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2022-03-21林靖云杨洁

收藏与投资 2022年3期

林靖云 杨洁

摘要: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统一繁荣的时期,结束了长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推动泱泱大国的建立。秦汉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文质彬彬”,颇具大国风范。秦汉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处于相互融合的阶段,不同的思想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碰撞,形成了繁荣昌盛的大一统文化,奠定了汉族、汉语、汉字、汉服等文化和社会基础,也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对之后的朝代发展和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关键词:秦汉时期工艺特色;马踏飞燕;秦始皇陵兵马俑;文质兼备

一、时代背景与形成因素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工艺美术作品各具特色。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颇具特色,文章对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展开分析和探讨。

秦代的工艺美术作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这一时期的代表有长信宫灯、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是长期战乱结束、国家统一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成果时代性产物。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社会和经济的基本框架构建都在秦朝大致完成。中央集权制的政策使得社会各行各业的标准趋于统一,例如文字统一使用小篆,道路宽度统一为六尺,统一度量衡,确立了基本的货币制度。这些制度对工艺美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社会风貌显著,风格活泼清新,古朴大方。秦汉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是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阶段,不同的思想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段繁荣昌盛的历史。但因为缺少经验,秦朝只存在了两世就灭亡了。经历短暂的战乱之后,汉代建立,沿用了秦朝的一些制度,历史上称之为“汉承秦制”。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开始,是建立特色东方文化的开端。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深受春秋战国时代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美”的论述出现百花齐放的空前活跃局面,反映在艺术上则是呈现出清新、活跃的风格。在工艺美术的美学理论领域出现多种观点,这对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汉初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许多新工艺应运而生。工艺美术产品种类增多,在技艺、材料上都有许多新创造,取得许多新的成就。在汉代,虽然一部分生活用品仍使用青铜器制作,但是大部分青铜器产品已被漆器、陶瓷器替代,这些采用新工艺制作的器物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之外,还颇具审美性,是儒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

二、主要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装饰风格,独具恢弘的特色和力量感,主要特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概括。

一是质,指古拙朴质、不呆板、朴质而不简陋。二是动,指流动的云气纹,也称流云纹,以线条卷舒起伏为表现形式,其装饰面变化多样。在汉代染织工艺及其他工艺中也是主要的装饰纹样之一,在图案构成中具有分割画面的作用,增加了装饰画面的动感,使其构成若干大小不同的装饰区,起到联系和呼应作用,使若干装饰区形成一个整体,产生统一的效果。三是紧,意指装饰满而不乱、多而不散、密中求疏、疏中有密。四是味,富有装饰味,有样式化的装饰美,富有韵味。汉代儒学走向宗教化,厚葬之风盛行,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影响表现在装饰题材以羽化升仙、祥瑞迷信等为主。在汉代得到突出发展的还有画像石、画像砖及陶塑明器等,以下选取几个典型进行分析。

(一)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汉时期雕刻艺术的巅峰代表当属秦始皇陵兵马俑(图一)。当时能工巧匠手下的雕刻作品栩栩如生,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也别具一格,兼具实用性和审美价值。当时社会政策主要以民生发展为主,对生产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日益稳固增长,在工艺美术方面,体现了它的统一性和普遍性。秦始皇兵马俑是国家首批重点保护单位之一,也是中国首批世界遗产之一。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在古代,奴隶是奴隶主的附属品,作为殉道者和奴隶主埋葬在一起。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千百年来现实主义发展、创新和完善的结晶。它积聚了早期人类探索自然的感性和身處封建时代的理性,这是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的精髓,表现为一种高尚而宁静的美。兵马俑都很高,神态、动作、衣着都很像真人。匠人在制作各类士兵时,对身高、肥胖情况的把控非常严格。兵俑大约有2米高,高于当时秦人的平均身高。秦始皇的兵马俑不是真实模拟自然的人物,而是提炼概括的产物,为了达到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效果,在制作时对人物特征作了艺术处理和提炼概括。

它的制作工艺采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先用陶膜制作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着彩。陶俑,陶马的头、身、腿都是先分模制造,然后再粘接的,兵马俑的烧制火候匀,色彩纯,硬度大,不易变形,绘制色彩有珠红、粉绿等,不同部位用不同色彩以体现其质感。其艺术特点有以下几种。

(1)总体布局以群雕形式出现,利用众多类似的直立静止体,使人产生敬畏心理,给观者留下难忘的印象。(2)崇尚写实,手法严谨,兵马俑的排布参照了秦代军队形象,大小与实物相符,服饰也是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设置的。(3)注意刻画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每一个兵马俑的形象都十分生动,人物表情丰富,个性鲜明。这也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寓意既能担负起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也是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丰功伟绩的纪念。兵马俑是一项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进行的艺术塑造,表现手法细腻,色彩明快,神态丰富,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浓厚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雕艺术和秦汉烧窑技术的高超水平,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色彩。

