产为790.40 kg/667m2,可满足生产中高档葡萄酒产量要求;4 cm间距产量最高,为1 085.76 kg/667m2,可以生产一般类别葡萄酒,各处理通过控制留芽距离控制产量,与预计负载量差别不大。表3

表3 不同间距留芽梅鹿辄葡萄“厂”形的产量Table 3 Yield of “plant” shape of different distances of staying stag

注:a.果实粒重;b.果实可溶性糖含量;c.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图2 不同间距留芽下成熟期果实内含物含量变化Fig.2 Effect of fruit content in maturity of different distances of staying buds

3 讨 论

果树枝条是果树利用养分造就而成的有机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25]。根据对不同留芽间距处理下葡萄枝条的相关测定,在枝条纵径方面,4 cm留芽间距显著低于6和8 cm留芽间距,留芽越多,结果枝营养生长越弱,流向果实的养分增加。在果实粒重方面,平均数最大的是6 cm留芽间距,为1.45 g,3种留芽间距的果实粒重无显著差异。酿酒葡萄果实中的糖在酵母作用下生成酒精,糖含量决定葡萄酒的酒精度[26]。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方面,最大的是4 cm留芽间距,6 cm留芽间距与之无显著差异,8 cm留芽间距显著小于4和6 cm留芽间距。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来看,最大的是8 cm留芽间距, 6 cm留芽间距显著小于8 cm。单宁是葡萄酒重要的结构物质,决定葡萄酒的质地和储藏价值。单宁含量高的酿酒葡萄,其酿造的葡萄酒具有陈酿潜力[27]。在果实内含物含量方面,3种留芽间距处理下果实中总酚含量、黄酮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果实单宁含量存在显著差异,6 cm留芽间距下的果实单宁含量显著高于4 cm留芽间距。

按4、6、8 cm间距留芽,实际产量与预计负载量差别不大,达到了按要求控产的目的。留芽间距4 cm负载量较高,达到1 085.76 kg/667m2,为了达到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原料的目的,建议降低负载量,即增加留芽间距;6 cm处理负载量790.40 kg/667m2,8 cm处理负载量574.80 kg/667m2。6和8 cm 2个处理在果实品质和枝条发育情况方面均表现良好。

4 结 论

设计产量与实际产量接近,产量随着留芽间距的增大而下降,产量分别为1 085.76、790.40、574.80 kg/667m2;穗重随留芽间距的增大而略有增加,粒重差异不大。果实酚类物质、单宁和花青素含量以8 cm留芽间距处理最高,黄酮含量以6 cm处理最高。枝条纵横径以6 cm处理最粗,髓心直径则以8 cm处理较小,第4节节间长度以6 cm处理最短、8 cm处理最长。6 cm处理产量适中,8 cm产量和果实品质均较佳。‘厂’形梅鹿辄葡萄在留芽间距8 cm处理下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优良品质。

猜你喜欢

粒重可溶性间距
开始和结束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气溶胶铁可溶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获揭示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调整图标间距让桌面布局更个性
叶位叶片对两系超级杂交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化学—渗透压法温和破碎处理下大肠杆菌细胞胞内蛋白质的释放率
玉米专用缓释肥料应用效果
算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