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究

2022-03-23盖亚茹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

盖亚茹

摘要:我國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乎国民素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要以提升农民素质为基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以助力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的发展。此次研究就农村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必要性、现实困境以及培训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培训

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农民素质问题制约了发展速度和进程。当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龄人口占比高,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能够提高农民素质,吸引劳动力回村,助力乡村发展。

1 文献综述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热点问题,众多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一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界定,韩琦在研究中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视域下,以农民为终身职业,兼具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农业生产操作技能的人员[1]。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状研究,任铁军在研究中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积极之处给予了肯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农民带来了现代化经营理念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培训经费不足、覆盖面不广、职业培训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徐大勋在研究中则指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一定程度将解决“农村慌”的问题,吸引更多的人员返乡从事农事生产。培训中存在着教学培训与生产实践相脱节问题,实用价值不高,跟踪服务不到位[2]。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措施建议研究,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首先要清楚的认识到农民文化层次低、接受能力差的现实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张琪在研究中提出要完善培训设施,并且强化培训成果的转化[3]。韩琦在研究中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健全培训体系,鼓励多人参与,提升培训效果。

2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必要性

2.1 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迅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特别是一些农村的青壮年人口不断向城市地区转移,导致农村发展中出现了农民老龄化、科技文化素质与劳动素质低的问题。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十分重视三农发展,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劳动力回农村,但是,很多农村新增劳动力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不愿意做农民,农民后继人才问题十分突出,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将农民发展为职业,强化农民农业科技素养教育,强化政策支持等,以吸引一大批真正热爱农村和热爱农业事业的人才扎根农村,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问题,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发展[2]。

2.2 实现农村农民的创富增收

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但却不是农业强国。发展现代农业是成为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期,城镇化助力农村产业的改革,新的农业技术和新的农业生产机械设备不断出现。发展现代化农业其核心在于人,培养新型农民,掌握新时期农业发展理念、生产技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以人才来促使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实现农业的自动化和规模化发展。同时,以高素质的人才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向农业深加工等进行发展和拓展,实现农村农民的创富增收。

3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实困境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实现农民创富增收的重要路径。受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下面就农村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实困境进行分析。

3.1 培训对象素质与意识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合适,培训对象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基础、坚韧的意识和强烈的意愿。但是,从实际情况而言,当前培训对象素质与意识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是,农民的意愿和意识不够强烈,农村生产不仅要耗费脑力劳动更需要耗费体力劳动,很多农村居民不愿意从事劳累的农业生产,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他们更加渴望进入城市生活;二是,农村农民的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职业培训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基础和务农经验,但是在实际培训中,多数的农村青壮年文化基础薄弱,而农村青年则是缺乏务农经验,他们大多是上学或者是在城市务工,农业生产经验少,缺乏农业生产的基本素质[3]。

3.2 师资队伍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存在着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当前,我国尚未建成系统、规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承担职业农民培训任务的主体较多,主要包括了农业类的各大专职院校、技术学院等。这部分学校中的师资队伍仍旧以学术性的师资队伍为主,师资团队知识丰富,但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不能与实际的农业生产、农村实践等紧密相连。教学内容也以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为主,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职业农民的培养。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是需要经过实践的,职业农民的培育就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如试验田。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培训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学员缺乏实践场所,严重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效果。

3.3 培训跟踪服务不到位

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工作至关重要,对农民完成了初步的指导和培训之后,应该对其进行培训跟踪服务,对农村的实际从业进行指导和培训,强化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宣传等,以更好地将培训内容落到实处。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着培训跟踪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培训结束后,未对农民的创业致富进行深入的指导。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费问题、人员不足等[4]。

4 農村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加强现代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创富增收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仍存在一定问题,下面结合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培训路径。

4.1 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提升培训的针对性,结合培训对象的实际素质和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农业讲究天时地利,不同地区的气候、自然条件不同,农业发展不同,在培训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地域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积极借助广播、互联网等将适宜本地气候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传播给公众,并组织教授人员进行专业实践培训。由专业人员指导职业农民学习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农民的农业专业能力和技术,提升农业生产质量。同时,还要结合地区产业特点,助力农业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在相对应的农民培训中,不仅要强化农业生产技术和技能培训,同时要加强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影响等理念和技能的培训。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创新培训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充分发挥乡村的地域优势,开展进村办班,强化对农民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4.2 强调“异地转移”与“就地职业化”

在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上可以强化职业标准,建立职业准入标准,以规范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特征,提升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农民不断的涌入城市,同时具备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也不断的向城市靠拢,农村发展存在着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队伍人员的稳定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也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民队伍的稳定性,强调“异地转移”以及“就地职业化”。一些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前景发展不好,对这部分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其农业生产专业技术和能力,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当地的农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5]。

4.3 完善农民培训设施和提升培训人员能力

提升新型农民培训效果要不断完善农民培训设施以及不断提升培训人员的能力。新型农民培训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和落实,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是要加强实训平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新型职业农民搭建农业创业致富平台,实现新型农民学以致用。当前,培训人员存在着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提升培训人员的能力要切实发挥社会企业的作用,鼓励涉农企业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选择涉农企业高素质技术骨干到农业职业学校兼职,对农民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此外,在乡村中积极选择典型,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农业产业化发展典型以及农业示范基地典型等,发挥重点项目的引导作用,为农民创业致富提供具体的借鉴思路。

4.4 做好培训跟踪,巩固培训成果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完成后,要充分发挥培训跟踪的作用以巩固培训成果。在集中培训结束后,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党委、乡镇党委、培训机构等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跟踪服务结构和机制,为农民创业致富解答疑惑。新时期,培训跟踪服务中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跟踪服务的便利性,如培训机构与学校借助微信、QQ等现代交流工具和平台开展沟通交流。培训机构可以定期向学校推送国家“三农”政策、农业技术等农业资料,为农民创业和农民致富提供指导。此外,培训结束后受训对象也可以积极的利用微信、QQ等平台与培训机构进行联系,向培训员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和指导,切实将培训成果落实到实处[6]。

4.5 强化政策支持和法律引导

国外先进的农业强国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上都提供了专业的农户政策和法律保证。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农业国家的先进经验,强化政策支持和法律引导。政府需要出台一定的政策来支持职业农民培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起到示范和规范作用。此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立法来实现职业农民的明确化和职业农民培训的法治化。可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农业基本法为依托,制定农民职业培训条例,使培训工作有章可循和有法可依,提升培训工作的规范性[7]。

5 总结

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农民创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培训对象素质与意识不足;师资队伍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培训跟踪服务不到位。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多方努力不够等,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培训质量和落实培训效果还需要花大力气。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分层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强调“异地转移”与“就地职业化”;完善农民培训设施和提升培训人员能力;做好培训跟踪,巩固培训成果;强化政策支持和法律引导。

参考文献

[1] 韩琦.职业教育促进乡村城镇化发展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4):165-166.

[2]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年)的通知[J].天水市人民政府公报,2018(10):19-24.

[3] 焦倩.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发展农村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16):39.

[4] 徐淑亮,姚晓东.基于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开发[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6):14+22.

[5] 詹昌平.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探究[J].职业,2018(25):104-105.

[6] 陈琦,孙雪莹.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4(14):81-84.

[7] 杨道衡.基于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开发与培训开发[J].中国市场,2017(5):155-156.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思考
运用微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构成 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宜昌市职业农民培训需求调查与培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