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消毒防病的实践与体会

2022-03-23孙育红

广东蚕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蚕座熏烟石灰粉

孙育红 王 浩

(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镇农村工作局 江苏淮安 223300)

淮阴区南陈集镇是江苏省首屈一指的农村原蚕点,近年来,原蚕点广大蚕农的原蚕饲育消毒防病意识在不断摸索中不断增强,消毒防病技术在不断纠错中不断进步,原蚕点蚕种产量不断提高,蚕种品质不断提升,制种收益不断增加,原蚕生产行稳致远。基于笔者多年来的指导与服务经验,本文从养蚕前、蚕期中和蚕期后3个时期,对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消毒防病技术要点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其他地区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提供参考借鉴。

1 蚕前彻底消毒,力求做到“五要”

蚕室是蚕生活的场所,蚕具是与蚕体直接接触的生产常用物。在原蚕饲育过程中,由病蚕尸体、污液残迹、蚕粪、消化液等带来的病原体,对蚕室、蚕具及其周围环境的污染是十分严重的。如不严格做好消毒处理,病原体往往会通过人畜的走动、蚕具的迁移被带入蚕室蚕座,对原蚕生产安全构成威胁。蚕农必须深刻认识到蚕前彻底消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筑牢思想认识基础,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指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着力推行“五要”原蚕生产消毒防病工作行动指南,最大限度地消灭病原,为原蚕生产创设一个清洁卫生、无病原威胁或病原物极少的原蚕饲育环境。

1.1 蚕室要扫清

扫清蚕室的目的是降低蚕室内外及周围环境的病原存留量,并暴露病原,避免病原体被它物覆盖而影响消毒药剂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效果,以便最大限度减少病原。生产中,如病蚕尸体内或蚕粪中的病原,虽然用同样浓度的药物,却不容易将覆盖严重的病原体杀灭,而且这些覆盖物会妨碍药物渗透,或者在渗透过程中将有效成分消耗掉而达不到完全消毒的效果。蚕室消毒之前,一定要扫清蚕室。要做到原蚕生产前10 d~15 d,将蚕室内的各种蚕具移到室外,然后对蚕室内外及周围环境进行全面彻底大扫除,不给病原物留窝藏场所,扫出的尘土、垃圾等废弃物要充分资源化利用,并妥善处置,最好远离蚕室以坑积沤肥,发酵腐熟后还田。

1.2 蚕具要洗净

蚕具消毒之前,一定要洗净,使用清洁水充分洗涤,尽可能地冲洗去附着的病原并使之充分暴露,便于消毒时药物能直接、快速地将其杀灭。近年来,市售简易带增压冲洗水枪被原蚕点广大蚕农广泛使用。这种冲洗工具,不仅使用方便、节约水资源,而且因带有一定的增强水压功能,冲洗蚕具更方便、更充分、更有效,特别是对较大的蚕具以及蚕具上附着的蚕沙、死蚕和斑迹的冲洗效果显著。当然,洗净后的大小蚕具均应置于清洁卫生场所,经阳光充分暴晒,备消。

1.3 药剂要配准

药液配制不当是农村原蚕点消毒防病中最易发生的问题。如蚕前消毒最为常用的漂白粉,其有效氯含量往往因存放时间或自身品质差异而无法确定,使用前不测定有效氯含量,仅以产品标签为依据配制药液,配就的药液浓度是否符合消毒目的浓度便难以确定,消毒效力难以保证。

