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补偿装置研究与应用

2022-03-24吴昊疆王和喜龚奕玮陈弘基

低碳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拆线避雷器直流

吴昊疆,王和喜,龚奕玮,蒙 扬,陈弘基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海口分局,海南 海口 510663)

1 概述

相比于普通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具有良好的伏安特性,当电网电压升高达到避雷器动作电压时,释放过电压负荷,将电网电压升高的幅值限制在一定水平之下。同时,避雷器还能限制雷击过电压及一部分操作过电压,从而保护设备绝缘不受损坏[1]。因此,避雷器的稳定运行尤为重要。

为监测避雷器的健康状态,常采用U1mA及0.75倍U1mA下泄漏电流两个指标对设备进行评价。在避雷器长时间运行后,由于受到表面瓷套脏污、老化程度不同等因素影响,会造成上下节避雷器的U1mA有所差异。即使避雷器整体性能仍满足运行要求,但是在开展U1mA及0.75 倍U1mA下泄漏电流试验时,却会出现上下节U1mA差值过大的情况,导致其中一节避雷器的U1mA难以测得。

2 避雷器特性及常规试验项目

2.1 避雷器的伏安特性

避雷器作为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设备,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于电力系统。得益于非线性电阻片的应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良好的伏安特性,如图1 所示。

图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伏安特性

避雷器整体的伏安特性可简单区分为小电流区、非线性区、饱和区3 段。

第Ⅰ段为小电流区:由a 至b 电压逐步升高的过程中,随着电压升高,泄漏电流逐渐增加。第Ⅱ段为非线性区:b 点为进入非线性区的拐点,b 点电流大概为1 mA,此时的避雷器残压值即为U1mA。泄漏电流到达1 mA 时,一般认为避雷器已经开始工作了。经过b 点后电压再升高,避雷器电阻迅速减小,泄漏电流迅速增大,通过对地释放大电流,降低电压,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过电压保护。第Ⅲ段为饱和区:c 段之后,电压升高,电流也迅速增加,一般c 点即为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根据型号不同可以是5 kA、10 kA、20 kA 等。

2.2 避雷器常规试验项目

避雷器一经接入电网即有微小的电流流过,使元件自身发热。工作电压越高,泄漏电流越大,发热量随之增加。在高压电场、过电压、自然环境等累积作用下,容易导致避雷器热崩溃。避雷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定期对其开展试验,监测设备状态,对设备和电网安全意义重大。对于避雷器的设备状态参数,依照《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 11032—2020),将避雷器的参考电压分为工频参考电压和直流参考电压,避雷器的参考电流分为工频参考电流和直流参考电流。

依照国家标准《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T 11032—20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16),规定了避雷器在开展型式试验及交接试验时,需测量避雷器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以及U1mA及0.75 倍U1mA下的泄漏电流。而依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596—2021)、《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设备检修试验规程》(Q/CSG 1206007—2017),U1mA及 0.75 倍 U1mA下的泄漏电流为定期开展的预防性试验项目。

综上规程要求,避雷器出厂、交接、预防性试验均需开展U1mA及0.75 倍U1mA下的泄漏电流试验。

3 不拆线避雷器试验的问题

3.1 不拆线试验遇到的问题

厂站内使用的避雷器往往与CVT 一同安装在线路进(出)线侧,由龙门架进线处的引下线接至避雷器顶部接线板,且由于避雷器本身高度较高,拆除一次引线较为困难。在线路停电检修期间对避雷器开展电气试验,为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往往采用不拆一次引线方式开展。

以220 kV 避雷器为例,在不拆线开展220 kV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U1mA试验时,试验接线如图2所示。

图2 不拆线开展220 kV 避雷器U1mA 试验接线

直流高压发生器的高压输出端接至两节避雷器间的法兰,μA 表1 测量高压输出端的电流值为I1,μA 表2 测量流过下节避雷器的电流值为I2,上节避雷器流过电流值为I3。当I1-I2=I3=1000 μA 时的电压,即为上节避雷器的U1mA。在理想状态下,避雷器上下节伏安特性完全一致,上下节避雷器所流过的泄漏电流也一样,所以I2=I3。当I1-I2=I3=1000 μA 时,I2也为1000 μA,故仪器仅需具备2 mA 的输出电流容量即可满足试验要求。

但在实际开展试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上下节避雷器泄漏电流差值过大的情况。如下节避雷器流过的电流值I2先达到1000 μA,而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电流I1尚未达到2000 μA,甚至仅为1800 μA 或更小时,此时 I3与 I2的差值为 200 μA。目前常规直流高压发生器的容量一般为3 mA,即使下节电流I2增加速率与上节电流I3相当,但若无法在I1<3 mA 时测得I1-I2=1000 μA,当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电流I1>3 mA 时,仪器已无法满足测试要求。

3.2 传统解决办法及弊端

首先,可将避雷器简化为电容和非线性电阻并联的模型,理想状态下,在施加直流电压时,泄漏电流为流经非线性电阻片的电流。而在实际运行中瓷套表面仍会流过微弱的泄漏电流,若避雷器瓷套表面受潮脏污,瓷套表面流过的沿面泄漏电流将会影响试验结果。

其次,避雷器内部由多片电阻片串联而成,受到避雷器均压环及周围设备的耦合电容影响,每片电阻片在运行中承受的电场强度是不一样的[2]。受此影响,避雷器长期运行后,电阻片的老化程度不一,故上下节避雷器之间的伏安特性也会发生变化,造成两节避雷器间U1mA差值变大。

