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博弈论的亏损企业捐赠行为研究
——以鸿星尔克捐赠事件为例

2022-03-23刘艺婷

科技和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购买量尔克提供者

刘艺婷

(暨南大学 国际商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企业捐赠是中国慈善捐赠的最主要来源,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形式。然而,其背后动机一直饱受争议。一方面,从人性角度出发,企业家确实可能出于善心和自身经历做出捐赠行为;另一方面,从利益角度出发,不难发现诸多企业借慈善捐赠进行了营销。作为一种不以获利为目的的支出,企业在亏损时做出的捐赠行为更令人费解。在2021年7月发生的河南水灾中,鸿星尔克在自身业绩不佳情况下进行的捐赠行为广为人知,其动机也备受瞩目。考虑到企业捐赠是一个经济伦理问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不同利益方必会在此过程中进行博弈,本文将运用博弈论,以鸿星尔克捐赠事件为例,对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展开研究[1-2]。

1 文献综述

企业的捐赠行为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然而,作为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支出,慈善捐赠被中国一半以上的亏损上市公司所采用,这得到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李四海等[3]利用中国亏损上市企业的数据发现,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背后存在着基于政府利益的理性互惠交换。杜勇等[4]发现,亏损企业捐赠额与所获政府补助呈正相关,且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对其扭亏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影响。程文莉等[5]利用非金融类年度亏损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低成长性与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亏损企业进行慈善捐赠更易获得政府补助。阮玲玲[2]则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表明了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绩效。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战略性慈善捐赠的作用机制。李四海等[1]发现业绩下滑企业会更积极地进行捐赠,这些捐赠信息对会计盈余信息在信贷契约中的作用产生替代效应。杜勇等[6]利用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有政治关联的亏损企业比无政治关联的亏损企业更可能出于获取政府支持的目的而进行慈善捐赠;同时,相对于无政治关联的亏损企业,有政治关联的亏损企业进行慈善捐赠能够帮助其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

2 捐赠行为下多方利益博弈分析

企业捐赠行为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可分为资金提供者、消费者、政府。需要指出的是,在博弈中参与人都是理性的,其决策目标是使得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同时,战略性慈善理论认为企业的捐赠行为对利益相关者是有吸引力的,能够作为企业提高绩效与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7-9]。

2.1 亏损企业与资金提供者博弈

2.1.1 相关参数设定

设企业捐赠额为a,资金提供者提供资金额为b,亏损企业捐赠行为给资金提供者带来的利好信息为c,捐赠行为给亏损企业带来的潜在利好信息为x。

2.1.2 关于博弈的前提假定

亏损企业和资金提供者是博弈主体,假定亏损企业不做出捐赠行为的情况下无法为资金提供者带来任何好处,同时根据战略性慈善理论,企业的捐赠行为与绩效相容,能够通过促进商业信用资源的获取,降低债权人在债务契约中对会计盈余信息的关注给资金提供者带去利好信息[1]。在博弈中,亏损企业的策略选择为捐赠或不捐赠,资金提供者的策略选择则是提供资金或不提供资金。另外,往往是企业先采取行动,资金提供者再据此做出选择,企业捐赠额为双方所知,且假设根据企业财务情况,提供资金额的相关信息也是透明的,故进行基于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关系分析。

在策略选择上,假定亏损企业不进行捐赠,资金提供者不提供资金时,整个收益格局不产生变化,故在此状态下资金提供者和亏损企业的期望收益为(0,0)。

假定亏损企业选择捐赠时资金提供者不提供资金,企业支出捐赠额a,得到捐赠行为给亏损企业带来的潜在利好信息x,所以双方的期望收益为(0,-a+x)。若资金提供者提供资金,企业在支出捐赠额的同时,会得到资金支持b,资金提供者则会在支出提供资金额b的基础上,据战略性慈善理论,得到利好信息c,双方的期望收益是(-b+c,-a+b+x)。

假定亏损企业不做出捐赠行为,而资金提供者却提供了资金,资金提供者付出资金额b,企业得到资金支持b,所以期望收益表示为(-b,b)。上述表述的支付矩阵见表1。

表1 亏损企业与资金提供者博弈的支付矩阵

2.1.3 对形成的各个博弈策略进行分析

当a>x,即捐赠额大于捐赠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潜在利好信息时,亏损企业不进行捐赠,资金提供者依此进行抉择,其可选择是否提供资金,相对应预期收益分别为-b和0。0>-b,此时资金提供者的最优策略为不提供资金,资金提供者与亏损企业的博弈均衡为(0,0),即(不提供资金,不捐)。

