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清自我,找准定位

2022-03-29

小学生优秀作文(高年级) 2022年3期
关键词:麦粒公鸡珍珠

王 娜

话题引入

人终其一生都在探索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其实是一个不断认清自我、找准定位的过程。当记者问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当初为什么选择数学时,他回答道:“别的都不会,只好做数学。”当记者问著名画家黄永玉当初为什么学画时,他的回答同样也是“别的什么也不会,只好作画”。但愿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故事有理

原不识字

有延①师教其子者,师至,主人曰:“家贫,多失礼于先生,奈何②!”师曰:“何言之谦,仆③固④无不可者。”主人曰:“蔬食,可乎?”曰:“可。”主人曰:“家无藏获⑤,凡洒扫庭除⑥,启⑦闭门户,劳先生为之,可乎?”曰:“可。”主人曰:“或⑧家人妇子欲买零星杂物,屈先生一行,可乎?”曰:“可。”主人曰:“如此,幸甚!”师曰:“仆亦有一言,愿主人勿讶焉。”主人问何言?师曰:“自愧幼时不学耳⑨!”主人曰:“何言之谦。”师曰:“不敢欺,仆实不识一字。”

——选自《笑林广记》

【注释】

①延:请。

②奈何:怎么样。

③仆:即仆人,与主人相对,古时男子谦称自己为仆。

④固:本来。

⑤藏获:古代对奴仆的贱称。

⑥除:台阶。

⑦启:打开。

⑧或:有时。

⑨耳: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

思一思:同学们,这则故事中为什么最后老师说了句“仆实不识一字”,他借此想要讽刺社会中哪些人?

名人故事

孔子从师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节选自韩愈《师说》

【补充】

孔子曾向春秋时郯国的国君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周敬王时的大夫苌弘请教关于音乐的事,向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师襄学过琴,曾向老子问礼。

悟一悟:同学们,请查一查“术业有专攻”的意思,并思考我们能不能抓住孔子的“政、乐、琴、礼”知识去评价他们呢?

寓言有理

公鸡登上一堆沙土,在上面刨了个不亦乐乎,它忙忙碌碌地想找点食物,最后却翻出了一颗珍珠。公鸡说:“这个宝物尽管光彩夺目,对我却毫无用处,还不如找到一颗麦粒,用它来填饱肚子。咱们庭院里的鸡鸭羊猪,都喜欢吃麦粒,要这珍珠干什么呢?我用不着佩戴这个宝物,也不想用它来打扮自己,就让人们去把它当作宝贝吧!”说罢,公鸡把珍珠丢到一边,继续去翻找它的麦粒。

辨一辨:同学们,公鸡舍弃珍贵的珍珠继续寻找麦粒,你觉得它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猜你喜欢

麦粒公鸡珍珠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种”珍珠真神奇
蚂蚁和麦粒
自私的公鸡
雨珍珠
取珍珠
从麦粒到面包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
麦粒儿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