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奥教育带给孩子克服困难和面对挫折的勇气

2022-04-01孙卫华

体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毅力火炬赛场

孙卫华

如果说奥运会是人类对运动极限的挑战,那么残奥会就是人类对意志和精神的磨炼。每一位残奥运动员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励志故事,他们的身体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生活和工作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但面对痛苦,残奥运动员均不屈服于命运、不放弃生活。不仅如此,他们往往更热爱生命和生活,更有勇气直面挑战、战胜困难。

2020年9月11日,国际残奥委会发布了《残奥价值观教育》教学手册,提出了残奥会的四大价值观:勇气、毅力、激励与平等。残奥运动员正是凭借面对身体残缺的勇气、怀揣对运动的热爱与渴望以及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拼搏的精神不断重新定义可能性,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惊人成就。因此,可以说残奥教育兼具生命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意义。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从学生时代每天就面临着学习与生活带来的竞争与挑战。在成长的道路上,可能因为内心的一丝恐惧、尝试中的一次失敗、被拒绝后的小小失落,导致内心产生畏难与逃避情绪,从而因缺少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而变得自闭、自卑,甚至失去对自己的信心,这样的状况非常不利于青少年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心理学家艾琳博士认为,勇气并不意味着孩子无所畏惧,而是指当孩子在面临恐惧时,依然决定要完成。有勇气不代表孩子不害怕,而是愿意接纳自己害怕的情绪,继续往前走,试着突破(图1)。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勇气教育是健全其人格的重要举措,而残奥教育正是培养孩子勇气的有效手段。残奥会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榜样可以让当代青少年了解到在世界上还有一个特殊群体,命运虽然剥夺了他们的翅膀,但是他们却通过勇气与毅力打开了自己的另外一扇大门,这扇大门让他们向世人展示了勇敢不屈的灵魂。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中,视障运动员李端高擎火炬,走向雪花主火炬台,此刻全场目光聚焦、屏住呼吸,时间一秒秒流逝,就在李端不停尝试的时候,助威声和掌声响彻鸟巢。终于,“咔哒”一声,李端将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这一分钟,43岁的他整整练习了五天。李端说:“在我点燃火炬的时候,全世界都看见我们这些残疾人确实不容易,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坚持、会努力,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这时,有多少人被他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毅力打动了?有多少人破防了?这触动心灵的共振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正是残奥会在筹备与开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残奥运动员榜样、赛场中迸发的人性光辉、赛场下残奥运动员不分国界彼此的激励,为残奥教育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而孩子们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更多来源于所受的教育,当我们看到很多残奥运动员遭受了重击后仍勇敢地面对现实、不向命运低头、用毅力与命运抗争并通过他人的激励不断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我们除了为他们感到骄傲与开心外,更被激励并改变着,坚信“我能”比“我赢了”更重要。图1显示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毅力火炬赛场
Physically Challenged Teen Is Virtual Superman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传递火炬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