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研究

2022-03-25蒋利明

大众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讨论组血管性功能障碍

蒋利明 

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研究

蒋利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冶金疗养院,广西 桂林 541001)

目的:研究讨论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治疗方案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搜集病例时段为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总计搜集30例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抽签评分方法对老年患者实行分组处置,15例老年患者为一组,组别为对照组、讨论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康复治疗,针对组间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完成后,对照组、讨论组间认知功能评分、痴呆评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间差异显著,讨论组分值比对照组优异(<0.05);对照组、讨论组间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间差异显著,讨论组分值比对照组分值优(<0.05);对照组、讨论组间临床治疗疗效间差异显著,讨论组总疗效明显比对照组疗效高,<0.05。结论:临床为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通过常规方案进行治疗时,实施康复治疗方案,神经功能损伤、痴呆病情、认知功能障碍及负性情绪均可获得改善。

康复治疗;负性情绪;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认知功能

引言

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统称为血管性痴呆,以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精神异常、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临床症状,伴随病情进展,将有可能引发抑郁症、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此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群体,部分患者会并发持续性人格损伤、视觉功能障碍、情感功能障碍等症状,不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疾病的方法多是药物治疗,神经功能损伤、血脂水平、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均有改善,但仅凭药物方案无法获取理想疗效,认知功能障碍症状的改善效果不佳[2]。康复治疗方案属于物理疗法,包括功能性康复锻炼、中医理疗等措施,运用于临床治疗功能性障碍疾病患者中后,患者的机体功能得到明显好转,于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且取得了优异成效。基于此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冶金疗养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选择30例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参与研究,讨论康复治疗方案运用于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时,对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与影响,现将实验过程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均于桂林冶金疗养院治疗,病例的搜集时间以2019年1月为起始,2021年6月为搜集停止时间,实验过程进行分组讨论法,即利用抽签划分成讨论组(n=15)、对照组(n=15)。讨论组:8例男患者,7例女患者,年龄最低60周岁,最高90周岁,均值(73.45±6.28)周岁,患病时间最长5年,最短1年,均值(2.29±0.13)年;学历:5例中专及大学以上学历患者、3例高中学历患者、2例初中学历患者、5例小学学历患者;对照组:7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年龄最低61周岁,最高89周岁,均值(73.21±6.35)周岁,患病时间最长6年,最短1.5年,均值(2.23±0.18)年;学历:3例中专及大学以上学历患者、4例高中学历患者、3例初中学历患者、5例小学学历患者。对比分析组间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别,>0.05,对比研究意义存在。

纳入病例要求:(1)实施头颅MRI、头颅CT、神经心理学等检查方法,明确患有血管性痴呆者;(2)年龄为60周岁及以上者;(3)对本次实验家属知情且同意;(4)应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

筛除病例要求:(1)肾、肝、心、肺等器官存在病变者;(2)存在精神疾病既往史者;(3)拒绝参加此次研究实验者;(4)对此次研究用药存在过敏既往史者;(5)语言交流能力存在障碍者;(6)伴恶性肿瘤疾病者;(7)凝血系统功能存在异常规;(8)伴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者;(9)本人及其家属均反对此次研究、中途退出或者转院者。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即为患者提供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金刚等药物,阿司匹林药量:每次0.1 g,1 次/d;阿托伐他汀药量:每次100 mg,1 次/d;美金刚药量:初时每次5 mg,1 次/d,晨时服用,维持7 d后将药量调升至每次5 mg,2 次/d,维持7 d后将药量调整为每天15 mg,即上午10 mg,下午5 mg,维持7 d后药量调整为每次10 mg,2 次/d。治疗周期:3个月。

