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策划 精细管理

2022-04-01李锋金蓉刘俊来

出版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项目建设项目管理

李锋 金蓉 刘俊来

摘 要:科学出版社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建设上精心策划,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国家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托策划选题,把高层次高水平作者和专业化编辑作为项目实施的根本保证,把充分发挥主编和编委会的作用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实施的关键,注重主题出版项目,并充分发挥科學出版社的综合性优势。在项目管理上,做好顶层设计和项目规划,前期管理制度先行,中期管理注重细节,后期管理加强考核。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学出版社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关键词:国家出版基金 项目建设 项目管理 重大出版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自2008年设立以来,以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宗旨,为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1]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科学出版社长期坚持专业化、精品化、系列化的发展理念,发扬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出版传统,策划出版了众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学术精品。科学出版社社领导高度重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作为出版社重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机构设置、制度建设、选题建设、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主要从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各出版机构组织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提供借鉴。

自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科学出版社共有60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历年平均申报通过率在70%以上,远超全国平均申报通过率34.55%。[1]取得这些成绩与出版社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建设、精心策划国家出版基金推荐项目有密切关系。

一、项目建设——精心策划

1.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国家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托策划选题

科学出版社一贯坚持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出版传统,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科技创新为己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紧密跟踪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精心策划选题,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成果为依托,确保推荐申报国家出版基金的项目均具有前沿性和权威性。

2.高层次高水平作者和专业化编辑是项目实施的根本保证

作者是书稿内容的创造者,是保证内容质量的关键,没有高层次高水平的作者就不可能打造出高质量的学术精品。作者的科研能力、学术造诣、专业功底、治学精神、组织能力等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内容质量的根本保证。科学出版社策划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国家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托,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培养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为主要作者群体,确保了基金项目的学术质量。

编辑是图书的策划者和生产者,基金项目的实施离不开业务过硬的专业编辑队伍,没有高水平专业化编辑的精心策划、仔细打磨,也不可能打造高质量的学术精品。科学出版社承担基金项目的编辑团队大多为知名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均有相关专业背景,在承担重大出版项目的过程中,锻造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形成了务实高效的团队精神。只有在好作者和好编辑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实践证明,每一部精品力作都是作者和编辑的智慧与心血的结晶,高层次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和专业化的编辑队伍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3.充分发挥主编和编委会的作用是基金项目实施的关键

科学出版社申报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丛(套)书为主,丛书主编是丛书项目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项目策划初期,编辑团队认真听取主编的意见和建议,对项目进行权威的顶层设计,在组织编委会的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充分规划;项目立项后,在主编和编委会的组织协调下,对项目的编写进行全程跟进;交稿后的书稿由编委会进行专业的学术把关。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主编的学术影响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和编委会的学术把关与项目推进作用,是确保重大出版项目成功的关键。科学出版社承担的出版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总主编均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担任,例如“纳米科学与技术丛书”由白春礼担任总主编,“自然科学大辞典系列”分别由王元、都有为、高松、陈宜瑜、孙鸿烈担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5个分册的总主编。在总主编的领导下建立了强大的编委会,充分体现了丛书主编和编委会在重大出版项目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4.注重主题出版项目

主题出版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年度工作重点之一,也是科学出版社的编辑工作重点。“十三五”以来,科学出版社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研究主题出版规律,强化主题出版策划能力,围绕重大主题提前规划选题并纳入全社选题规划,监控主题出版项目的出版全流程,并把主题出版作为部门领导和社领导班子社会效益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十三五”期间,科学出版社组织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极地征途:中国南极科考日记档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精学导读丛书(第一批)”、《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等5种(套)图书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十四五”开局之年,科学出版社重点出版物《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和《中国乡村振兴之路——理论、制度与政策》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5.充分发挥科学出版社的综合性优势

科学出版社已经形成以自然科学(S)、工程技术(T)、医学(M)、教育(E)、人文社科(H)五大出版领域为主体的学科布局。在坚持“立权威、树标杆、促转型”策略继续扩大自然科学领先优势、实施产品领先策略的同时,科学出版社努力发展和提升在工程技术、医学、人文社科等学术著作出版领域的品牌和影响力,追求多学科协同发展,图书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满足现代科学发展交叉融合不断加剧的特点,充分体现科学出版社的综合性优势和“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出版特色。gzslib202204011923

科学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学科覆盖面大,多学科融合特色鲜明。例如,在科学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多学科融合成果有《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华罗庚文集》、“软物质前沿科学丛书”、《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地球观测与导航》;在工程技术领域,有“5G关键技术与应用丛书”、《“两机”专项:航空发动机技术出版工程》;在医学领域,有《〈本草纲目〉研究集成》《神经外科名家经典3D手术精粹系列音像制品》;在人文社科领域,有《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马藏(第一辑)》等。

出版单位承担一个甚至几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并不难,难的是要形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集群,进而形成专业特色和品牌,实现优质项目可持续。[1]如何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好年度项目的出版工作,非常考验出版社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管理能力。科学出版社在项目长期规划、制度建设、团队协同、质量管理、项目考核等方面加强精细化管理成为项目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二、项目管理——注重精细化

