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03-29卢通

资源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土耕地用地

卢通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之要。统筹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是“十四五”时期破解全省保护与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求,是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重要保障。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省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目标、指标、重点区域、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政策举措等。

主要目标

保护和利用总体格局全面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资源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四次亲临河南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河南省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河南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面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保障实现“两个确保”的重大考验,要求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更加高效、自然生态保护治理更加有力、自然资源改革创新更加深入。

为此,《规划》明确,到2025年,河南省“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主要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总体格局、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耕地保护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等5个方面目标。

一是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总体格局全面形成。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全面增强、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法规制度体系持续健全,法治建设引领和保障作用得到强化;分类合理、内容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全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体系全面构建,自然资源执法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基础测绘及应用、地质工作、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等基础支撑能力持续提高。

二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治理稳步推进,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面积100平方公里,重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固碳能力逐步增强。沿黄地区国土绿化、水土保持、矿山综合整治等全面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工作走在沿黄省份前列。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6.09%,森林蓄积量达到2.23亿立方米,森林河南基本建成,全省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天然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成。

三是耕地保护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耕地数量保持稳定、质量稳步提升,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任务坚决完成,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持续强化,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更加精准高效,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确保不突破国家下达指标,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问题从源头得到遏制。开发区“亩均论英雄”成为共识,土地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生产总值使用建设用地明显下降。

四是礦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规模化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新发现矿产地10处,固体矿山总数控制在1500个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不低于40%,矿产资源利用率指标不低于自然资源部最低“三率”指标要求。矿产资源保护和储备体系基本建立,战略性及其他重要矿产资源保护与储备能力显著提升。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建立,在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比例大中型、小型分别达到60%、20%。

五是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得到重塑。通过职能机构重组、运行机制重构、创新平台重建,实现地质产业重振,资源储备保障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战略性矿产供给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地质科研成果应用引领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速,再造支撑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推动河南省地质产业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高端、关键环。

《规划》还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即自然资源保护水平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全面确立,利用效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重要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根本好转,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形成;全省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

开展五大行动

聚焦自然资源工作关键领域

为确保“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主要目标实现,需要聚焦全省自然资源工作关键领域,实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突破性的重大行动。《规划》对此提出5方面的重大行动。

一是自然生态保护行动。围绕建设美丽中原,以黄河生态保护为重点,建设高质量的沿黄生态带;着力提高太行山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能力,强化伏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大别山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能力;建设淮河、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沿线、隋唐大运河及明清黄河故道、沙颍河等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3大国家公园,有序建设自然保护地与重要生态节点。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生态空间分类管控措施,制定准入正负面清单管控制度,强化动态监管。

二是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把开展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作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重中之重,落实“控新治旧”要求,坚决做到违法者必查处、破坏生态环境必修复、法定义务必履行。坚决遏制问题新增,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移交移送一起;从严追溯落实环境修复责任,对历史遗留矿山问题,逐一建立修复清单,督促矿山企业落实修复责任。在豫西南、豫中、豫北、豫南选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探索开展区域矿山综合治理新模式。

三是耕地保护提升行动。划足划优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加强稳定耕地“非农化”“非粮

化”监测监管。严格开展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新增。持续开展“护田行动”,从严从快查处严重违法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深入推进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工作,堵塞制度监管漏洞,坚决防止违建别墅问题反弹。

四是存量建设用地盘活行动。做好盘活存量土地的“大文章”,全面清查批而未用和低效用地数量,建立存量建设用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创新机制推动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分类处置,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乡镇闲散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用地支持政策。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建设用地批、供、用全链条监管,建立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处置长效机制,根治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顽疾。

五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升行动。实施战略性矿产找矿,重点推进深部找矿,适应现代化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实施产品高端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巩固优势矿产产业链,注重延伸萤石矿、方解石矿、天然碱产业链条,建成国内重要的氟化工、钙粉、碱化工基地。做强膨润土、珍珠岩和沸石资源产业,尽快突破珍珠岩、膨润土选矿分离提纯技术。提升低品位、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施六大任务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两个确保”奋斗目标,提出6项重点任务,持续深化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创新,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自然资源助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严格保护耕地和高效利用土地。一是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划工作,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明确一般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管制目标、管制强度、耕地利用优先顺序,加强耕地动态监测,开展违法占用耕地问题专项整治;规范耕地占补平衡,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及潜力评价,加大补充耕地省级统筹力度;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大耕地保护补偿力度,对承担耕地保护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给予奖补。二是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全力保障发展用地,强化省级统筹,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三个一批”,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合力推进保障机制;大力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积极开展存量建设用地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支持工矿废弃土地恢复利用;促进建设用地提质增效,调整完善市场化产业用地政策,推动土地二级市场建设,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科学编制城镇土地储备3年滚动计划,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土地使用标准以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价体系。