蚕前消毒一定要配准药剂,消毒药剂的浓度不能随便提高或降低。原蚕点蚕农常用的原蚕生产蚕室、蚕具消毒药物有漂白粉、福尔马林石灰浆、优氯净、熏毒威熏烟剂等。(1)漂白粉:浓度为1%的有效氯漂白粉液,配制方法为依据漂白粉实测有效氯含量来加水配制。如果漂白粉实测有效氯含量为28%,那么100 g漂白粉加水2700 g配成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液。需要注意的是,蚕农配制漂白粉液时,应先将漂白粉用少量水搅拌成稠糊状,再加入剩余水量,这样既容易搅拌均匀,又可确保漂白粉液1%的有效氯含量。(2)福尔马林石灰浆:一般为2%甲醛加1%新鲜石灰浆混合液,配制方法为36%甲醛原液1 kg加水17 kg,然后再按1%的比例加入新鲜石灰粉(即100 kg稀释液中加1 kg过筛的新鲜石灰粉),搅拌均匀。(3)优氯净或熏毒威:市售成品。优氯净熏烟剂成分为优氯净76%加固体甲醛24%,使用药量为5 g/m3;熏毒威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使用药量为5 g/m3。

1.4 方法要对症

导致蚕发病的病原种类很多,各种消毒药剂灭杀病原的效力不同,为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方法必须对症,做到四个“保证”。

一要保证方法得当。原蚕点原蚕生产蚕前消毒,一直推行3次消毒:第一次,用漂白粉液上清液(有效氯含量为1%)消毒,第二次,用2%甲醛+1%石灰浆,第三次,用市售熏烟剂如优氯净或熏毒威等熏烟消毒。液体消毒一般用喷雾器或喷壶喷洒,小蚕具如薄膜、塑料折蔟、蚕网及其他零星用具行浸渍消毒。药液现配现用,当天配药,当天用完。喷洒消毒要确保药剂均匀地分布在消毒对象之上,使消毒药剂充分与病原体接触,处处喷到,不留空白死角。漂白粉液用上清液(有效氯含量为1%)喷洒消毒,一般用液量不少于300 g/m2;2%甲醛+1%石灰浆用悬浊液一边搅拌,一边喷洒消毒,防止石灰沉淀,用液量保证300 g/m2[1]。熏烟消毒前,做到室具适度补湿,封闭蚕室所有门窗隙缝,发烟后尽快使烟雾均匀充满全室,室内的蚕具留出一定空隙以利于药物烟气的渗透,优氯净或熏毒威的用量不少于5 g/m3。

二要保证药物质量。每一种消毒药物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起杀菌作用,但若贮放或使用过程处理不当会影响消毒效果。如漂白粉、石灰等,本来就不太稳定。前者在贮存过程中会吸收水分及二氧化碳而使有效氯的含量降低,后者也会吸收水分及二氧化碳而转变成碳酸钙,降低其杀菌效力。因蚕药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如2016年春,蚕桑村关锦科户(饲养原蚕3张)、2017年春蚕桑村高尚春户(饲养原蚕4.5张)、乔庄村冯耀金户(饲养原蚕4.5张)、镇北村陈玉宝户(饲养原蚕3.5张)等,因蚕病为害导致种茧产量低下,制种成绩不好,经济收入不高。其原因是他们只做了一次漂白粉液消毒,而且使用的漂白粉有效氯含量分别只有15%、15%、16%和16%,仅是合格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的一半左右。他们在配制消毒药剂前没有进行有效氯测定,凭感觉兑水配制,没能起到杀灭病原的应有效果。因此,蚕农应注意做好消毒药物的购买、运输和贮存工作,尽可能用新鲜的药物并使用清洁的水进行配制,以保证消毒效果。

三要保证消毒温度。消毒药物与病原体发生作用实际上就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反应大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速,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消毒效果一般越好。如福尔马林石灰浆消毒时要保持温度24 ℃以上效果才佳。

四要保证作用时间,消毒药物的消毒能力和消毒效果一般取决于其与病原体接触的时间,即使用目的浓度的消毒药物,也需要经过必要的接触时间才能将病原体杀灭。通常消毒药剂接触病原体的时间越长,会呈现越好的消毒效果。如漂白粉液喷洒消毒,需要在湿润的条件下持续0.5 h,否则药物迅速被吹干,就会降低其消毒效果;而福尔马林石灰浆喷洒消毒后要密闭5 h,优氯净、熏毒威等熏烟剂熏烟消毒时需在密闭条件下保持6 h~12 h,如过早逸散会大大降低效果。

