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之下,也要为教师减负

2022-03-21白毅鹏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双减政策

白毅鹏

“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中小学实行课后服务以来,有部分学校反映,教师负担明显增加,工作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班主任、骨干教师与学校管理干部,叫苦不迭。

“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学生负担明显减轻,但教培市场规模正在收缩,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教师需要在工作上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承担更多无形的职业成长压力。

推行“双减”的过程,还可能滋生形式主义现象。开会越发频繁,要填的表格增多,加上迎检工作等非课业任务,令不少教师疲于应付。有些家长误以为“双减”是“甩包袱”,对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乱提要求,部分家长认为“双减”会导致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认同、不支持教师工作,这令教师倍感委屈。

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负担加重反映了部分地区落实“双减”政策时存在问题。如果无法综合施策,凝聚起國家政策、社会力量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一股脑地将任务“压”给教师,既无法解决现阶段工作中的难点,也难以维持“双减”政策长期的良性运转。过繁过重的工作安排,会影响教师工作效率,教师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也极有可能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

教师虽是重情怀的职业,但如果教师基本权益无法保障,职业成就感无法实现,就可能导致学校人才流失,也影响优秀人才流入教师队伍。

减负是困扰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在“双减”工作拉开帷幕后,各地学校的政策配套确实需要一个消化和理顺的过程,但尽快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关系教师群体的基本权益,也关系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提升,以及未来“双减”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最棘手的问题,是课后服务环节的人手不足。各地区教育部门要尽快收集岗位需求,要通过完善编制、社会招聘等形式,尽快补齐工作人员。同时,课后服务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更多有专业特长的实践课教师加入其中。国家应加大师资培育的力度,在招考、就业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让专业对口、学有所长的年轻人进入教师队伍。

学校也可以把视野打开,请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带领孩子接触校外环境。比如通过群团组织的协调,招募有文化、有见识的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课后学习实践基地,作为学校课后服务的重要补充。

为教师减负,不能口惠而实不至。各地必须加强经费和政策保障,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等方式,让那些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得到相应的报酬,激励更多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

针对教师负担过重的现实,各地已经出台了教师减负措施及清单。面对“双减”工作,各地更需要结合清单内容,制止可能出现的盲目分工、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让教师们真正能停下来喘口气。

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能因循守旧,要在值班安排上体现出人文关怀,针对不同学科教师的具体情况,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双减”政策也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从而让家校教育“画出同心圆”。

想要“双减”政策不违背初衷,就必须尊重教师的专业性。给予教师应有的信任和礼遇,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3571500589249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双减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