(二)马踏飞燕

汉代的踏燕马,又名马踏飞燕(图二),其造型具有地域特色,雄姿飞扬。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马踏飞燕雕塑早已闻名海外。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采取休养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日益繁荣。秦汉是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中央政府组织开展了许多重要的社会活动和工程,如统一汉字、货币、度量衡,修建长城、宫殿和陵墓等。这种集中的政治制度,体现在工艺美术的统一性和巨大性上。西汉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手工业生产,生产技术的改进使手工业在历代基础上全面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出土以来,马踏飞燕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高超铸造工艺的代表,铜骏马被文化和旅游部确立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符号,命名为“马超龙雀”,并一直沿用至今。1986年,马踏飞燕被指定为国宝。从力学角度分析,马为飞翔的燕子找到了重心,从而获得了稳定。这种浪漫的手法衬托出骏马雄健的姿态和奔放的神态,展示了马在空中飞驰和高速奔跑的华丽姿态,带给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马抬起头嘶鸣,躯干强壮,四肢纤细,似在三尺空中飘浮,向前飞奔,一脚踏着燕子,鸟儿展翅飞翔,惊恐地回头看。这座雕塑的动态节奏把握得很好。作品设计大胆浪漫,体现了汉代大胆进取的精神。它是汉代艺术家高超技艺、丰富想象力、浪漫主义的结晶,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珍宝,它蓬勃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气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三)长信宫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灯是必不可少的照明器具。秦汉的设计照明灯具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以青铜材料为主,长信宫灯整体造型为宫女跪地持灯。整盏灯由头、灯身、右臂、灯座、灯盘、灯罩6个部分组合而成,均可拆卸。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灯具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其造型为一宫女手持灯套(实际上是一个彩虹管),另一只手吸收油烟,防止空气污染。灯体呈圆形,烟囱由两块弧形板折叠,可调节光的方向。因为灯身刻有“长信”字样,故名长信宫灯。长信宫灯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是民族技术的重要代表,它不仅稀有珍贵,而且工艺精湛,匠心独具,意境独特,被称为“中国第一盏灯”。其设计者了解自然规律,掌握了设计和制作技巧,然后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设计和创造,因此,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装置。这是设计师长期观察和模仿自然的结果。即使在今天,这样的设计和生产工艺仍然令人钦佩。魏源说:“艺与道相连,艺与神相连。”意思是某一种技艺达到一定的水平,就能触及“道”。因此,长信宫灯不是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器物而存在,而是超越了它自身的实用价值。最突出的是它所包含的环保理念。因为古代青铜灯大多以动物油脂为燃料,点灯时虽然可以带来光明,但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和木炭灰形成的烟雾弥漫到房间的每个角落,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长信宫灯的设计者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宫灯在使用时,燃烧产生的烟会随着热空气驱动,慢慢上升,不断进入空灯体。由于热流损失,冷却后在灯体中形成尘灰,避免污染室内空气,与当代绿色环保理念不谋而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装饰上,长信宫灯简洁而富有内涵。一方面,铜灯表面除了简单的纹路和铭文外,没有刻意进行繁复的装饰设计。其上人物的服装线条是根据汉代宫女服装的结构特点进行设计和处理的,线条简单而间距适度。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生锈、美化器物的外观,长信宫灯采用铜材料制作,不易生銹,表面光滑,更显富丽华贵,体现了王公氏族高贵的地位和高雅的审美品位。

三、结语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采取的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经济获得重大发展。秦汉是最早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中央政府组织开展了许多重要的社会活动和工程。这种集中的政治制度,也体现在工艺美术的统一性和突出成就上。西汉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管理手工业生产。生产技术的进步使手工业在历代基础上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大胆,从秦始皇的兵马俑到长城,从宫廷园林到汉人肖像,都表现出“大”的特点。秦汉大一统背景下的经济、政治、文化在当时的工艺美术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作者简介

林靖云,1996年生,女,辽宁沈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杨洁,1974年生,女,四川达州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创意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倩.青铜雕塑“马踏飞燕”的研究[J].艺术品鉴,2020(26):10-11.

[2]秋慈.长信宫灯:解锁汉代环保理念[J].科学之友,2021(6):66-67.

[3]田静.兵马俑:魅力中国的金色名片[J].传记文学,2021(5):7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