讨论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基础,再实施康复治疗,即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中医穴位贴敷康复治疗。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1)生活运动康复治疗,即指导患者完成整理内务、穿脱衣物、洗脸、购物等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康复训练;除此之外,指导患者完成步行康复训练、床上肢体活动功能康复训练等。如果患者不具备生活活动能力,需通过翻身拍背、擦拭身体、按摩腿部等方式帮助患者活动筋骨,规避肌肉萎缩等不良症状的发生;如若患者存在轻度运动功能障碍,需为患者提供助行器,辅助患者完成运动功能方面的康复训练治疗。(2)针对记忆力方面的康复治疗,痴呆患者普遍存在记忆障碍,因而,实施康复治疗时,可以通过动作、视觉、听觉等方面完成记忆康复治疗,即为患者讲述近来出现的新鲜事、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常识等,并通过动物卡片、水果卡片、识字卡片等方式增强辨别功能,通过几何图形卡片、数字卡片等方式提高计算功能。(3)心理康复治疗,如果患者存在悲观、焦虑等心理情绪,可实施针对性康复治疗,即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的方法、当前病情进展、既往治疗效果良好病例等,辅助患者脱离不良心理情绪困扰,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与勇气。(4)专注力康复治疗,按照患者的兴趣实施手工操作、棋牌等康复治疗方案,包括拼图、积木、象棋等,在此过程中,需设置奖励机制,以增加患者积极主动性。中医穴位敷贴康复治疗:所需药材即川芎、石菖蒲、黄芪,以上药材混合后实施研磨操作,制成细末状,并以1∶1比例加入黄酒,制作药丸。而后于患者的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神门穴、大椎穴处实施敷贴,即将药丸于以上穴位处固定,固定时可借助医用胶布。(5)定向力康复治疗,针对人物识别、地点识别、时间识别方面进行康复治疗,以提高患者熟悉周围人物的程度。治疗过程中,需以和蔼表情、亲切语言将某种物品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在患者病房内置放显著标识提高患者地点识别能力,以减轻患者定向力障碍症状。治疗周期: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即检测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病情的改善效果,检测时段:治疗之前、治疗之后;神经功能损伤的检测方法即NIHSS神经功能损伤量表,其最高分即42分,评分升高时,表明神经功能受到的损伤程度加剧;认知功能障碍检测方法即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其最高分即30分,评分较高时,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效果良好;痴呆病情检测方法即HDS长谷川痴呆量表,最高分为32分,评分较高时,痴呆病情改善效果良好。

(2)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针对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检测,检测时段:治疗之前、治疗之后;焦虑情绪检测方法即SAS焦虑自评量表,最低分、最高分即20分和80分,以50分为临界值,评分高于50分,表明存在焦虑情绪,且评分越高,焦虑情绪越重;抑郁情绪检测方法即SDS抑郁自评量表,最低分为20分,最高分为80分,以53分为临界值,评分高于53分,表明存在抑郁情绪,且评分越高,抑郁情绪越重;生活能力检测方法即Barthel指数量表,最低分、最高分即0分和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强。

(3)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以优秀、良好、较差为疗效指标,以认知功能障碍、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为评价标准。优秀:认知功能障碍显著好转,具备生活活动能力,无需他人辅助;良好:认知功能障碍有所好转,具备部分生活活动能力,他人辅助下可以完成日常生活行为;较差:认知功能障碍无变化,不具备生活活动能力。总疗效=优秀疗效+良好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系统选择SPSS 20.0,临床治疗效果各项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表述方式均为(±),核查方法为值;临床治疗疗效的表述方式为[(n)%],核验方法即2值;满足<0.05条件时,两组数据间差异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讨论组、对照组之间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认知功能评分、痴呆病情评分比较,治疗之前,组间评分差异不显著,>0.05;治疗之后,组间评分均显著改善,但讨论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较低,认知功能评分、痴呆病情评分较高,与对照组评分相比均较优,差异显著,<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数据。

表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

表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

组别例数神经功能损伤认知功能痴呆病情 治疗之前治疗之后治疗之前治疗之后治疗之前治疗之后 对照组1511.09±2.628.36±1.4516.58±2.9122.03±2.5717.59±2.3525.73±2.34 讨论组1511.13±2.344.78±1.2817.02±2.5727.04±2.7217.82±2.5629.87±1.98 t值-0.04417.16870.43895.18520.25635.2308 P值-0.96510.00000.66410.00000.79960.0000

2.2 负性情绪、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讨论组、对照组之间的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即治疗之前,组间不具备显著差异,>0.05;治疗之后,组间评分均改善,但讨论组的负性情绪评分较低,生活能力评分较高,较对照组评分优异,差异显著,<0.05。详细情况可见表2数据。

表2 负性情绪、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较(±,分)

表2 负性情绪、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较(±,分)

组别例数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能力 治疗之前治疗之后治疗之前治疗之后治疗之前治疗之后 对照组1557.42±3.9648.25±3.2158.26±3.6547.19±4.6340.57±2.6969.58±3.29 讨论组1557.38±3.4244.57±4.0358.39±3.3742.78±3.7440.36±2.5175.41±1.26 t值-0.02962.76630.10132.86960.22106.4091 P值-0.97660.00990.92000.00770.82660.0000

