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增强检查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放射科应用的效果分析

2022-03-22龚晓庆郁建军

健康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放射科效果分析

龚晓庆 郁建军

摘要:目的:现探析研究在放射科进行影像增强检查时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接受增强检查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是我院门诊收治,并初次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随机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和无缝隙护理组,每组各30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放射科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无缝隙护理组对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非常满意186例,满意96例,不满意18例),而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仅有80%(非常满意150例,满意90例,不满意60例),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后,护理工作人员对工作更为负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故此种护理方式应用于放射科护理中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影像增强检查;无缝隙护理;放射科;效果分析

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和医疗行业的不断提升,逐渐发展全新的专科护理领域即放射科诊断护理,而放射科是集检查、诊断以及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多种疾病都需通过放射科检查达到明确诊断目的,由此可见,放射科检查在临床诊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无缝隙护理是从护理中分离出来的对质量缝隙进行全面管理的新兴护理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对护理方案不断完善和改进,让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得到了更加细致和优质的服务,在临床护理中取到了很好的效果【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接受增强检查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常规护理组和无缝隙护理组,每组各300例),所有患者均是我院门诊收治,并初次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且意识清楚无语言及精神障碍和造影剂过敏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的患者。常规护理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29:171;平均年龄:(45.18±2.94)岁;无缝隙护理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44:156;平均年龄:(46.01±2.63)岁。所有患者资料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无缝隙护理组: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检查内容的相互协调互动,避免‘护理真空期’的出现,让护理存在每一个环节之内。① 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之前,要详细登记其基本信息,在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之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亲切问候、询问病情、对患者的既往病史与过敏史等基本资料进行评估,在患者等待检查过程中,除了对检查项目的介绍,更需要对检查项目中需要患者配合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讲解。② CT增强检查前,患者需要禁食4小时,检查6小时禁止实施胃肠造影,提前一周避免食用含金属性质的药物。同时,检查前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实现水溶性典剂注射,注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面色及表情进行观察,如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应叮嘱患者大量饮水,如产生严重过敏需要立即停止注射,并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实现有效救治。③ 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由于具备较大的噪音会对检查沟通产生影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利用话机进行沟通,同时认真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实现平卧位,护理人员引导患者采取平稳呼吸,使检查效果准确性得到保障,同时检查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将身上的项链、戒指、手镯等摘下,化妆女性需要卸妆,避免影响检查结果。④ 在实施介入放射检查过程中,全程保持无菌操作,护理人员需要转移患者注意力,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每次开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于无菌室进行消毒及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消毒完毕后需要将无菌室门窗关闭,对手术器械灭菌及数量进行检查,结束后需要焚烧一次性医疗用品,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影响患者健康的并发症。⑤ 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日常巡查,目的在于通过丰富经验解决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或者由已经参与检查过的患者进行‘经验分享’以保证患者没有焦躁心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对放射科的护理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统计数据通过 SPSS26.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无缝隙护理组对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非常满意186例,满意96例,不满意18例),而常规护理组的满意度仅有80%(非常滿意150例,满意90例,不满意60例);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3.讨论

受放射科检查项目的影响,放射科所需护理质量较高,且在护理工作中的风险性较大,因此放射科护理工作质量需要不断提升,护理工作体系应及时进行更新【3】。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说是当下相对漏洞与缺陷较少的优质护理模式,尤其近几年这种护理模式开始逐渐在医疗护理中开始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做到以患者为中心重点,不光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检查流程护理以及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还可有效的保证护理能够更加具有完整性。

根据最终效果对比,发现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以后,护理工作人员对工作更为负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故此种护理方式应用于放射科护理中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辉,王思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放射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1):228-229.

[2]崔岩.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0):103-104.

[3]徐文薇,李雪芬,屈双英.CICARE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5):66-68.

猜你喜欢

无缝隙护理放射科效果分析
探讨影像学技术在放射科的作用与现代影像质量研究
冠心病心绞痛的无缝隙护理及应用效果分析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与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医院影像学发展与放射科数字化改造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放射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