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码全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创新之道

2022-03-23李丹丹

声屏世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样态纪录片创作

□ 李丹丹

随着网络视频、微电影、Vlog等新媒介、新载体的不断出现,传统纪录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纪录片的视听效果,增强了纪录片的感染力与代入感;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新媒介形式,使得纪录片的样态和业态都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境。抢抓机遇,应对挑战,融合创新是全媒体时代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媒体时代纪录片面临的挑战

纪录片创作规律与观众收视习惯之间的矛盾。纪录片在我国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固有的节目样态和创作规律:单集时长大多在30分钟左右,通过长时间的记录来呈现某一时段或某一主题的情节和内容,其主题宏大,拍摄和剪辑周期相对更加漫长。这种大体量、长战线的创作规律与当下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方式严重不符。受众利用工作和生活忙碌之余的碎片化时间观看纪录片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疏离感和割裂感,而且创作规律与观众收视习惯之间的矛盾也会导致纪录片的视听体验和信息接收的效果都无法保证。

纪录片的内容难以被观众迅速接收。纪录片主要是记录真实画面和呈现真实事件,与其他体裁相比,立意和内容相对比较专业。虽然传统纪录片囊括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包含了丰富的价值内涵,但是这种庞大的信息量却决定了纪录片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观众的眼球,使其形成持久的注意力,那么它传递的内容和价值也很难迅速地被观众理解、接收。另外,纪录片的时效性相对较弱,其主题和内容对社会热点的关照度和关联度都相对较低,这也直接导致观众对纪录片的关注度和接受度不断降低。

纪录片收视份额被短视频大量瓜分。新媒体视频平台的大量出现,带来了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渠道和丰富多彩的短视频作品,同时也导致传统纪录片观众的大量流失。包罗万象的短视频作品因为短小精悍、参与性强、生动有趣的特质,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选择余地,能够增强用户黏性。对于全媒体环境下的观众而言,他们普遍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被动地接收内容。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加持下,新媒体视频平台通过智能筛选,能够遴选出比传统纪录片更容易满足观众需求和收视喜好的视频,进行定向分发和精准推送。

全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机遇

纪录片的创作空间不断扩大。在全媒体语境中,被动接受的受众开始转变为主动选择的用户,再加上一系列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给纪录片的表现内容和呈现形式带来了新突破。一方面,创作者借助互联网能够不断搜集更多更新的素材和样态运用到节目制作中,鲜活的案例可以为纪录片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纪录片创作者还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创设自己的账号,直接发布原创作品;另一方面,依托新媒体平台的评论和转发功能,用户能够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反馈给纪录片创作者,这种互动的过程也是内容再生产的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和促进纪录片在故事情节上进行突破、在画面语言上进行创新,不断增加信息量和空间感,延伸纪录片的深度与广度。

纪录片的传播途经不断拓展。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推进,以用户为核心的非线性传播模式取代了以信息为核心的线性传播模式。很多视频网站纷纷开设纪录片频道或纪实专栏,有效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传统纪录片逐渐由再现事件的单向传播向参与事件的双向互动进行转变。纪录片创作者不仅可以与用户直接交流、沟通,还可以在充分了解用户对作品的看法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平台的属性以及目标人群的偏好,对分发的视频内容、时长等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调整,实现精准投放和个性化传播,逐步形成与用户的良性互动,增强用户黏性,充分调动用户接收和传播纪录片的主观能动性。

纪录片的样态不断推陈出新。在全媒体时代,碎片化、即时性、互动性的传播方式催生了“微”传播的纪录片样态,即“微纪录片”。目前,学界对于微纪录片还未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只是在节目样态上有了一个大致的共识:时长大多在10分钟以内,在保留传统纪录片真实性、纪实感等创作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了短平快、平民化、年轻态等网感特征,呈现出一系列符合用户收看收听习惯的特质。微纪录片具有传统纪录片与短视频的双重属性。纪录片的本质是展现事物的真实,它的创作内容以真实的生活记录为主,在真实表现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手段进行创造与再呈现。[1]微纪录片作为传统纪录片在全媒体时代的转型,不仅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而且相对个性化,能够更好地填充用户的碎片化时间。

随着微纪录片等越来越多的节目样态不断出现,观众对节目要求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纪录片的创作要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高,多角度和全方位的创新是纪录片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创新之道

在全媒体背景下,为了改变观众对纪录片沉闷冗长的刻板印象,如果从片长、节奏、切入、叙事、视觉呈现等方面寻求创新,都还是属于“换汤不换药”。对纪录片创作来说,最重要的是理念更新,思维转变,创意独树一帜。

从作品思维到产品思维。在全媒体语境下,无论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如何改变,内容永远是重中之重,因此纪录片创作者在打造作品时也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进行创意策划。互联网爆款产品往往由大数据在背后支撑,很多在过去无法计量、共享的内容都已被数据化,甚至数据量化到了具体的关键词以及几分几秒的矛盾冲突、情节设置等。

首先,纪录片创作者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及科学计算,并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为纪录片情节设置提供依据,具体包括设置悬念、设置巧合和设置反差。设置悬念是为了增加纪录片情节的紧张感,吸引观众为了得知结果而持续观看;设置巧合是为了增加纪录片情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设置反差是为了增强纪录片的叙事张力和感染力。此外,纪录片创作者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的观看习惯,调查用户的观看喜好,推算出用户最喜闻乐见的主题和内容,并筛选合适的平台进行精准投放。依托庞大的数据资源,纪录片创作者不仅能够优化和完善节目策划、创意、制作等各个环节,而且能够有的放矢地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其次,纪录片创作者可以借助短视频的创作思维和拍摄手法,在保证纪录片的专业性、权威性等优势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借鉴短视频精炼、明快的特质和视听语言的轻量化、灵动性。在各类节目体裁都普遍追求快捷、高效、创新的全媒体环境中,如果纪录片的拍摄制作手法缺乏新意、创意、活力,就会出现不进则退、固守僵化的结果,更无法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只有通过一系列优势元素的融合创新,让纪录片兼具感性共鸣与理性共情,达到有意义和有意思的双重效果,才能在全媒体环境中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融合力和传播力。

