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横突顶点进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上胸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2022-03-27陈文扬李柯霖王永辉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8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陈文扬 李柯霖 王永辉

摘要:目的探究经横突顶点进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中上胸椎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2020.1本院实施经横突顶点进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4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中上胸椎压缩骨折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值、病椎前缘高度及椎体Cobb角变化,探讨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次穿刺成功率93%(133/143),手术时间31-40min,平均(32.99±3.51)min,骨水泥渗漏率13.29%(19/143),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前研究对象的VAS评分、ODI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术后3天、末次随访VAS评缩分、ODI均低于术前(P<0.05),其中末次随访<术后3天<术后1天(P<0.05),术前椎体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末次随访椎体Cobb角低于术前(P<0.05),病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有所恢复(P<0.05)。结论经横突顶点进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快捷,可显著改善VAS评分、ODI值、病椎前缘高度及椎体Cobb角值,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中上胸椎压缩骨折;横突顶点;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8--01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根据其发病因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及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中上胸椎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常见并发症,可由扭身、弯腰、打喷嚏等无明显暴力或轻微暴力引起[1]。骨折后可引起严重的胸背部疼痛,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呼吸功能下降、消化不良,长期卧床,甚至使患者丧失自理能力,因此合理的治疗方式对脊柱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具有重要意义[2]。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常采用经椎弓根、双侧穿刺入路,需要两次操作,加上胸椎压缩骨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会增加手术时间及创伤,本研究采用经横突顶点进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手术疗效,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1-2020.1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采取经横突顶点进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43例老年性骨质疏松中上胸椎压缩骨折患者资料。纳入标准:(1)均符合《临床骨科学》[3]中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2)无明显原因或轻微外伤致胸腰背部疼痛,叩击痛或压痛阳性。排除标准:(1)伴肝、肾等其他器官功能衰竭;(2)与患者沟通存在障碍。其中男33例,女110例,年龄61-88岁,平均(73.97±7.65)岁,手术部位胸3-胸5共12例,胸6-胸8共131例。

1.2方法

1.2.1个体化设计

术前均在MRI或CT上完成个体化测量,选取病椎轴位椎体中线前1/4点与椎体左侧横突顶点两点连线为手术目标进针路径线,测量两点连线在皮肤交点至棘突中线的水平距离,该距离为术中穿刺点在皮肤上的旁开距离,再测量目标路径线与正中线的夹角,为术中穿刺针的外展角,经测量所有患者均可经横突顶点向伤椎中线前1/4画出一条理想的进针路线,该路线不进入椎管及胸腔,且安全范围较大。

1.2.2手术操作

采取俯卧位,在胸腹两侧放置软垫,将腹部悬空,将病椎位于手术台中央,利用C型臂机透视机对患者病椎位置进行确认,根据术前测量棘突旁开的距离,确定穿刺進针点,常规局部麻醉。以进针点为中心,作出一条0.5cm的小切口,在C型臂机透视机指引下,按术前测量的进针外展角度逐渐进针,穿刺针到达骨面后,通过针尖上下左右探索,感受到一骨嵴即为横突,穿刺针沿骨嵴内外探索,骨嵴最高点即为横突顶点,穿刺针稳定后透视,确定为横突顶点及针尖位置、方向满意后继续进针,透视侧位针尖到达椎体后缘时,正位不能超过椎弓根内侧壁,如针尖离内侧壁较远,则需适当加大外展角度,穿刺针尖达到椎体前1/4及中线上。采用加压注射器(生产厂家:山东冠龙公司),将达到拉丝期的骨水泥推注到病椎,边推注,边透视,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骨水泥接近椎体后缘时停止。

1.3观察指标

一次穿刺成功率、骨水泥渗漏率、并发症情况、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值、病椎前缘高度及骨折椎体Cobb角变化,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其疼痛情况[4],在纸上划一10cm横线,两侧分别为0分、10分,得分愈高疼痛愈严重。在治疗前后使用双能X射线检测仪检测椎体Cobb角。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5]对两组脊椎功能进行评分,量表包括疼痛程度、行走、站立等9个项目,分值越高脊椎功能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n(%)]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安全性情况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次穿刺成功率93%(133/143),手术时间31-40min,平均(32.99±3.51)min,骨水泥量2.5-4.0ml,平均(3.29±0.35)ml,骨水泥渗漏率13.29%(19/143),无脊髓损伤、肺损伤、椎管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2.2VAS评分、ODI变化