当a0,应该考虑到企业的营利潜力,选择为亏损企业提供资金,即(提供资金,捐);反之,当提供资金额超过亏损企业捐赠行为带来的利好信息时,也就是b>c,资金提供者收益-b+c<0,说明其最后因提供资金所得不及应付出的成本,会选择不提供资金来规避这一损失,此时(不提供资金,捐)的策略形成了纳什均衡。

综上所述,在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亏损企业和资金提供者都会通过成本收益变化进行捐赠行为和资金提供的考量[10]。

鸿星尔克捐赠事件中,企业捐赠额为5 000万元。考虑到实际情况与计算便利,假设a=1,b=1,c=2,x=2。据此绘制博弈树(图1)。

图1 亏损企业与资金提供者博弈树

运用逆向归纳法可知,由于鸿星尔克捐赠额小于其捐赠行为给资金提供者带来的潜在利好信息,其资金提供者提供资金额小于捐赠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利好信息,此时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捐,(提供资金,不提供资金)}。

2.2 亏损企业与消费者博弈

2.2.1 相关参数设定

设企业捐赠额为a,消费者购买量增加额为d,亏损企业捐赠行为向消费者传递的正面信息为e,捐赠行为给亏损企业带来的潜在消费者购买增加信息为y。

2.2.2 关于博弈的前提假定

亏损企业和消费者是博弈主体,假定亏损企业不做出捐赠行为的情况下无法为消费者带来任何额外影响,同时据现有研究成果可知,企业的捐赠行为能够提升其消费者关注度,并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品牌更加信任[11-12]。在博弈中,亏损企业的策略选择为捐赠或不捐赠,消费者的策略选择则是增加购买量或不增加购买量。另外,往往是企业先采取行动,消费者再据此做出选择,企业捐赠额为双方所知,且假设根据历史经验,消费者购买量增加额的相关信息也是透明的,故进行基于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关系分析。

在策略选择上,假定亏损企业不进行捐赠,消费者不增加购买量时,整个收益格局不产生变化,故在此状态下消费者和亏损企业的期望收益为(0,0)。

假定亏损企业选择捐赠时消费者不增加购买量,企业支出捐赠额a,得到捐赠行为给亏损企业带来的潜在消费者购买增加信息y,所以双方的期望收益为(0,-a+y)。若消费者增加购买量,企业在支出捐赠额的同时,会得到销量增加额d,消费者则会在支出d的基础上,得到亏损企业捐赠行为传递出的正面信息e,所以双方的期望收益是(-d+e,-a+d+y)。

假定亏损企业不做出捐赠行为,而消费者却增加了购买量,消费者付出d,企业收入d,期望收益表示为(-d,d)。上述表述的支付矩阵见表2。

表2 亏损企业与消费者博弈的支付矩阵

2.2.3 对形成的各个博弈策略进行分析

当a>y,即捐赠额大于捐赠行为给亏损企业带来的潜在消费者购买增加信息时,亏损企业不进行捐赠,消费者依此进行抉择,其可选择是否增加购买量,相对应预期收益分别为-d和0。0>-d,此时消费者的最优策略为不增加购买量,消费者与亏损企业博弈的纳什均衡为(0,0),即(不增加,不捐)。

当a0,消费者应考虑到企业的社会贡献与可信度,选择增加购买量,即(增加,捐);反之,当购买量增加额超过亏损企业捐赠行为向消费者传递的正面信息时,也就是d>e,消费者收益-d+e<0,说明其最后因增加购买量所得不及付出的成本,故选择不增加购买量来规避这一损失,此时(不增加,捐)的策略形成了纳什均衡。

综上所述,在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亏损企业和消费者都会通过成本收益变化进行捐赠行为和购买量增加额的考虑[10]。

鸿星尔克捐赠事件中,考虑到实际情况与计算便利,假设a=1,d=2,e=3,y=3。据此绘制博弈树(图2)。

图2 亏损企业与消费者博弈树

运用逆向归纳法可知,由于鸿星尔克捐赠额小于其捐赠行为带来的潜在消费者购买增加信息,消费者购买量增加额小于企业捐赠行为传递出的正面信息,此时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捐,(增加,不增加)}。

2.3 亏损企业与政府博弈

2.3.1 相关参数设定

设企业捐赠额为a,政府补助金额为s,政府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期望为m,企业做出捐赠行为能够维护和发展其与政府关系的程度为n。

