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轻视老年脆性骨折

2022-03-24罗吉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脆性骨量髋部

罗吉

遇到老朋友来个拥抱,肋骨竟然折断了;弯腰拎东西不小心,脊柱压折了;冬天滑倒,居然将自己的大腿骨坐断了;及时以手撑地,手腕却断了……老年人这些不可思议的伤害,都指向同一种病——骨质疏松,成为伤害老年人的一种无形“杀手”。

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骨骼脆性变高,所以由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亦被人们称作脆性骨折。引发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因素,女性患者是由于绝经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引发骨量流失;男性患者是由于年岁渐长,雄性激素分泌减少,导致骨质疏松。此外,老年人运动能力变弱,骨头缺乏负重、牵拉之类的功能锻炼,造成流失骨量增多,新生骨量变少;户外运动减少,接受日照时间短;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食量下降,摄取的维生素D和钙变少,都容易引发骨质疏松。老年人通常存在基础疾病,加上用药较多,亦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相关研究指出,超过50岁的人群里,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是30%,而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是20%;超过45岁的骨折患者75%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

脆性骨折通常出现在前臂、腰椎、胸椎、髋部。其中椎体压缩性骨折不仅使身高变矮,亦可导致腰疼;后果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发病后一年内约20%患者死于并发症,30%患者落下终身残疾,40%患者无法独自活动,80%的患者至少一项日常活动难以独自做完。

脆性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之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显著上升,其中初次骨折后一两年内是再次发生骨折的一个高危期。患者术后接受正式的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够成功降低二次骨折的风险。所以,即使首次骨折手术效果不错,术后依然要及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

若将人体骨骼比喻成一幢“大楼”,钙剂就是这幢“大楼”的重要建材——砖头,其重要性自不必说。然而,仅仅砖头充足,而钢筋、水泥缺乏,则难以建成人体这幢牢固的“骨骼大厦”。由此可见,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除了强化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之外,亦要使用一些抗骨质疏松药,以降低骨吸收、加速骨生成,这些药物包括特立帕肽、双膦酸盐等。当然,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药物及疗法均有不同。

脆性骨折的预防

1.关键措施是防止、减缓骨质疏松症的出现,基础策略即增加钙及维生素D的摄入。若发现存在骨质疏松时,应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在饮食上应摄入充足的钙元素,常吃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芝麻、虾米等。

2.预防外伤,外出时尽可能着装轻便暖和,鞋子必须具备防滑功能;若行动不便,则要有别人搀扶。

3.于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之处宜开展一些适度锻炼,如打太极拳、原地踏步等。锻炼时动作不宜过大,防止摔跤。

4.定期检查骨密度。骨密度测试是评估骨折风险、诊断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老年人在条件允许时,宜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及时掌握体内骨矿物的含量。如果查出骨量下降或骨质疏松,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药物治疗。

老年人都要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特别是上一代亲属里存在骨質疏松性骨折或骨质疏松症的,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老年人防跌十分关键

相关文献指出,超过95%的髋部骨折是摔跤导致的。由于年龄增加,肌肉变少、神经系统管控力变弱,导致老年人行动慢、步幅小、迈得低,以致走路时重心不稳,跌倒的发生率亦随之上升。对老年人来说,一方面流失了许多骨量,另一方面身体肌肉亦持续变少。从25~35岁开始,人们的身体肌肉即行退化,到了中年则加速退化,并且上肢肌肉的退化速度与下肢相比更为快速。到了约80岁,大部分人的肌肉丢失了三成。肌肉变少的后果就是老年人丧失平衡时,无法立即利用各肌群之间的协调重新找到平衡,进而跌倒。

若中老年人不慎摔倒,家人要及时科学评估,若有疑似骨折的,尽可能不去移动有痛感的那侧肢体,然后第一时间向120呼救,或就近求诊。若处置不善,会产生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脆性骨量髋部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一种零件制造过程工序脆性源评价方法
考虑初始损伤的脆性疲劳损伤模型及验证
基于能量耗散的页岩脆性特征
高强度厚壁钢的回火脆性研究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