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桁架作业平台在双螺旋结构改造施工中的应用*

2022-03-21梅建军张明亮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螺旋薄壁桁架

邹 红,梅建军,张明亮

(1.湖南省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长沙 湖南 410075;2.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长沙 湖南 410075)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背景

梅溪湖城市岛双螺旋钢结构工程于2015年竣工,城市岛被梅溪湖环抱双螺旋钢结构体是休憩与观景的较佳场所(见图1)。双螺旋钢结构主要构件为内、外环螺旋薄壁梁及斜柱。内外环螺旋梁均通过牛腿与斜柱连接,处于悬挑状态;斜柱之间通过拉杆形成一个稳定体系。此双螺旋钢结构工程设计新颖,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如图2~4所示。

图1 城市岛效果

图2 斜柱典型横断面

图3 内环细部

图4 外环细部

然而此结构在运营后,由于外界环境的侵蚀与荷载的反复作用,结构中很多构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蚀与掉漆现象,严重影响结构外观,因而结构品质维养与提升迫在眉睫。

1.2 维养改造施工环境条件

结构服役一段时间后,为能及时修复结构构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与外观缺陷,根据现场实际,利用脚手架平台,发展了维养改造施工作业方法[1-6]。然而脚手架施工平台在双螺旋钢结构维养作业应用中存在如下弊端。

1)通往城市岛的唯一通道为1条人行桥,参照设计规范要求[7],人行桥设计荷载采用组合Ⅰ标准:活荷载(基本可变荷载-人群荷载3.5kN/m2)+恒荷载(永久荷载-自重)。因重型车辆(偶然荷载)使人行桥设计荷载超限等问题,对架管运输等造成极大不便。

2)城市岛地面埋设有大量地埋灯,在重载作用下易受损,车辆通行受限很大。

3)本工程工期较短,脚手架施工平台搭设时间较长,施工周期得不到保证,并且竣工后脚手架拆卸也较为繁琐。

4)脚手架平台搭设成本较高。

5)目前脚手架搭设以经验性操作居多,缺乏整体承载力及变形要求的验算。

鉴于此,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开发了2种相似的移动桁架作业平台,供内、外螺旋薄壁梁涂刷作业使用。应用表明,此作业平台安全、便于操作,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成本,为后续螺旋钢结构改造维养作业积累了宝贵的施工技术经验。

2 作业平台设计

由于内、外环螺旋体薄壁梁尺寸的差异性,共设计2种结构形式类似、尺寸稍有变化的移动桁架作业平台:外环作业平台(用于外环螺旋薄壁梁腹板涂刷作业)主要由上部桁架、悬挑端组成,共由260根方形薄壁钢管构成;内环作业平台(用于内环螺旋薄壁梁腹板与侧面涂刷作业)由上部桁架、悬挑端及升降梯组成,由304根方形薄壁钢管构成(包括升降梯)。作业平台立面如图5所示。

图5 作业平台立面

3 施工过程有限元模拟

作业平台的基本构件为方形薄壁钢管,为细长杆件,采用beam梁单元进行模拟[8]。不同类型构件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有限元模型构件参数

3.1 荷载工况

本桁架结构安全等级为Ⅰ级、不考虑地震作用、短暂设计基本组合公式[9];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为1.1,永久作用分项系数取1.3,可变作用分项系数取1.5,设计年限荷载调整系数取0.9。按照最不利工况验算滑动车构件的最大变形、内力、轴力等。

3.2 分析结果

1)由图6可知,在最不利荷载工况组合下,外环、内环作业后最大竖向挠度分别为3,1mm,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10]。

图6 桁架构件变形(单位:m)

2)由图7可知,外环、内环作业平台方管最大轴向拉应力分别为7.5,5.8MPa,远小于方管(Q235钢材)抗拉强度,施工作业中不会产生构件拉断现象。

图7 桁架构件轴向应力(单位:Pa)