術前研究对象的VAS评分、ODI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术后3天、末次随访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P<0.05),其中末次随访<术后3天<术后1天(P<0.05),参考表1。

2.3椎体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变化

术前椎体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末次随访椎体Cobb角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天、末次随访病椎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参考表2。

3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最早见于20世纪10年代,在影像引导下将骨穿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从而起到加固病变椎体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提高脊柱稳定性、减少卧床时间、迅速且持久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亚急性骨折、持续疼痛无法缓解、防治长期卧床引发并发症的患者。

研究显示[6],骨水泥填充超过中线时,两侧椎体刚度可同时得到显著强化,因此,单侧穿刺如骨水泥填充超过中线,可不行对侧穿刺。大量研究表明单侧穿刺往往比双侧穿刺短手术时间更短[7],也意味着术中辐射少。本文研究显示,术前研究对象的VAS评分、ODI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术后3天、末次随访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P<0.05),其中末次随访<术后3天<术后1天(P<0.05),术前椎体Cobb角、病椎前缘高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末次随访椎体Cobb角低于术前(P<0.05),病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有所增加(P<0.05),提示单侧穿刺进行椎体成形术亦可以达到良好的手术疗效。

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多数合并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俯卧位下手术,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存在一定考验,安全快速是手术医师共同的追求,由于解剖结构特殊,中上胸椎的椎弓根细小,且与椎体形成的角度因不同的椎体存在一定变化[8]。既往文献报道的穿刺入路中,对穿刺进针点的描述不多,在C臂透视的二维图像中,较难确定合适的进针点,如进针点与最佳点偏离较大,术中只能通过调整穿刺针的外展角度使针尖到达中线,但过大的外展角度容易进入椎管,需要反复调整,造成穿刺时间长,穿刺点血肿、关节突损伤,容易出现术后疼痛持续,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在中上胸椎中,因横突内侧为一斜面,严格的经椎弓根入路,穿刺针易滑走,而横突顶点是一个平钝的面,容易固定穿刺针。本研究中,术前在患者的CT或MRI上测量,确定最佳的进针路线,发现所有病例均可通过病椎的横突顶点,画出理想的进针路径,测量皮肤进针点与棘突中线的距离,并测出进针路径的外展角度,做到个体化设计,可以缩短穿刺时间。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经横突顶点的最佳进针路线,均属椎弓根外侧入路,穿刺针进入横突后通过肋横突关节,从椎弓根外侧缘进入椎弓根,然后进入椎体,该路径明显的优点是穿刺针通过的骨质横径较大,有较大的调节安全范围,安全性较高。本组病例一次穿刺成功率93%(133/143),手术时间31-40min,平均(32.99±3.51)min,无脊髓损伤、肺损伤、椎管内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出现,表明该进针方式安全性高、快捷。

综上所述,经横突顶点进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安全快捷,可显著改善VAS评分、ODI值、病椎前缘高度及骨折椎体Cobb角值,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明,郭建栋,李敏皋.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21,24(6):769-772.

[2]杨林,杨晋才,海涌.单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6):714-717.

[3]赵磊,王钢锐,郑圣鼐,等.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6):650-654.

[4]陶宗飞,孔志阳,王志刚.椎体成型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3):303-306.

[5]蒋维利,牛国旗,周功,等.同步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跳跃型双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1,35(9):1155-1160.

[6]樊李瀛,薛建利,程斌,等.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老年病理性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6):81-84.

[7]杨小彬,郝定均,贺园等.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19,35(12):1060-1067

[8]杨俊松,陈浩,刘鹏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不佳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0,12.24:45-52

课题名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申报(Z20210143)

猜你喜欢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PVP与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140例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骨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关联性研究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过仰复位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分析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不同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成骨性脊柱转移癌的治疗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