2.3.2 关于博弈的前提假定

亏损企业和政府是博弈主体,假定亏损企业不做出捐赠行为的情况下无法为政府带来任何附加影响,同时据现有研究成果可知,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一种隐性契约关系,基于此,政府会给予企业特殊照顾,并在为维护社会稳定需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时对这些企业产生期望,而企业为了维持这种关系以获得后续的政府支持,有动力采取相关行动[3,13-15]。另外,根据道德补偿理论,企业得到政府补助后,道德赤字上升,有动机做出回报社会的善举[16]。在博弈中,亏损企业的策略选择为捐赠或不捐赠,政府的策略选择则是给予补助或不给予补助。除此之外,通常是政府先采取行动,企业再据此做出选择,且假设根据历史经验以及企业公开信息,企业捐赠额为双方所知,政府补助金额的相关数据也是透明的,故进行基于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下的关系分析。

在策略选择上,假定政府不给予补助,亏损企业不进行捐赠时,整个收益格局不产生变化,故在此状态下政府和亏损企业的期望收益为(0,0)。

假定政府选择给予补助时亏损企业不进行捐赠,政府支出补助金额s,企业得到资金s,所以双方的期望收益为(-s,s)。若亏损企业进行捐赠,政府在支出补助金额的同时,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期望m得到满足,企业则会在支出捐赠额a和获得政府补助金额s的基础上,得到维护和发展其与政府关系的收益n,所以双方的期望收益是(-s+m,-a+s+n)。

假定政府不给予补助,而亏损企业却做出了捐赠行为,企业支出捐赠额a,同时得到维护和发展其与政府关系的潜在收益n,期望收益表示为(0,-a+n)。上述表述的支付矩阵见表3。

表3 亏损企业与消费者博弈的支付矩阵

2.3.3 对形成的各个博弈策略进行分析

当s>m,即政府补助金额大于政府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期望得到满足的可能性时,政府不给予补助,企业据此选择是否进行捐赠,相对应的预期收入分别是-a+n和0。若a>n,即企业捐赠额超过其做出捐赠行为能够维护和发展其与政府关系的程度,企业的最优策略为不进行捐赠,政府与亏损企业的纳什均衡为(0,0),即(无,不捐)。若a

若sn,即企业捐赠额超过其做出捐赠行为能够维护和发展其与政府关系的程度,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政府不给予企业补助,企业不做出捐赠行为,此时(无,不捐)的策略形成了纳什均衡。反之,企业捐赠额小于企业得到的维护和发展其与政府关系的收益,也就是a

综上所述,在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亏损企业和政府都会通过成本收益变化进行捐赠行为和补助金额的考量[10]。

鸿星尔克捐赠事件中,考虑到实际情况与计算便利,假设a=1,s=1,m=3,n=3。据此绘制博弈树(图3)。

图3 亏损企业与消费者博弈树

运用逆向归纳法可知,由于鸿星尔克捐赠额小于企业得到的维护和发展其与政府关系的收益,政府补助金额小于政府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期望得到满足的可能性,此时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有,(捐,不捐)}。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博弈分析得出,亏损企业与政府以及其资金提供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可以实现均衡,这也就解释了实际中亏损企业的捐赠行为。结合战略性慈善理论与道德补偿理论可知,在鸿星尔克捐赠事件中,鸿星尔克捐赠额小于其捐赠行为给资金提供者带来的潜在利好信息,其资金提供者提供资金额小于捐赠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利好信息,企业捐赠额小于其捐赠行为带来的潜在消费者购买增加信息,消费者购买量增加额小于企业捐赠行为传递出的正面信息,捐赠额小于企业得到的维护和发展其与政府关系的收益,政府补助金额小于政府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期望得到满足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实现纳什均衡。

针对目前中国企业慈善捐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亏损企业、资金提供者、消费者和政府的博弈行为,建议如下:①企业不应过度工具化捐赠,而应将其从战略角度看待并进行有效利用,以向利益相关各方传递企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信号。特别是在亏损情况下,企业普遍不为外界舆论所看好,更易给利益相关者带去负面信息,更需审慎自身行为。②政府应对补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积极的监督,建立长期跟踪评估与反馈机制,引导企业高效运用与合理配置政府补助。③优化信息传导机制,增加捐赠行为给资金提供者、消费者以及亏损企业带来的正面信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猜你喜欢

购买量尔克提供者
野性消费
No.4 鸿星尔克“野性消费”
知识付费产品特征对购买量的影响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家禽购买量下降
幸 福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法律地位与民事责任分析
基于隐私度和稳定度的D2D数据共享伙伴选择机制
2018年全球黄金大卖
网络言论自由的行政法规制研究
近七成俄网民称胡尔克“不值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