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读写互动,促进教育良性循环

2022-03-31高奕

文理导航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新课改策略小学语文

高奕

【摘  要】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应积极促进“读写互动”,这不仅是实现和谐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式,更能切实彰显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因此,本文将结合日常教学案例,对小学语文“读写互动”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读写互动;策略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一线语文教师更应深谙“读”与“写”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道理。从教学实际来看,语文教学犹如一辆“正在行驶的车子”,阅读就是这辆车子的“前轮”,写作就是“后轮”,只有“前后轮”密切配合、协调互动,“车辆”的行驶才能真正稳定。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清“读”与“写”之间的联系,更要助学生积极运用这样的关系,夯实语文基础。同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对新教育理念的践行卓有成效。因此,为了延续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期望,助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增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大力贯彻“读写互动”理念,让学生的读写技能同步增长。

一、利用批注阅读,促进读写互动

批注阅读,指的是阅读者利用注解或批语的方式,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思、想、感”及时记录下来的一种阅读模式。其中“批”指的是利用感性语言表达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感受,如读后感,学习心得等;“注”指的是圈、画、勾、点等。这种“自读自悟、随文练笔”的阅读模式对小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可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还可以促进读写的互动与融合。

现以《穷人》这篇课文为例说明,教师首先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批注。在课前预习中,学生需要对文中的生字词进行统一的梳理,同時学会读写“汹涌”“澎湃”“熄灭”等生词;还要对课文脉络进行梳理,知道整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时画出自己喜欢的语言描写,并留下相关批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并对文中存疑之处进行批注。比如,桑娜一家极端困苦,为什么她有勇气收留邻居西蒙留下的孩子呢?文中省略号的运用有哪些特别之处?此外,教师可以从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入手,让学生进行批注。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活动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原文,并画出展现桑娜一家美好心灵的描写,同时思考这些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怎样烘托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并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后,教师要求学生之间交流心得,提升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收获,以达到读写融合的目的。批注阅读,既能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读写过程。

批注阅读是融合“读”和“写”的训练模式。通过批注阅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可以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批注阅读时,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让学生留下不同的批注,优化批注阅读的实施效果。

二、利用补白训练,促进读写互动

所谓“补白”,就是根据课文中出现的“遗漏省缺”现象,在联系上下文的同时发挥想象,对其进行“二次创造”或“深度发掘”。想要实施“补白”训练,有众多切入口可供选择,如“情感意蕴”“标点符号”“文章结尾”“文本插图”“未知背景”等。“补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想象和思考的机会,这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等均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中积极组织“补白”训练,让学生将课文中缺失的部分及时落实到笔上,有助于推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度解读及个性感悟,还有助于落实“读写互动”的语文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学习体验获得“升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让语文课堂更灵动。

现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为例,这是一篇经典童话,其中有一些值得发挥的“留白”空间。对此,教师可以借助PPT课件,向学生呈现小女孩点燃火柴后看到的微弱光芒以及此后出现的种种幻象,同时播放既略微感伤又旋律优美的音乐。在课件画面中,小女孩手中的火柴的光芒越来越微弱,最终熄灭,此时万籁俱寂,唯余音乐静静流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听觉受到双重冲击,以至于画面停止之时,其仍然沉浸在之前的优美意境中难以自拔,而教师切勿打扰学生的思绪,而是让学生在如诗如梦的意境中沉醉,使学生酝酿出更为浓郁的情绪,从而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余地和回味空间。在想象之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补白训练,让学生想一想:当小女孩看到火柴微弱的光芒时,她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她又会想到什么?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付诸笔端。比如,有的学生联系小女孩凄惨的处境,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当火柴光芒闪耀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那充满香气的烤鹅,就连空气中都带着丝丝的香味。在烤鹅店旁边还有一个大蛋糕,我平常只能从橱窗中看到。蛋糕上面的奶油是如此诱人,就连樱桃也鲜艳欲滴。这些美味的食物就在我的眼前,仿佛触手可及。在那一瞬间,我感觉整个人被温暖包围着,不用考虑火柴能否卖光,就可以拥有充足的食物,温暖的被褥,还有爱我的父母……”通过这些创造性的补白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得到充足的锻炼。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体悟力和理解力,教师应在学生深入品味、细细领会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文章的“留白”进行二次创造,并将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这种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不言而喻的。