最后,在避雷器周围安装有一次引线、CVT 等设备,与避雷器构成一个复杂的阻容网络[3]。由于阻容网络与避雷器的相互作用,也可能会对U1mA试验中的泄漏电流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避雷器的U1mA难以测得,可能有以下3 个影响因素:①避雷器瓷套表面脏污。②长期运行后避雷器不同电阻片老化程度不一。③一次引线及周边设备与避雷器构成的阻容网络的影响。

为消除220 kV 避雷器上下节之间U1mA差值较大,不易测得U1mA试验的情况。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对避雷器瓷套表面进行清洁或采取表面屏蔽法进行试验。②拆除一次引线,用低压看表法单独测量上节避雷器U1mA。③在下节避雷器处串接电阻片,抑制下节避雷器的泄漏电流[4]。

第1 种和第2 种方法为目前最常用的处理方法,需要投入更多人力配合开展高空作业,既增加了工作风险,又需要投入更多人力资源。

第3 种方法是通过在下节避雷器串接电阻片,提高该节避雷器的U1mA,从而使两节避雷器间的U1mA差值减小。但电阻片外观一般为穿心圆盘,现场安装不便;且电阻片阻值选择不当,也会导致试验效果不佳,需反复进行调整及阻值匹配,操作较为烦琐,工作效率不高。

4 避雷器试验补偿

为了降低工作风险、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在下节避雷器串接电阻片,还可以通过对下节避雷器进行电压(或阻性)补偿,限制下节(或上节)避雷器的泄漏电流,使不拆线状态下也能够快速测得避雷器的U1mA。

以220 kV 避雷器为例,一般由2 节避雷器单元组成。依照规程中对U1mA的要求,试验值与出厂值之差不应超过±5%。根据实际经验及历史试验数据,试验值与出厂值之差一般不大于3 kV。因此,补偿装置的输出电压峰值按照3 kV 进行设计,可满足试验的基本要求。

当上节避雷器U1mA较高时,下节避雷器泄漏电流首先达到1000 μA。此时补偿装置需对下节避雷器进行电阻性补偿。

开始试验时,补偿装置不对下节避雷器进行补偿,观察直流高压发生器升压时下节避雷器泄漏电流,若下节避雷器泄漏电流先达到1000 μA,此时的电压即为下节避雷器U1mA。此种情况需要对下节进行电阻性补偿,补偿后可将下节避雷器泄漏电流限制在950~1050 μA,直流高压发生器继续升压,观察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电流达到2000 μA 时的电压,即为上节避雷器U1mA。

当下节避雷器U1mA较高时,上节避雷器泄漏电流首先达到1000 μA。此时补偿装置则需对下节避雷器进行电压补偿。试验方法与上述类似,先升压观察下节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若上节避雷器首先达到1000 μA,此时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电压即为上节避雷器的U1mA。此种情况需对下节避雷器进行电压补偿,补偿后可将下节避雷器两端的施加电压提升3 kV,当下节避雷器泄漏电流进入950~1050 μA 范围后,即使直流高压发生器继续微调升压,补偿装置将自适应降压,始终将下节避雷器泄漏电流限制在950~1050 μA。当下节避雷器电流为 1000 μA 时,直流高压发生器输出电压-补偿装置电压即为下节避雷器的U1mA。

另外,由于补偿装置的介入,在计算0.75 倍U1mA下的泄漏电流时,要考虑补偿装置此时的电压。当工作人员对直流高压发生器降压至0.75 倍U1mA时,补偿装置也需要降压至0.75 倍,此时的电流值才是正确的泄漏电流值。

通过避雷器补偿装置,可在不拆线开展避雷器试验时,根据泄漏电流大小,选择阻性或电压补偿方式开展试验,通过限制泄漏电流,自适应调节电压,有效解决了避雷器的U1mA难以测得的问题。

5 结语

避雷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需要定期开展设备状态检测,保障设备及电网运行安全。依照相关规程,避雷器投运后需定期开展U1mA及0.75 倍U1mA下的泄漏电流试验。因避雷器一次引线较高、感应电压较大,拆除引线开展试验风险较高,现场往往采用不拆引线的方式开展试验。然而,避雷器不拆线试验容易受到瓷套表面脏污、避雷器老化程度不一、耦合阻容电路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会造成某节避雷器U1mA难以测得的问题。以往现场人员会通过清洁瓷套、屏蔽外表面、串接电阻片的方法尝试解决,但是也存在高空作业风险较大、现场操作不便等问题。通过设计制作一套避雷器试验补偿装置,对避雷器进行自适应电压/阻性补偿,可将其泄漏电流始终限制在1000 μA 附近,从而在不拆线开展避雷器试验时,迅速找到上下两节避雷器的U1mA,降低了工作风险,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多节避雷器或多柱并联型避雷器,亦可设计相应补偿装置辅助开展试验,为避雷器不拆线试验提供了一套新的解决思路。

猜你喜欢

拆线避雷器直流
“宁电入湘”直流工程再提速
高压直流转换开关避雷器改造方案研究
美容整形术后护理手册
试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及防范
拆线
拆线
一款高效的30V直流开关电源设计
拆线剪尖端保护方法改进效果观察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故障分析
变电所如何快速查找直流系统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