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全面落实8个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和14个国家规划矿区建设任务,构建区域资源特色明显、勘查开发定位清晰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格局;推进重要矿产资源找矿,引导探矿权有序投放,严格落实三条控制线内勘查管控要求,完善多元化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机制,实施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提高矿产资源供应能力,合理布局重点开采区和开采规划区块,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差别化管理;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调控,明确矿产资源开发方向和对应的管理政策,优化开发利用结构;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鼓励矿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关键设备研发,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严格“三率”指标管理;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和储备,加大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储备力度,强化省内其他重要及优质矿产资源保护和储备;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完善全省绿色矿山建设制度体系,健全绿色矿山评价和出入库标准,构建部门协同、三级联创工作机制,有效落实绿色矿山建设激励政策;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加快推进“净矿出让”。

强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围绕生态强省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聚焦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引领作用,实施矿山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全面完成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國家试点工程,重点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全面保护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制定省级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和市、县级实施方案,推进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支持洛阳等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开展国家公园创建;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稳定森林、湿地、耕地、岩溶等碳库固碳作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实施湿地保护修复,推广耕地保护性耕作,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完善风电、光伏发电用地保障政策,开展替代高耗能高排放传统建筑材料矿产的勘查评价,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研究,开展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调查评价新技术和试点示范。

增强重大战略实施支撑能力。一是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深化细化主体功能分区,以县级为基本行政单元,对全省主体功能区进行调整优化,以乡级为单元,细化主体功能治理分区;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突出三条控制线划定在国土空间管控中的核心作用;全面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构建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生态空间保护格局,分别打造平原粮食生产核心区、山地丘陵特色农业发展区、都市现代农业保障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支撑,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空间格局和绿色低碳能源供给体系。二是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以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坚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分段区施策;加强全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推进黄河中游生态保护修复,开展黄河下游生态综合整治、下游沿岸及滩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加快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编制实施河南省黄河生态廊道建设规划;统筹开展黄河滩区综合治理,编制实施黄河滩区(河南段)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规划。三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升县域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空间品质,基本实现城镇密集区15分钟生活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四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强化乡村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建设;注重乡村生态保护治理,实施村庄及周边区域绿化美化,推行“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征收程序,严格执行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补偿标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内专项安排省级脱贫县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继续支持脱贫县和黄河滩区迁建县(市、区)开展宅基地复垦券交易。

深化自然资源领域重大改革创新。一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规划编制审批,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指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分级审批制度;完善规划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和政策制定,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动态调整机制;构建规划“一张图”,搭建多层级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严格规划实施监督,构建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加强规划动态监测评估,建立定期评估制度。二是建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健全三条控制线管控制度,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动态优化生态红线布局,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行为;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分区准入和规划许可制度,探索建立覆盖全域全类型、相互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建立健全用途管制评估纠错机制。三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构建全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产权管理制度体系框架,探索建立所有权管理体系各项制度;开展清查统计,摸清资产家底,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台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统计调查和年度更新机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探索建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配套政策和收益分配机制,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四是构建自然资源监管体系。强化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完善自然资源地方法规体系,建立征地审批终身负责制和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督察作用,加快出台自然资源督察工作相关办法,充分发挥科技对督察工作的支撑作用;健全自然资源执法监督体系,强化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完善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立省、市、县、乡四级互联互通的快速反应指挥机构;完善信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全省自然资源信用监督管理体系,启用河南省自然资源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夯实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基础。一是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构建“空—天—地—网”为一体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强化调查监测成果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价,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注重调查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应用,开展综合分析和系统评价。二是加快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有序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完成《河南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部署的各项任务;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工作水平,创新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措施,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加快推进“全豫通办”,推行“交房即交证”;深入推进确权登记信息化建设,建设全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登记信息永久可查、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登记信息数据库。三是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大力开展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工作;推动标准化及创新平台建设,构建科学系统、协调统一、覆盖全面的自然资源标准体系。四是强化基础测绘服务支撑。完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推进遥感应用和实景三维河南建设,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推动基础测绘建设协同管理改革。五是提升自然资源信息化水平。强化数字赋能,推进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建设,构建决策支持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体系,建立自然资源监管决策应用体系,完善相关机制并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六是发挥地质工作服务效能。拓展地质工作服务功能,深化城市地质调查,加強农业地质调查;促进地勘行业高质量发展,科学制定地勘单位改革方案,支持地勘单位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七是增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扎实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猜你喜欢

国土耕地用地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叶子国漫游记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自然资源部:坚决防范临时用地“临时变永久”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做优国土调查 建设美丽河南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