3)由图8可知,外环、内环作业平台节点处方管最大内应力分别为30.5,33.3MPa,满足GB 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焊缝的抗拉强度要求[11]。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关键节点的焊缝强度,进行钢板补焊。

图8 桁架构件内力(单位:Pa)

4 作业平台施工流程

移动桁架作业平台施工流程如图9所示。

图9 作业平台施工流程

4.1 双螺旋结构图纸会审

城市岛双螺旋钢结构首次进入维养期,维养作业平台无经验可鉴,因此,设计桁架前,悬挑部分倾斜角度需安排专业施工技术人员,按结构设计图纸进行缜密计算,否则在移动过程中,会使桁架与螺旋结构刮擦,不便于现场作业。同时,双螺旋结构梁面布置了不规则的花坛体系,因此,桁架上部结构所预留的空间也需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严密计算,否则对移动与施工均不利。

4.2 桁架现场调试运行

薄壁梁体梁面由于有花坛区域,并且花坛区域位置与形状不统一,为确保滑车能顺利沿着螺旋体移动,将梁面用石灰撒出2条较明显的滑行轨迹,使整个滑车沿石灰线移动试运行。

4.3 钢丝绳固定

为保证作业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倾覆与滑移,在桁架上部设置4根钢丝绳,钢丝绳与梁面龙骨固定;悬挑端末端均设置1根钢丝绳挂于梁腹板天钩处。

在实际工程中,钢丝绳一般为轴向受拉状态,且在各截面处轴力相等。因此,每根钢丝绳无论长短,在ANSYS中都定义为1个分析单元(link8)与实际工程较吻合。由计算可知,桁架不同位置处的钢丝绳轴向力为0.93~2.63MPa,远小于表1所示钢丝绳抗拉强度。

4.4 悬挑端与升降梯刷漆作业

由有限元分析结果可知,悬挑部分可承受3kN施工荷载,能容纳2个刷漆工人同时进行刷漆作业;升降梯可承受1.5kN施工荷载,能容纳至少1个人进行施工作业。这样在确保滑车变形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能加快维养施工进度。

4.5 移动桁架作业平台

根据悬挑端个人作业范围约为2m,因此每次刷漆作业完毕,滑车往前移动距离为2m最佳;悬挑端与升降梯内作业人员此时必须全部撤出,此间按照之前所设定的石灰线,须安排4个人缓慢均匀地推动桁架。

5 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本工程巧妙设计2个移动桁架,较为恰当地回避了传统维养施工作业造价高之弊端,本施工工艺与传统施工工艺综合费用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造价分析(脚手架/移动桁架作业平台)

由表2可知,本作业方法较传统方法(钢管脚手架作业平台)造价低(节约造价近220万元)、工期短,其中经济效益的最大“贡献者”为机械使用台班费与人工费。

5.2 社会效益

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与现场施工情况表明,作业平台构件变形小、方管内力、轴向力与焊接缝受力均能满足安全施工生产的要求;作业平台自重较小(约为2.3t),现场操作方便、安全;施工现场无噪声与粉尘污染。

6 结语

1)作业平台设计方法合理、过程较为简单,易于现场工人掌握。

2)基于ANSYS的数值模拟中,考虑了材料本身的非线性,用beam189单元模拟作业平台车内力与变形较为合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条件下,焊缝强度、钢丝绳拉力、构件挠度、倾覆、方管轴向力与内力均远小于允许值。

3)实际操作表明,平台易于移动,操作简单;操作平台几乎无晃动,作业人员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猜你喜欢

双螺旋薄壁桁架
马尔斯克双螺旋瞭望塔
关于钢结构桁架安装施工工艺的研究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磁流变液仿生薄壁吸能管及其耐撞性可控度的研究
health
疯狂大堵车
超小型薄壁线圈架注射模设计
市政工程冬季施工桁架暖棚安装与耗热计算
I Love the Mountains
基于ABAQUS 的空间桁架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