三、联系实际生活,促进读写互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以传统的方式组织读写训练,或是贴近课文内容进行写话训练主题的设定时,发现学生不仅缺乏兴趣,而且根本写不出来什么精彩的文字。这是因为读写训练脱离实际,且学生受课文学习的影响较深,根本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也写不出带有自身主观想法的内容。事实上,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本同样和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想要在语文课堂中组织读写训练,同样绕不开“生活”,教师不妨以教材为引,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实际认知写下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及个性化体悟,提高读写训练的有效性。

现以《猫》这篇课文为例,这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极具灵性的文章,主要为我们展现了猫的不同习性及与众不同的一面。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使学生能够感知作者对“猫”的细心观察和潜心关注,从而使学生形成细心观察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组织生活化的读写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生活化的读写话题,“你的家中是否饲养宠物?你是否认真观察过你的宠物?它有怎样的习性?又有着怎样的外貌特征?”为了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学生显然对这样与生活相当贴切的话题十分感兴趣,因而讨论情绪一度高涨,课堂氛围也更为热烈。在讨论过后,教师便鼓励、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生活化经历及感悟。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兔子的个性真是难以琢磨。说这两个兔子老实吧,它们有时候却很淘气。为了饲养兔子,我在家中专门准备了一个小笼子,还给笼子里铺上了一层软软的稻草。当阳光照进笼子时,它们就会懒洋洋地趴在笼子里;可是只要它们的‘玩性’上来,就会在笼子里蹦来蹦去,一刻都不消停。”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狗的性格实在是稀奇古怪。说它懒散吧,只要我家屋子门口有人经过,它就会竖起两只耳朵,瞪起铜铃般的眼睛,就像一个威武的警察一样,站在门旁边。若是说它尽职吧,它又经常性地从屋子里溜出去,不玩一个痛快绝不回来。”通过生活化的读写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利用群文阅读,促进读写互动

所谓“群文阅读”,指的是以教材为主导,同时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实际需求设计议题,并给学生筛选一些和议题高度相关的文本素材,让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的模式。在早期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促进读写互动,教师往往以单篇文本为主,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读写训练,但是这种训练模式相对单一,学生的读写收获是有限的。鉴于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阅读多篇文本。这些文本素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悟,让读写互动成为现实。

现以《我的“长生果”》为例说明,想要达到群文阅读的目的,以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教师应根据单元主题“我爱读书”,进行课内外相关文章的阅读拓展,并在适时的情况下进行对比阅读,促进学生对各类文章中所展现的读写方法有所认识,实现其阅读技能的习得。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明确以“我的阅读经历”为主题,为发挥主题的导向作用,教师为学生筛选了一些其他相关的阅读素材,如《忆读书》《窃读记》《谈读书》等,并在课堂中组织群文阅读活动。在群文阅读期间,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读书”这一行为的认识,让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分享读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阅读经历:自己最喜欢读哪些书?又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可以分享给其他的同学。自己对读书这件事又是如何看待的?与此同时,让学生写一两篇以“我的读书之旅”为主题的作文。而后,教师还可安排学生互相交流阅读经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这件事的认知,还可以起到读写互动的作用。

和单篇阅读不同的是,群文阅读需要同时阅读多篇文本素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习优秀的写作经验及写作方法,还可以形成更加丰富的阅读感悟,这对实现读写互动意义重大。

总而言之,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传统模式,教师也不应再依靠单纯的讲解,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来完成教学。基于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推进,教师应当认识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实读写互动,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这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所读文本的深入解读,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切实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学生的语用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在“读写互促”的氛围中,更能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真正投入语文学习中,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稳步发展。

【參考文献】

[1]刘子华.“语用”视野下小学语文读写互动教学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24):110.

[2]吴必莲.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0):4-5.

猜你喜欢

新课改策略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