1.5 消后要管好

蚕室、贮桑室经消毒后不得另作他用,对已消毒过的蚕室、贮桑室最好进行闭环管理,确需进入已消毒过的蚕室、贮桑室的,最好自身消毒与防护后入室,杜绝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已消毒好的蚕具要分类有序堆放,杜绝随意拿出另作他用;没有经过消毒的蚕用物件及有害物品更不可拿进消毒好的蚕室,防止病原再侵入、再污染。

2 蚕中常态防病,务求把好“两关”

2.1 严格“人、室、桑、物”四卫生,把好防病卫生制度执行关

2.1.1 人——严格饲育人员防病卫生

原蚕饲育人员严格做到三洗手、二换鞋、一清冲。即洗手后进蚕室、洗手后调桑给桑、选蚕除沙后洗手;换鞋进蚕室、换鞋进贮桑室;每天清水冲洗室内鞋及蚕室、贮桑室入口处,并用0.5%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

2.1.2 室——严格蚕室环境防病卫生

蚕室每隔1 d用0.5%有效氯漂白粉液拖抹1次。除沙后及时清除蚕沙,拖净地面。除沙后的蚕网及时整理干净,放于晒架上接受日光暴晒,若遇阴雨高湿,须烘干后再用;发现有蚕病的批次,所用蚕网、蚕座纸等划区暴晒,不混淆。经常保持蚕室周围及晒网场所的清洁卫生,每次晒网后清扫,每2 d~3 d用2%石灰浆或0.5%有效氯漂白粉上清液喷洒消毒一遍[2]。

2.1.3 桑——严格贮桑场所防病卫生

保持贮桑室内外清洁卫生和桑叶新鲜适湿,防止病毒病菌侵入滋生污染桑叶。小蚕期摊桑的柴帘常洗常晒常换,大蚕期贮桑室每天用自来水冲洗,每天或隔天用0.5%有效氯漂白粉液消毒。新鲜叶与剩叶明显分开,雨水叶、露水叶妥善处理,不久贮。

2.1.4 物——严格养蚕物资防病卫生

蚕期中的隔沙干燥材料,如焦糠等要保持干燥,防止吸湿受潮。各批蚕具分开使用,除沙匾与给桑匾要有明显标志区分,严防混用。蚕室、蔟室用具套用时,均先消毒后使用,防止前后批蚕病传染。

2.2 落实“撒、熏、添、汰”四措施,把好蚕体蚕座消毒防病关

2.2.1 撒——蚕体蚕座撒防僵粉和新鲜石灰粉

(1)撒防僵粉

蚕体蚕座撒防僵粉是防止僵病和曲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一项有效措施。蚕期中,坚持蚁蚕第2次给桑前和2龄~3龄起蚕饷食前各撒一次薄霜状2%有效氯漂白粉石灰粉(漂白粉中的有效氯易逸散,应随配随用),10 min后加网给桑;4龄~5龄起蚕饷食前撒一次3%有效氯漂白粉石灰粉(漂白粉石灰粉易吸湿潮解,使用后应及时除沙),15 min后加网给桑。

(2)撒新鲜石灰粉

新鲜石灰粉对导致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浓核病的3种病毒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蚕体、蚕座撒新鲜石灰粉,能杀死和隔离蚕座中的病毒,起到减少病毒蚕座感染的效能。1龄~2龄保持每天撒1次“三七糠”(新鲜石灰粉与焦糠按3∶7混合而成),3龄~5龄坚持每天早上或晚上给桑前撒一薄层新鲜石灰粉(块灰清水化开过筛)。

2.2.2 熏——熏优氯净或熏毒威等熏烟剂

优氯净、熏毒威这两种市售熏烟剂使用方便,易于存放,杀菌广谱,使用时机为3龄期第2日,4龄期第2、第4日,5龄期第2、第4、第6日,各用2 g/m3优氯净或熏毒威于蚕室内熏烟1 h,全面杀灭蚕室、蚕具、蚕体、蚕座和桑叶上附着的各种病原。