最后,纪录片创作者要结合特定的主题和方向,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优势,面向社会大众公开征集资料和影像,让大众积极提供线索和信息,并且对征集的线索和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和认真把关,确保纪录片最终呈现的内容和细节客观而真实。著名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凯文·麦克唐纳就曾经围绕“爱和恐惧”面向全世界的网民发起了海选活动,最终搜集到八万多段、近4500小时的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列组合和创意构思创作出纪录片《浮生一日》,记录了一些人的平淡无奇,也记录了一些人的热闹非凡,引发全球网民的热议和思考。

总之,只有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记录真实画面和呈现真实事件,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才能打造出更加多元化能够满足用户喜好的精彩内容,才能有效提升纪录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形式创新到模式创新。纪录片创作者不仅要在表现手段和语态上进行创新,也要在样态和模式上进行创新。全媒体时代,互动视频为纪录片的样态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随着国内外视频平台入局,互动视频市场初具规模,未来视频产业链中,互动视频将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纪录片创作者可以适时推出互动式纪录片,改变以往的观看模式,从被动接收转变为沉浸式体验。沉浸式体验是互动式微纪录片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鲜明特征,一般来说,沉浸式体验的实现得益于于描述AR、VR技术,特指把参与者置身于一种虚拟世界之中,使参与者有一种身临它境的感受。而互动微纪录片恰恰可以提供沉浸式体验,其通过超链接让观众不仅能够自主选择故事走向,还可以通过点击画面上的链接,直接跳转到各自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看。

新华社依靠互动视频技术制作出了互动微纪录片《一个也不能少》,观众可以在不同地域、不同场景中,沉浸式体验脱贫攻坚的故事和情境,身临其境地直观感受脱贫一线干部群众的亲身经历和喜怒哀乐。在《一个也不能少》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全都由新媒体用户掌握故事剧情的走向。那么,当用户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情境中,他们就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在“选择性注意”理论中提到,注意的指向有选择地集中于某一特定对象,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注意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或自己需要与关心的信息。进一步说,观众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信息选择。在全媒体时代,随着新技术的跟进,观众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自己去选择不同的内容,在沉浸和交互的体验中不断细化“选择性注意”的行为,甚至共同完成节目的创作。类似《一个也不能少》这样的互动式微纪录片,更加注重用户的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让人产生认同感和接受度,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两个维度的效果:一个是自身的真实感受,另一个是纪录片创作者预先所要传递的情感价值和思想价值。基于此,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也是提升思维逻辑和思维深度的过程,这也是全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关照的典型体现。

总之,从创作模式和观看模式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的纪录片,不仅能够更好地传递出信息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能够充分抓住和运用纪录片在全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机遇。

从单向传播到立体传播。在全媒体时代,在用户群、平台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纪录片生成了一种新的传播局面,即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即时、快捷、立体的零距离传播。基于此,纪录片创作者和传播者应该加强对一系列新媒体平台的优化整合。

首先,制作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就应该加强对纪录片宣传推广的提前策划,预先在新媒体平台发布与纪录片相关的话题,持续引发广泛讨论,制造和提升纪录片的关注度和热度。与此同时,制作团队也可以从网民留言中收集评价和建议,挖掘纪录片的创作灵感,并适度调整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制作出与观众认知的契合度更接近的纪录片。那么,观众自然而然会更加主动地参与纪录片的相关互动和讨论,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关注度。研究者指出:“假如传播对象喜欢传播者,就可能被说服;如果接收者认为信息的来源是一个与他(她)自己相似的人,即具有同一性,就更是如此。”[2]基于此,制作团队应该定期与观众互动,为观众开辟更多讨论视角,有意识、有计划地逐渐拉近纪录片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纪录片上线之后的宣传过程中,要节选有话题的片段,拆条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碎片化和多维度的立体传播。

其次,用户作为核心环节既是传播者又是观众,依托平台的评论和转发功能,用户能够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反馈给纪录片创作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良性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容再生产的过程。此外,在参与评论和留言的过程中,用户还能够通过其他人的看法获取更加全面和多元的信息反馈和资源。比如,弹幕的运用不仅为纪录片创作者提供了及时反馈,并且让观看不再是静止的、单向的,而是社会大众都可以共同参与的互动体验。依托在屏幕上构建的社交空间,纪录片创作者可以从中充分了解用户的想法,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推广的方案和内容。基于用户的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诉求,纪录片的推广也要根据重点目标人群进行二次分发和精准推送。

最后,有研究者发现,人际传播因素的注入、人格化元素的增强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传受关系,但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传播主体“精神人格”的弱化,即传播者被受众当成自己的朋友之后,其发表评论的权威性就会打一定的折扣。[3]反观全媒体时代纪录片的传播和推广,虽然观众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观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和多元诉求的观看体验,决定了纪录片创作者不能一概而论地给予满足,更不能一味地迎合观众,而应该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基础上借力使力,秉持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依据辩证的研究分析,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议程设置。

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纪录片有传播才能生存,有创新才有发展。而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创作者需要客观辩证地看待纪录片在全媒体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不断反思自身的创作理念和创新之道,激活纪录片的多样化呈现形式和内容创作,增强交互性和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打造多维的传播格局,为纪录片行业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

猜你喜欢

样态纪录片创作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主流文化存在的三种样态及我们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