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识别及转型升级对策

2022-03-22苗壮赵艳霞

关键词:资源型转型资源

苗壮,赵艳霞

(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根据《规划》我国共有262个资源型城市,数量占比较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兴衰关系到国家整体的发展水平,长久以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一直都是国家关注社会所需的热点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来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如何在保证转型质量的基础之上将转型过程缩到最短就需要对262个资源型城市精准分类,明确特点、对症下药。

一、“资源型城市依赖程度识别”的思想源流

(一)资源型城市分类梳理

在资源型城市的分类研究中,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是以资源型城市所拥有的资源类型对城市进行划分,1985年,Millward等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对资源开采、矿区的自然发展逻辑顺序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总结出了著名的六阶段理论[1]。1995年开始,预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成为研究热点,其中Auty通过SIA(社会影响评估)与城市发展阶段相结合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进行预想[2],随后Ross运用SIA对预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得出资源型城市将一直处于“M”型发展并不断循环[3]。2009年,刘云刚通过资源型城市所拥有的不同资源将其分为5种城市类型:即煤炭、森林、金属、非金属和石油型[4]。2011年,王小明得出资源依赖型地区的发展以资源为基础,资源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收益及就业机会均超过了40%[5]。此外,韩凤芹等运用储采比、矿业等多个重要维度对资源型城市进行评定,将资源型城市分为初期、成熟期资源城市和枯竭型资源城市[6]。

严太华(2019)在其基础上将K值定义为采掘—制造相对强弱指数来评判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关系[7]。此前众多学者根据资源型城市资源类别及其所有资源与城市经济依赖关系进行了分类,但多为依据制造业与矿业的单项数值分类,在吸取前人研究思路的基础上从开采、制造业等与资源密切相关产业占比对资源型城市进行资源依赖强弱度的分类,重点研究强依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情况。

(二)“强依赖资源型城市”特征梳理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对资源有强依赖性。胡尧(2019)的研究表明资源型城市以其资源开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其中自1949年以来累计生产铁矿石58亿吨、原煤529亿吨、原油55亿吨等等,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8]。崔伊霞(2020)认为资源型城市具有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布局混乱、城市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特点[9];陈平、罗艳(2020)认为资源型城市具有“三高”工业比重较高,多元化产业体系不健全,且集聚较多资源矿业劳动力人口,环境治理和促进就业问题突出,对资源行业依赖程度较高,国有企业占比较高[10];通过综合整理不同学者所指出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并结合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自身定义总结了强依赖资源型城市产业类别单一;资源、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低;相关政策支持少的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资源型城市特征梳理

二、科学界定资源型城市类别,搭建依赖程度识别理论框架

我国资源型城市占比较高,资源型城市数量庞大,且各个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城市发展情况参差不齐,所面临的挑战各有不同。因此,要想明确资源型城市的整体发展情况和个体发展特点,必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精准类别划分。

从城市特点来看,资源型城市的兴衰都取决于资源,初期由于资源的发掘快速带动城市发展,吸引大量人口流入,随着城市步入成熟稳定期资源型城市进入短暂的稳定发展,紧接着资源开采速度加快,可开采资源衰退又产生一系列人口外流及经济衰退。

从城市职能来看,资源型城市的一切活动都依托于资源,其中采掘和制造业最为发达;而城市GDP总值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资源型城市依赖资源就会使得城市生产总值的增长大多依赖与资源有关的行业,由于各个资源型城市自身特点不同,其城市分行业占比也各不相同,例如大连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同时,还有着良好的地理优势,旅游景点较多,除采矿业和制造业外旅游业GDP增加值也十分可观,制造业和矿业在总GDP中占比较少,城市对资源为弱依赖,黑龙江大庆市则以油田资源为城市主要经济来源,并无其他突出行业,表现为对资源的强依赖。

从城市本质来看,由于其城市职能的限制,资源型城市大多资源、人才匮乏,墨守成规工作重复性较高,创新能力偏低,导致城市活力减退,产生城市衰退迹象,对国家整体高质量发展十分不利。

基于此,从资源型城市与资源相关行业,即矿业与制造业在城市三大产业中占比的高低作为衡定标准,当占比高于既定数值则为强依赖资源型城市,当占比于既定值基本持平则为中依赖资源型城市,当其占比低于既定值,则为弱依赖资源型城市。

三、建立资源型城市识别标准,挖掘强依赖资源型城市特点

(一)资源型城市依赖程度识别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2013年底,我国政府发布的《规划》中列出了262个资源型城市名单,其中包括地级行政区126个。在综合考虑了研究的准确性,研究所需数据资料可得性、连续性之后,选取该资源型城市名单中地级行政区,并从中剔除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大兴安岭地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几个特殊地区,最终确定了116个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样本期为2010-2019年,主要以各资源型城市与全国的矿业单位从业人员数、制造业单位从业人员数为指标进行测算。结果见表2:

表2 强中弱资源型城市分类

其中,强依赖资源型城市共41个,占比较大,且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最高,转型面临的阻力更大,形势最为严峻,将强依赖资源型城市界定为资源型城市自身无显著特点或优势,仅依赖不可再生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支撑,需要外部条件助力转型能力提升的城市,且有以下特点:

1.后发性:强依赖资源型城市的后发性是指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就业、产业等处于不健康状态,这些不健康状态并不会迅速表现出强依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而是在一段时间后资源型城市的不可再生资源出现匮乏、暴力开采导致环境污染等不可逆现象发生时,才会显露出危害,导致整个城市陷入困境。

2.单一性:强依赖资源型城市的一切经济发展都依托于资源,人民就业、城市兴衰都与资源相关产业紧密相连,完全取决于资源。

四、克服“资源依赖”促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转型

强资源型城市有着对不可再生资源过度依赖的特点,随着资源的减少,强依赖资源型城市的问题将最为严峻,资源禀赋理论提到一种新型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主体对另一种要素的依赖,由此,促进强依赖资源型城市转化为弱依赖资源型城市需要引入其他非资源型生产要素以减少其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降低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程度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完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

由于特殊的经济机制导致资源型城市形成了畸形的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尤其是强资源依赖型城市要想顺利转型就必须解决城市产业结构的重组问题;政府应加以适当干预,对于资源开采做出明确限制,不可暴力过度开采,对资源相关产业给予一定打击,对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健康发展。

(二)促进资源型城市人才集聚

人才是一切的基础支撑。资源型城市面临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经济衰退、产业空心化问题,必然导致人口净流出,陷入资源陷阱。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技术人才、管理人员极度缺乏的困境,难以满足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在推动资源型城市降低资源依赖顺利转型的过程中,人才引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政府应协同地方企业鼓励优秀人才定居资源型城市,为资源型城市注入新鲜血液,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型产业奠定人才基础。

(三)重点扶持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

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都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进资源型城市降低资源依赖过程中,更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政府应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扶持力度,增加资源型城市科研经费,降低相关科技型企业税收以鼓励资源型城市健康发展,主动引进、培育新兴科技产业,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做准备。

(四)政府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资源型城市若想顺利实现转型,必须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突破口,以吸引培育优秀人才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才能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可持续发展质的转变;没有政府正确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政策,科技再先进,人才再优秀,也无法促使企业和个人主动进行创新,进而无法实现产业的顺利升级转型,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政府着力构建制度保障机制,政府应着眼于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以人才引进带动资源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创新能力带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重组,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资源型转型资源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