2.2.3 添——添食蚕用氟哌酸和灭蚕蝇

(1)添食蚕用氟哌酸

蚕用氟哌酸对细菌性病害有良好的杀菌抑菌效果,对病毒病等其他病害也有抑制作用,正确添食能有效控制和扑灭细菌性蚕病。应坚持在3龄~5龄开叶时和5龄期第3、第5、第7日各添食1次500单位蚕用氟哌酸[3-4]。添食时,药液要片片喷到,给桑量要均匀周到,薄摊一层,力求添药桑叶当天使用,全部食下。一般中午或下午添食较好,不至于造成蚕座冷湿。见眠后不添食,眠起蚕儿食欲不振,不宜过早添食。若同时又需撒防僵粉或石灰粉,可提前将桑叶喷好,晾干后使用,以免污染。蚕发细菌病时,则在1 d内连续添食3次,浓度适当提高。

(2)添食灭蚕蝇

灭蚕蝇对寄生的1日~3日多化性蝇蛆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对蚕的健康无不良影响,对发蛾、交配、产卵及卵的孵化率等不表现差异。蚕期中,坚持在4龄第3日(蝇蛆多时,则第2、第4日),5龄第2、第4、第6日及盛熟当日早晨或上午(此次用药对降低蛆孔茧数量非常重要),各添食1次500倍灭蚕蝇稀释液。药液现配现用,药叶一次吃尽,用药前后4 h~6 h蚕座上不撒石灰。可结合体喷灭蚕蝇防治蝇蛆为害,提高灭蝇效果。用法为4龄、5龄蚕饷食后第二次给桑前,5龄第5日及盛熟蚕,用300倍灭蚕蝇稀释液喷于蚕体表面,喷药量以蚕体湿润为度,喷药均匀,喷药后5 min~10 min给桑。

2.2.4 汰——淘汰拾除迟小蚕

蚕病的发生,首先反映在弱小蚕和迟眠蚕上,拾除不良个体、淘汰迟眠蚕是防止蚕病发生,提高蚕种品质的有力举措之一。农村原蚕饲育从3龄开始,逐龄逐匾进行个体精选淘汰。蚕体小的、体色体形不正常的蚕和各龄迟眠蚕均应予以淘汰。

3 蚕后回山消毒,谋求“三个到位”

3.1 室具毛消到位

采茧和制种结束后,立即用漂白粉上清液(含1%有效氯)喷洒消毒使用过的蚕室、贮桑室、蔟室及其他使用过且尚能继续使用的蚕用物件,以免病菌飞扬扩散。随后,全面清扫蚕室、贮桑室、簇室,全面清理病蚕尸体、烂茧、蚕沙等残留物和所有废弃物,拆架清洗,洗净进室,用2%甲醛+1%石灰浆液喷洒消毒,喷洒结束后,点燃5 g/m3优氯净或熏毒威熏烟剂熏烟消毒。消后打开门窗,晒干蚕具。

3.2 蔟具消洗到位

塑料折蔟因其使用、洗消、保存都较为便宜而成为南陈集镇原蚕点的蚕农们上蔟营茧的首选蔟具,多年来蚕农们都已养成采茧结束立即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泡塑料折蔟0.5 h左右,然后清洗、晾干、妥善存放的良好习惯。

3.3 环境清洁到位

对蚕室周围环境进行打扫、清理,地面撒布新鲜石灰粉。清扫出的蚕沙、废弃物等运至坑积沤肥处,发酵腐熟,防止病菌到处飞扬。

4 结语

在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中,蚕病是巨大的威胁。要有效预防蚕病,就必须做好消毒防病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消毒防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希望有助于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

猜你喜欢

蚕座熏烟石灰粉
汉钢烧结生石灰粉质量管控实践
香烟烟雾联合脂多糖对气道炎症及衰老的影响
果树如何熏烟防冻害
复合过滤处理熏烟对湖南腊肉品质的影响
夏秋养蚕有三早
小蚕共育一日二回育规范化操作技术探讨
火力发电厂脱硫系统检修维护细节问题研究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
醮石灰粉储藏甘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