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22-03-24张彬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华中华民族

张彬鹏

(西安工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2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标识,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样式。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总体部署[1],明确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爱国根本就是要热爱祖国灿烂的文化,高校要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一)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2]。《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3],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体现了对国家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人眼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奠定国之基石,国护佑万家平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是中国社会的组织特征,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和文明逻辑。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一方面,家国情怀体现在武将的壮语豪言中。西汉名将霍去病留下千古名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东汉名将马援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东汉大将军窦宪“勒石燕然”;唐代边塞诗体现出的保家卫国情怀更是让人为之动容,既有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血战勇气,也有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气干云。明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他的《马上作》一诗中写道“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另一方面,家国情怀体现在文人墨客生命自觉的诗篇中。屈原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陆游留下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千古名篇;文天祥抗元失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在《石灰吟》中写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末甲午战败,爱国诗人丘逢甲怀着悲愤的心情留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诗句。

(二)崇义轻利的义利观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义利观主要是指儒家及其继承者所推行的、在中国社会中实行两千年之久的以崇义轻利为核心的义利观。义利观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各类史籍之中,主张要“重义轻利”“绝仁弃义”。孔子在《论语·里仁》篇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将“义”看作是君子的崇高品格。孟子更是将义从道德伦理的层面上升到了生命高度,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若二者不可得兼,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荀子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义利观,受到汉武帝的大力推崇,逐渐成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道统。两宋是儒家道统重新建构的重要时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南宋时期,朱熹主张“必以仁义为先”。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着眼于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将“义”列为当时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正义的最高价值标准,因而崇义轻利思想在历史上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新时代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一)全球化浪潮使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挑战,需传承和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当今世界,全球化迅猛发展,西方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竭力推销西方文化,鼓吹所谓“普世价值”和多元文化,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通过网络、科技产品和教育等方式向全世界进行着不对等的单向渗透,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全球化进程极大冲击了传统的爱国主义观念,对凝聚民族的纽带——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消解作用,挑战着中华民族文化所倡导的以国家、集体利益为本位的社会整体主义价值观,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理想和信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魄”,是滋养文化自信的沃土。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一环。全球化背景下,负有重大育人使命的高校要善于保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持民族文化底色、坚持民族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新时代高校要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课题,要充分运用网络这种新的载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充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切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增强爱国主义意识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可贵的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爱国人物,流传下许多动人的爱国故事[4],流淌在他们血液中的爱国豪情,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爱国主义资源,发挥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感召力量和楷模作用,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传统节日凝结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最好的精神黏合剂。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加入节日文化题材,会极大地提升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提升青年传承、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资源使用不够充分、课程开展不够丰富、实践活动不够全面等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题材,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会让思政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作用,让教学内容更为生动有趣,让教学过程富有感染力、充满吸引力,育人特色更加凸显,育人效果更加凸显。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塑造健康心态和良好人格,强化学生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应对社会不良影响侵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塑造灵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高校具有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新时代高校要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切实提高育人效果。

(一)文化传承:厚植爱国主义情感

对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在文化传承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感。一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准备,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模人物、爱国题材,用其感染人、引导人、教育人;教师要抓好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授课时要从语言、动作和表情方面有意识地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身临其境,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情教人,以情育人。二是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高校可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同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文化遗址合作建立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发挥基地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真切感受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三是利用传统节日涵育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传统节日是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诞生于民族特殊的历史路程中,凝结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历史记忆,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高校要引导学生探析传统节日习俗,增强其民族认同和提升文化自信;利用一些传统节日缅怀先烈,进入革命烈士纪念馆聆听爱国英雄的动人故事,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二)氛围营造:重视爱国主义熏陶

第一,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氛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邀请一些文化专家、民俗文化大师进校讲学,建立研究中心和工作室,让学生在讲座中领略到优秀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和力量。另一方面,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实地考察文化遗迹、遗址,主动参与一些民间艺术例如陶艺、雕刻、皮影、农民画等保护、传承和创新。

第二,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日常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有意识地培养传统文化类社团,支持学生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知识竞赛、辩论赛、参观历史博物馆、读书活动、舞台剧、传统文化的趣味游戏、民族服饰展、传统服装秀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见闻。也可将中华传统美德融进日常活动,例如在学生中间开展家风家训活动,在开学季设拜师礼、毕业季设谢师礼,让学生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浸润,增强文化认同和行为自觉。

第三,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注意在校园景观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在校园建筑、景观、道路等设置名人雕(画)像、至理名句,同时可修建文化长廊、建立工作室(坊)等。在学校宣传场所、网络平台增设栏目,积极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及时报道表彰其中的一些优秀做法,使校园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学生受到文化感染和精神熏陶。

(三)阵地开辟:拓宽爱国主义实践

第一,积极开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积极开展文化实践活动。一是高校可开展历史遗存和遗迹访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直观感受历史遗存和遗迹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加深文化理解和情感认同。二是实地考察非遗项目,主动融入和参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去。三是访寻名人故里,追寻名人足迹,在情境中提升奋斗的精神力量。

第二,开展中华经典的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可开展以品读中华经典文学为重点的文化实践活动,有助于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提升其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积极推动传统艺术文化进校园,为传统艺术交流和传承创建平台。中华传统曲艺是民族瑰宝,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富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相声、评书等是人们品味传统文化的常见方式。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美学意蕴、哲学思想在这些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充分表达,推动艺术进校园,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理解,深刻影响青年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及精神气质。此外,还要积极推动书法、中国画、武术、中医(药)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社会组织等,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生活。

第四,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收看一些宣传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电视节目,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这些节目制作精良,受到了观众的强烈欢迎和认同。例如《典籍里的中国》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手法,带给观众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和时尚感,让观众在回望典籍中感受节目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四)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艺术表达

新时代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艺术表达,方能提升其魅力,不断绽放生命力。一是平台创新。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融合时,可以在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基础之上,强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发展需求,提升教育工作开展的吸引力[5]。二是形式创新。在文化传承中,可通过动漫、游戏以及音乐等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许多题材和人物更加有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是现代化年轻化表达。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把准时代脉搏、洞悉社会变迁,积极创新表达方式,运用3D、4K等现代技术增强传统文化吸引力,情节和叙事方面贴近年轻人,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四、结语

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脉络,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打造文化育人品牌,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青年胸中高高飘扬。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