1.顶层设计,做好规划

长期以来,科学出版社高度重视重大出版项目、丛书项目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制定,以集聚更多优质出版资源,提升科学出版社的选题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促进重大出版项目建设,并以重大出版项目带动和促进全社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制定了出版“十二五”重点选题发展规划和“十三五”选题发展规划,经反复研究,确立了重点丛(套)书700余项。科学出版社设立了出版社层面的重大项目库,成为各类重大出版项目的“蓄水池”。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等大多来自社重大项目库。

2.前期管理制度先行

第一,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在国家出版基金成立之初,为加强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统筹管理,科学出版社成立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领导小组,2012年成立了社级重大项目论证委员会和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专题研究和策划重大选题,统筹全社重大出版项目建设并推进选题规划实施。重大项目论证委员会负责重大出版项目的论证与审批;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负责重大出版项目的选题管理、质量管理、过程监控、组织年检和成果验收等日常工作。出版社先后出台《国家出版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国家出版基金经费使用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第二,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出版基金的相关要求。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形成了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办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严谨规范的规章制度,涉及项目申报、项目管理、项目验收、绩效考评等各个方面,要做好国家出版基金的申报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就必须认真研究、学习国家出版基金的相关制度和文件。每年的国家出版基金申报指南会在当年的“资助重点”和“资助要求”中明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大方向,例如2021年申报项目可参阅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相关问题解读》。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从申报到立项,要经过多个环节、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层层把关筛选,每个环节都会有项目由于各种原因被淘汰,有选题层面的,有内容层面的,有出版单位层面的。从出版单位的角度看,经过认真的选题论证、项目遴选,确定申报哪些项目之后,申报材料的准备是接下来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工作。[2]我们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国家出版基金申报的相关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关领域方向的项目参与申报工作。国家出版基金的相关制度和要求,是我们进行基金申报、基金管理和项目运作等各项基金工作的指导依据。

第三,重大项目库建设与申报评审常态化。科学出版社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作为负责重大出版项目建设的常设机构,将重大出版项目的申报、评审纳入日常工作,为打造精品图书做好优质选题积累,为申请国家出版基金做好项目储备。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每年组织两次社重大项目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启动后,入库项目优先推荐。“十三五”时期,科学出版社累计遴选出128个项目进入社重大项目库,其中35个项目已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中期管理注重细节

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后,根据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的相关要求、《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实施与管理相关问题解读》和社内相关制度,对每个项目进行全流程管控,在各个流程环节中注重细节。

第一,项目单独立项。每一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均单独立项,每个项目的资助经费核算必须纳入单位会计核算体系,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每个项目成立多部门人员组成的专门项目工作组,负责对接该项目的出版、生产、支出、结算、年检、结项等具体工作。

第二,制定项目预算和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立项后,项目承担部门要依据批复资助金额更新项目预算,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每个项目配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质量和进度保障措施》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与项目负责人签订《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廉政责任书》等。各项目承担部门及时与作者签订合同,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和运作周期表,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第三,项目管理的全流程管控。为保障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順利实施,为提醒运作流程中各环节的经办人员,区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普通选题,科学出版社在内部管理平台中增加了专门管理模块,确保基金项目在编辑加工、设计排版、校对、质量检查、生产印制等多个环节重点提示和重点保障。

第四,严抓项目质量控制。科学出版社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为确保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图书质量,还制定了相关制度,在编、校、印等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学术质量控制上,科学出版社依托总主编、编委会、分册主编对项目进行学术把关,编委会安排“小同行”专家负责具体稿件的学术质量、图书架构以及科学性、逻辑性等审查把关,确保项目的学术水平和内容质量。gzslib202204011923

在出版质量控制上,科学出版社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由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协调基金项目各生产环节,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以确保项目的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根据项目特点,可以适当增加审稿和校次,例如“自然科学大辞典系列”各分册均进行了6次审稿和7次校对。出版社质检部负责检查国家出版基金图书全品种付印样和成书质量。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审核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图书下厂付印前的封面和文前校样。生产部门负责基金项目的印制工作,确保基金图书的印装工艺和印装质量。

4.后期管理加强考核

為进一步激励编辑提高策划能力,加大策划力度,组织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出版项目,争取更多国家级重大出版项目,获得更多国家级重要奖项,科学出版社制定了《出版单项奖奖励办法》,对完成验收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承担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奖励。同时,科学出版社已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把包括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内的重大出版项目的策划和出版纳入中层干部任职考核目标,同时作为编辑岗位晋升、人才培养计划、年终评优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对于不能按期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承担部门和个人,科学出版社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并取消下年度申报资格。对所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必须做到成书必检,如质量不合格,除给予相关责任人(责任编辑、责任校对、设计人员、责任印制、三审人员等)一定的经济处罚外,还会取消其评优资格。

三、结语

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对市场效益较小的高水平学术著作的出版给予了强力支持和保障。科学出版社结合自身“三高三严”的优良传统、高水平的专业化编辑队伍、多学科的综合性优势,不断总结和完善重大出版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研究和思考高水平学术著作的出版规律,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科学家群体和科研工作者的认可。本文通过总结科学出版社在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出版单位提供镜鉴,为我国出版业组织更多高水平的重大出版项目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祁德树,吴明华.国家出版基金引领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出版,2020(08):20-26.

[2]范庆奎.从细节着手做好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工作[J].出版发行研究,2020 (6):41-45.

猜你喜欢

项目建设项目管理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项目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构建与研究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