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虎年说虎

2022-03-27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2年2期
关键词:虎头孩子

2022年是农历虎年。在人们心目中,虎既是神兽,也是义兽。由于形象威严,人们敬虎如神。军事上,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毅。古代只有虎符才能调动千军万马。传说中,人们相信虎可以驱邪避灾。逢年過节,大人们都会给孩子穿上虎头鞋驱邪、睡虎头枕壮体,甚至美味珍馐也要以虎命名。一声虎啸,春节到来。今天,雪精灵为大家奉上“饕餮盛宴”。

古往今来 敬虎如神

我国虎文化源远流长。国人对虎的认识,大体上经历过一个从崇拜、敬畏,到模仿、利用,再到规避和捕杀,最后到珍惜和保护的漫长演变过程。

远古:崇拜——将虎视为神化身

远古时代的人们,将虎视为神物,或理解为天神下凡的化身动物。

进入早期农业社会之后,便有了观测天象而产生的天文神话。如今人们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就出自当时的天文神话。

人类生存能力低下与对虎的敬畏是古人崇拜虎的根源。

神话点击:左青龙右白虎

青龙和白虎表示两种动物,和朱雀、玄武合称为四灵。

青龙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和万物生长之气,而白虎则代表着秋天,带有肃杀之气。

春秋战国:模仿——五禽戏中虎为首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识到虎的危害,同样也能模仿和利用这些“危害”。

《礼记·檀弓下》讲述的“苛政猛于虎”的故事,表明虎害和虎患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严重性。

虎的存在虽然对人类造成威胁,但是也为先民提供了模仿和利用的榜样,按照仿生学原理而研发出来的五禽戏(亦作“五禽嬉”)就以“虎戏”为首。

故事点击:苛政猛于虎

春秋时期,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老百姓生活极其贫困,有些人举家逃到深山老林。山里有虎,老百姓外出打猎时面临被虎吃掉的危险,即使这样,他们宁可生活在猛虎威胁的环境中,也不愿生活在暴政的统治下。因此说,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魏晋隋朝:驱邪——消灾避害符号

到了魏晋隋朝时期,虎继熊之后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百兽之王,具有威风八面的驱邪禳解作用。这时,也产生了一种叫“虎威”的民间神话信仰,当时,古代王宫的路寝门称为“虎门”,出兵打仗时的军旗要画上虎形。

神话点击:虎威

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对“虎威”有更加通俗的解释:“大凡是个虎,胸前便有一块骨头,形如乙字,叫做虎威,佩在身上,专能避一切邪物。”

唐宋元明清:说虎——传奇文学现巅峰

唐宋元明清时期,虎在文学上有了最巅峰的表现。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不仅有讲述人化虎的《向杲》篇,还有讲述虎化人的《赵城虎》篇,《阅微草堂笔记》中亦有“虎神”篇,可知当时文人雅士谈虎的兴趣。

唐代疆域辽阔,唐人生性浪漫好奇,不但有意识地采集了一些民间虎习俗与传说,还将这些迷人的故事搬演出来,虎一跃成为一个纯粹的审美对象,让人赏心悦目。

故事点击:《向杲》

描写了向杲为报庶兄怨仇,由人到虎再到人的幻化故事。

向杲其兄因一波斯妓女被大户庄氏所杀,向杲便去官府为兄申冤,结果官府被庄氏买通,坐视不管。一日滂沱大雨,向杲被淋透,山间路遇道士,道士赠给他道袍,向杲穿上,竟变为猛虎,咬下庄氏的头颅,虎被庄氏的随从刺死,而后,向杲灵魂又复回本体。

近现代:拯救——虎临灭绝需援助

到了近现代,人们对虎的认识增加了新的内涵。其中,认识最深的便是拯救老虎。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地球上的野生动物面临灭绝危机,我国野生虎种群也处于极度濒危状况,栖息地面积难以满足野生虎的生存要求。

新闻点击:濒危动物——华南虎

华南虎亦称“中国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据一些专家估测,目前野生华南虎仅存20只左右。华南虎的濒危程度和珍稀程度,甚至超过了被称为“国宝”的大熊猫。

虎符压顶 大军出征

中国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这一现象在军事中也得到极大体现。

虎符:劈为两半君臣各一

虎符,也称兵符,因做成伏虎状,故得名。

虎符是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分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合二为一,才可以调兵遣将。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质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古时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虎头牌:便宜行事出入皇宫

到了元代,另一种权力象征物也与虎相关,它被命名为虎头牌。虎头牌是元代皇帝颁给统兵将帅的虎头金牌。

在古代,由于军务紧急,通信又十分落后,为了使统兵将领在出征作战中能够根据战场情况灵活机动地指挥,避免贻误战机,最高统治者往往授予将领以“便宜行事”(不待上奏,自行决断处置)的特殊权力。虎头牌就是这种权力的象征。得到这种虎头牌的人,便有了“便宜行事”的特权。有些朝代,虎头牌还可用作出入皇宫的特别通行证。

到了清代,虎头牌又有了新的用处。一些官府衙门,尤其是军事衙门,往往在门首悬挂虎头牌,上面写着“禁止闲人擅入”等字样。

现在,我们在古典戏剧中看到衙役手中举的牌子,有的就是虎头牌,上面往往写着“回避”或“肃静”等字样。

虎样饰物驱邪祈福

虎头鞋:保佑孩子平安

虎头鞋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鼻、眼等處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

幼童一岁左右时,长辈们会给孩子穿虎头鞋,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

【传说】

很久以前,在扬州古城内,住着一个名叫大羊的船夫,他很慷慨而且乐于助人。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年迈的旅行者,她对大羊善良的品格大加赞赏,临走时,她将一幅古画送给了大羊,画中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正在用针线缝一双虎头鞋。大羊非常喜欢这幅画,他一回到家,立即将画挂在了床头的墙上。

一天晚上,画中的姑娘突然从画中走了出来,与大羊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一年后,他们生了一个男孩。

村长听说大羊家中有奇画的事后,将这幅神奇的画抢走了。贪婪的村长也将画挂在了床头的墙上,每天都期待着画中女子能够下来,令他失望的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大羊的孩子长大了,总是不停地呼唤着自己的母亲,当他终于找到了母亲,母亲告诉孩子:“只有当你穿着我为你缝的虎头鞋走进村长家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团聚。”

后来,孩子来到村长家,对着画呼唤道:“妈妈,我们走。”话音刚落,画中女子应声出画,搂起孩子往外走,然而贪婪的村长挡住了去路,孩子勇敢地冲上去与他搏斗,这时,虎头鞋从男孩的脚上松脱下来,变为一只斑斓猛虎,迅速扑向邪恶的村长。虎头鞋拯救了母子俩和他们的家庭。

布老虎:驱病避灾的吉祥物

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既是儿童玩具、室内摆设,又是馈赠品及个人收藏品。

农历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儿童做布老虎,或者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画虎脸,寓意健康、强壮、勇敢。大人们也会在这一天给孩子穿老虎衣、戴老虎帽等。

【传说】

相传,在上古时代,由于“天塌地陷”,人间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人类,二人就各自去寻找配偶。因遍寻无人,女娲羞于见兄,遂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与其兄成婚,使华夏民族延续下来。

所以,布老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吉祥物,它反映了华夏子孙对祖先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后来,女子结婚时头上要顶红盖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猜你喜欢

虎头孩子
虎头镇:含“虎”量最高的镇
夜钓虎头鲨
虎头茉莉的养殖方法
悠悠虎头帽
聪明的小红鱼
孩子的画
逐梦虎头村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