2.3 临床治疗疗效比较

讨论组治疗总疗效是93.33%,对照组60.00%的总疗效不及讨论组,差异显著,<0.05。具体情况可见表3数据。

表3 临床治疗疗效比较[(n)%]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系由脑血管疾病引发,当脑卒中、脑梗死发生时,能够导致病灶部位神经元组织死亡,且为不可逆损伤,若脑部仅发生一次,且损伤区域范围较小,脑部组织细胞可以发挥一定的修复作用。然而,若脑部组织多次出现小范围脑卒中或者脑梗死,将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严重,且伤及患者认知功能,病情严重时,脑部组织细胞将无法发挥修复作用,导致痴呆疾病发生,对患者机体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甚至危害其生命安全[3]。此疾病通常起病较急,且病程发展特征为阶梯式、波动式,与脑血管疾病反复发作有紧密关联。病情初期时,以步态不稳、吞咽困难、失语、失足跌倒、尿失禁为主要症状,且此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是以斑片状或者部分减退形式表现,在此过程中,患者清楚自身认知功能改变情况,且较长时间内,均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4]。血管性痴呆疾病于我国中医学说内被归类为中风痴呆范围,其病机是实为标、虚为本,虚指机体脏器损伤,包括脾脏、心脏、肾脏、肝脏损伤,均与此病的发生有紧密关联。标即指痰阻、血瘀、气滞,进而诱发神经功能受损,累及记忆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等,因此中医康复治疗方案,以益气升阳、调和脾胃、扶正培元、祛风除湿为治则[5]。

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多采用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脂水平、促进认知功能、改善精神状态等效果的药物进行治疗,临床常用药物多是阿司匹林、美金刚、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可以发挥一定疗效,促进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病情缓解,然而,药物治疗方案的运用存在一定用药风险性,较易生成呕吐、恶心等胃肠不适反应,增加患者的疾病痛苦,且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将无法达到良好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所以临床治疗效果距离理想疗效存在较大差距[6]。康复治疗是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患者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记忆功能、心理健康、专注力进行治疗的过程,属于物理疗法,可以提高患者穿脱衣物、打电话、洗漱等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情况,增强患者的认知功能、计算功能,为其心理健康状态提供保护作用,与此同时,对患者的定向力功能亦存在改善作用[7]。除此之外,康复治疗方案中还包括中医穴位贴敷治疗,所用中药材即黄芪、川芎、石昌蒲,其中黄芪可发挥补中益气功效,川芎于止痛祛风、行气活血方面的作用较显著,石昌蒲药材含有益智醒神、活血理气疗效,三药联用之后,可发挥祛瘀活血、醒神开窍、祛湿升阳、补中益气等效果。穴位贴敷治疗选择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大椎穴、神门穴,将药物于足三里穴位贴敷时,可以起到扶正培元、利气化湿、调和胃脾等效果;于三阴交穴位贴敷时,能够起到祛风湿、疏下焦、助运化、调血室等作用;于大椎穴位贴敷药物时,可以发挥益气升阳效果;神门穴位处贴敷药物时,可起到宁心安神疗效,以上四穴联合使用后,能够促进治疗效果[8]。将康复治疗方案作用于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时,在联合常规方案的情况,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病情、负性情绪及生活能力,促使其痴呆病情发展得到显著阻止,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研究证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不及讨论组,即患者的痴呆病情、认知功能评分低于讨论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高于讨论组,<0.05;对照组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高于讨论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讨论组相比较高,差异明显,<0.0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疗效(60.00%)与讨论组总疗效(93.33%)相比较低,<0.05。因此,对该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方案后,临床疗效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痴呆、神经功能损伤、认知功能障碍等病情均好转,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纠正,促进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配合性提升,促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常规西医治疗、康复治疗、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结合作用于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病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心理健康、生活活动能力等均得到好转,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的病情进展速度明显下降,值得于临床治疗相关疾病过程中实施推荐及运用。

[1] 敖小君,刘若伟,朱丽莎,等. 对轻中度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7): 47-49.

[2] 陈世振,陈康亮,范煜华,等.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对轻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0,41(2): 76-79.

[3] 庞振阳.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学,2019,40(12): 2890-2892.

[4] 罗天飞,梁婷婷,赵檬,等.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精神行为症状特点对比分析[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9,36(9): 778-783.

[5] 林玲. 活血化瘀补肾方联合醒神开窍针法辅助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4): 6466-6468.

[6] 李莹,魏彦伟. 康复训练对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22): 136-138.

[7] 万宝国. 康复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5): 151,154.

[8] 张文婷,肖桂芳. 穴位敷贴对社区血管性痴呆人群的预后研究[J]. 医药前沿,2017,7(12): 349-350.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n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 The collection of cases was distributed between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1. A total of 30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elderly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lottery scoring method. 15 elderl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ne group, group as the control group, discussion group, They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 dementia score, and neurological injury scor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scussion group. The score of the discuss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xiety score, depression score and life ability scor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scussion group. The score of the discuss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scussion group.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discuss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0.05). Conclusion: Clinically, when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a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cheme,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scheme can improv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dementia conditions,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negative emotio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negative emotion; vascular dementia; neurologic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R749

A

1008-1151(2022)01-0089-04

2021-11-14

蒋利明(1985-),女,广西全州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冶金疗养院主治医师,从事养老医养结合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讨论组血管性功能障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讨论组与康复治疗师继续教育浅谈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